古装剧强势回归 电视剧《楚汉争雄》宣布启动
data/attachment/forum/darqi/2011-07-08/jgwy_13100617176392.jpg
单田芳任《楚汉争雄》总策划
data/attachment/forum/darqi/2011-07-08/jgwy_13100617172407.jpg
单田芳任《楚汉争雄》总策划
经历了谍战剧热、婆媳剧热、红色剧热之后,沉寂多年的古装剧开始强势回归。虽然广电总局要求各卫视一年只能播两部古装剧的政策制约尚未松绑,但去年正剧《三国》,戏说剧《宫》的大获成功给市场注入信心,即将于7月播出的新版《西游记》业内普遍看好,预期继续刺激观众对古装剧的热情升温。眼下,电视剧制作公司都不吝将过亿资金重掷一搏,题材撞车也毫不担忧,因此,此轮古装剧回归的特点是,大制作、长篇幅、全明星、视角新鲜,重传奇。
《隋唐演义》第四次重拍
清代长篇白话小说《隋唐演义》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色彩的小说,被广泛改编为连环画、小人书、评书等多种体裁,风靡一时,而单田芳、田连元、连丽如三位评书大师都有被各自拥趸奉为经典的不同版本评书。从1996年的电视剧《隋唐演义》算起,隋唐英雄的故事曾三次被搬上荧屏。其中以2004年聂远、黄海冰主演的《隋唐英雄传》留给观众印象最深,播出当年创下收视佳绩。时隔7年,当年的“罗成”聂远有意重拍此剧,主动去请编剧、找导演、谈演员,干起了制片人工作。聂远自称“隋唐英雄控”,他坦言虽然《隋唐英雄传》奠定了自己古装小生的地位,但当年因资源有限,制作不精,心中仍留有不少遗憾。
春秋鸿董事长刘岩与聂远一拍即合,在刘岩看来,《隋唐演义》中的18条好汉各个生动、鲜活,英气逼人的裴元庆、帅气狂猛的罗成、少年神力的李元霸、彪悍又极具喜感的福将程咬金……但遗憾的是,三部电视剧拍下来却没能创造出在隋唐迷心中与原著人物对位的“经典形象”,譬如,六小龄童的孙悟空、鲍国安的曹操、陈晓旭的林黛玉。因此,此次他决定投资重拍隋唐,一定要塑造出一批能深入人心的影视形象,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虽然心中有“罗成”情结,但聂远表示,为了最大限度贴合原著人物形象,他的年龄已经不适合再演“罗成”了,愿意放弃最挚爱的角色。对于演员的甄选,刘岩表示将十分慎重。因为原著中的人物或是功夫盖世的武林高手,或是侠肝义胆的绿林好汉,所以大部分演员都会是武行出身,不追求明星效应,而以画面效果的逼真完整,经典形象具体化为选角标准。单集200万的投资将更多地用于制作。
楚汉“双雄”荧屏撞车
昨天,电视剧《楚汉争雄》举行了启动仪式。该剧由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单田芳担任总策划,陈家林执导,元彬担任动作导演。单田芳在现场表演了一段新编的《楚汉争雄》评书,笑言自己今年76岁仍然贼心不死,想当影视人,最后再来个华丽转身。
著名导演陈家林曾经拍摄过《康熙王朝》、《努尔哈赤》等各个朝代的古装历史正剧。陈家林表示,《楚汉争雄》将是自己古装剧的封山之作,因为:“想拍的都拍了,就差一部刘邦项羽。”按陈家林的设想,刘邦、项羽的故事虽然颇具传奇性,但也不能失去历史观,电视剧要跳出成王败寇这样冰冷、定型的角度,以项羽、虞姬为男女一号,更多站在“失败者”的角度演绎故事,试图找寻真实的刘邦与项羽,以更公正的态度看待两人的对决。眼下,这部投资过亿古装巨制演员尚未最后敲定,对外公布将于9月1日开机前以全明星阵容亮相。
陈家林与单田芳的跨界组合已是强强联手,但同期还有另一部《楚汉传奇》与之势均力敌。成功拍摄新《三国》后,导演高希希再执导大型古装历史剧,邀来了陈道明饰演剧中刘邦。高希希这版《楚汉传奇》总投资高达一亿七千万,拟拍70集,还先于《楚汉争雄》一个月开机。既然陈道明饰演刘邦,显然,《楚汉传奇》的故事将围绕着刘邦展开,这样,两部戏虽然题材撞车,但视角又各有不同。高希希表示,“我们认为还是应该把刘邦定位为平民皇帝,可能历史上会有一些这样那样的过于痞的传说,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过一两笔的记载,但是我们会做一些调整。最终目的是想拍出一个客观、生动的帝王形象。”
《大秦帝国》续集发力
2009年,古装剧低迷沉寂时,《大秦帝国》在四家卫视播出并未形成热潮,但首次将秦文化搬上荧屏的新鲜感,再度燃起观众对古装剧的兴趣,并积累了好口碑。今年,导演丁黑执导的《大秦帝国2》刚刚杀青,可谓应时而生,古装剧与当年一片冷清的态势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导演丁黑认为,《大秦帝国2》带来的新鲜感会让观众眼前一亮。他解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讲,秦朝就是老子残暴,儿子混蛋。其实,把秦统一中国的功劳都记在秦始皇一个人头上是大谬,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中国,那是秦国几代人由一个积弱积贫的偏蛮小国,奋发图强,历经磨难才实现的梦想。在那样一个风云际会群雄争霸的大争之世,秦国为什么能够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其间的缘由是什么?而关于这些,始终是褒贬不一。大秦帝国系列就是想在这些方面,拨开历史迷雾,重新认识这段历史。”
本报记者 金力维
白继开 摄
(责编: 琉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