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jin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16 日 01:58:45

媒体称乳业国标倒退导致国外品牌牛奶销量增3成



data/attachment/forum/darqi/2011-07-16/jgwy_13107530211411.jpg
市民在超市选购国外品牌牛奶
  羊城晚报讯 记者陆志霖、许悦、孙晶 实习生吴亚琴、张君遥报道:被指“全球最差”的生乳标准,在“三聚氰胺事件”风波之后,似乎再度加速了消费者对国产奶制品用脚投票的进程。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昨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现在消费者不仅对“洋奶粉”的依赖骤升,最近连“洋牛奶”进口的货柜都在增加。
  “进口常温奶增加很快,一个品牌的总代理商告诉我,一两年前开始代理的时候,当时进口的货柜只有七八个,现在已经达到了七八十个,两年增长了十倍。”王丁棉表示。而洋牛奶在超市的销量增加也印证了这一点,昨日,家乐福超市和广州友谊超市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最近一个月以来,进口液态奶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30%以上,而吉之岛上半年进口液态奶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更达到130%。
  代理商进口两年增十倍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进口我国的常温奶数量约为6000-7000吨,其中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三个国家的“洋牛奶”占了进口额的90%以上。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连芳昨日对记者表示,在2008年之前,“洋牛奶”的进口量一年只有2000-3000吨,如今已经增长到一年1万吨。
  “进口常温奶增加很快,澳大利亚目前有两个品牌进入中国,当中一个品牌的总代理商告诉我,一两年前开始代理的时候,当时进口的货柜只有七八个,现在已经达到了七八十个,两年间增长了十倍。”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从品牌来看,在2003-2004年的时候,国内只有来自西班牙的个别“洋牛奶”品牌,而现在广州市场上进口的常温奶已经达到了七八个品牌,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
  超市洋牛奶供不应求
  “这些进口常温奶进入中国市场,可以说进得正是时候。”王丁棉表示,三聚氰胺事件至今,消费者对中国乳业的信心至今没有恢复,此次生乳国标之争,让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再度受挫。“在这个大背景下,‘洋牛奶’抓住了和‘洋奶粉’一样的时机。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内常温奶的市场份额已经从原来的75%下降到70%,空出来的市场,自然给了‘洋牛奶’乘虚而入的机会。”
  而超市洋牛奶销量增加,似乎验证了这种势头。昨日,记者在广州家乐福超市看到,进口液态奶的进口国包括法国、德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虽然进口液态奶在我们卖场液态奶的比例不大,但最近明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而记者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也表示,现在觉得进口的液态奶更安全一些。而在广州友谊超市,记者见到进口液态奶非常热销,“几乎是来一批就能很快消化完,供不应求。”该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经常要加大进货量,但是说实话,现在进口的货源也不是很稳定,所以有时还会出现短暂断货现象。”
  据统计,家乐福超市和广州友谊超市的进口液态奶的6月份的销售额分别增长10%和30%以上。而吉之岛进口液态奶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同比更是暴增130%。
  网店里洋牛奶同样热卖,在淘宝一家名为“开心全国通用”的网店,记录显示,德国欧德堡的1L装全脂纯牛奶在30天内就售出1040件。
  暂难威胁国内乳企
  那么,“洋牛奶”又会否像“洋奶粉”一般取代国内品牌垄断常温奶市场呢?“这就未必了。”王丁棉认为,“洋牛奶”从出厂、出关、运输、入关、分销,再到上货,这个过程起码需要2-3个月,而常温奶的保质期只有6个月,再除去最后半个月通常消费者是不会买的,也就是说,“洋牛奶”的有效售货期只有2.5月,这并不利于产品的销售。而另一方面,“洋牛奶”价格昂贵,能长期负担得起的消费者并不多。“洋奶粉”属于刚性的特殊的消费需求,而“洋牛奶”却不是,可替代的产品也很多。“所以,进口常温奶的增长有限,对国内乳企暂时不构成威胁。”
  “和国内常温奶一年1000多万吨的消费量比起来,进口常温奶只有1万吨,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陈连芳表示,由于以前的基数小,所以显得增长大,但实际上“洋牛奶”的供货量并不多,针对的是少数人群,只是液态奶市场多元化的一种补充,对国内常温奶没有太大影响。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媒体称乳业国标倒退导致国外品牌牛奶销量增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