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赛车总动员2》:丢失了情怀的皮克斯
董铭
《赛车总动员2》或许会成为皮克斯迄今为止最失败的一部作品。这种失败,不仅仅是商业运作和票房上的失策,更是主题和情怀上的一次流失。仅从数据上来看,《赛车总动员2》并没能从3D上捞得太多好处,在北美首周6800万美元的票房中,来自3D银幕的收入只占到了四成。这并不能说明观众对于所有的3D电影都开始了厌倦,因为一周后的《变形金刚3》在3D技术上的追求和反响要明显强于《赛2》。最终的结果,是《变3》首周轻松突破两亿美元,而《赛2》第三周票房就跌到区区400多万美元,影评人的指责和影迷的失望造就了这条“滑铁卢”曲线。
作为皮克斯领袖,迪士尼实权人物,以及“挂名”导演的约翰·拉赛特需要反省一下自己了。是不是这一次让皮克斯“转身”太急了?丢掉了情怀的“小台灯”,去和梦工厂与蓝天比拼纯粹的娱乐效果,这才让喜欢他们的影迷大失所望了。以真挚的情怀来推动故事,这是皮克斯多年来打动我们的“法宝”。哪怕是五年前的《赛1》中,也有渗入美国人骨髓里的“公路情节”,但到了《赛2》,全都不见了。这不过是一部打着世界巡回赛旗号的拼凑之作,毫无结构的松散剧情,令人厌倦的脱线人物,被恶搞、戏仿过无数次的间谍片套路,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除了几处靓丽的场景,没能让人记住更多的东西。
在第一部中,好歹还有赛车“麦奎因”的自我寻找之路,从一而终的情感线索,虽有些说教,但至少完整,极度拟人化的赛车也算是种创新。可到了《赛2》里,拖车“板牙”从配角升级为主角,本来还算有趣的性格,却被编剧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卖弄,变得令人生厌。让一个平庸的草根人物,误打误撞变成了大英雄,这种“身份错位”所营造出的喜剧效果,本来就是好莱坞用到滥的手法。皮克斯这次几乎是偷懒地照搬了整个思路,“板牙”一路上脱线憨傻,每每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却又在最后一刻智商暴增,挫败阴谋解救女王。没有留下任何解释的空间,观众们在鼓噪的对白中,几乎是从一个城市被驱赶到另一个城市,无论是日本还是意大利,巴黎还是伦敦,不同的文化标志被强迫性地赋予在了背景和角色上,哪怕视觉上再具有冲击力,也给人某种生吞活剥的廉价感。到了日本就拿芥末和马桶做文章,到了英国就得见大本钟和女王,这些浮于表面的猎奇标签,不厌其烦地套用,即便是创造了插科打诨的笑料,但于剧情和人物并未太大的推动。回想皮克斯以前的作品,同样是巴黎,《料理鼠王》就老老实实地在法国美食上下工夫,不是说不要展现异域文化,可纯粹是为了全球票房的商业因素而硬塞进去,只能让本就稀薄的剧情更加支离破碎。虽然片中也有不少海湾美景,可是没有了人物情感来充实,即便动画技术领先,《赛2》也不及《里约》来得感人抒怀。光靠小车们卖“萌”,是远远不够的。
(责编: 虫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