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住 发表于 2011 年 8 月 6 日 15:15:14

明十三陵茂陵抢修竣工尚不对公众开放



data/attachment/forum/darqi/2011-08-07/jgwy_13126537129388.jpg
昨日,昌平十三陵茂陵修复完成,这是重新建成的主楼。本报记者 韩萌 摄
  本报讯 (记者王佳琳)昨天,十三陵茂陵抢修工程竣工仪式举行,从来没有对外开放的茂陵首次对古建专家和媒体记者打开神秘的大门。
  目前仅对科研活动开放
  竣工之后的茂陵,仍然不具备对外开放的条件,而实行封闭管理,但大专院校学生以及有关研究人员,如有科研需要,可以进行预约,进入其中进行科研活动。
  茂陵抢修工程既复杂又有难度,它不仅包括抢险工程、修缮工程、遗址保护工程,还有复建工程。遵循文物保护法的“不改变原状”原则,茂陵修缮中尽可能地原状保留、使用原有建筑构件,采用原工艺。
  祾恩门恢复乾隆时风貌
  此次茂陵修缮工程中,此前已坍塌的茂陵祾恩门被重新复建,至此茂陵终于恢复了大门。
  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胡汉生介绍,祾恩门的复建,体现了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信息的原则。
  他说,十三陵是明代的建筑,但历史上,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清政府曾对明十三陵进行过大规模修缮。修缮时,祾恩门属于“拆大改小”,即乾隆时期修缮时,祾恩门就已经比明代原建筑改小了。
  此次复建中,专家对复建的形式进行讨论后决定,依旧按照乾隆时期恢复祾恩门的建筑。“但在复建中,祾恩门原有的木结构中使用的楠木,因为现在已经很难采集到,就采用黄花松、红松代替。”
  同样按照乾隆时期风貌修缮的还有明楼,乾隆时期的修缮将明楼的木构梁架改为石顶结构,此次也是按照乾隆时期的风貌进行修缮。但明楼额枋彩画仍然保留着明代的原样。
  祾恩殿遗址现明代墙砖
  与祾恩门不同,已倒塌的祾恩殿,此次采取的就是遗址保护的修缮原则。一进入祾恩门,迎面看到的一个有些破败的遗址,就是祾恩殿当年的遗址。
  昨天,原故宫副院长晋宏逵也出席了茂陵的竣工仪式,晋宏逵对着祾恩殿遗址的墙壁拍照时发现,墙砖上还刻有明代烧制墙砖的标记,“这是重要的历史信息,保留下来就可以进行研究。”
  晋宏逵一边参观,一边收集遗址中整理出的一些石栏等的影像资料,他说这些遗址中整理出的建筑构件,上面有丰富的信息,对于比较明代和清代建筑特点,提供了宝贵资料。
  另据了解,今年9月,明十三陵最后一座未修缮的陵寝裕陵将启动修缮。
  ■ 简介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
  ■ 背景
  目前,明十三陵中的十二个陵寝都完成了抢修,但只有长陵、昭陵和定陵对外开放,其他陵均不对外开放参观。
  之所以对外开放数量少,主要是配套设施尚不具备开放条件。按照要求,十三陵陵区应该实现完全封闭,才能具备开放条件。游人要乘坐贯穿陵区的环保的交通工具。如果为了开放,继续建立大型的停车场,就将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目前只能采取小范围开放的形式。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十三陵茂陵抢修竣工尚不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