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shi 发表于 2011 年 9 月 13 日 11:16:42

利方望加大与中国能源合作 米苏拉塔反华情绪高

谁将成为利比亚战后石油开发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是不是“赌错了马”?中国在利比亚石油资源争夺中的机会又在哪里?至少现在,利比亚用来庆祝胜利的新国旗是中国制造的。

瓜分利比亚

卡扎菲的老朋友们又要回来了。

这次,他们拥抱的是“红黑绿相间的新月三色旗”,而不再是代表卡扎菲政权的“纯绿国旗”。

他们就是曾叱咤利比亚的石油巨头——意大利埃尼、英国BP、法国道达尔、西班牙雷普索尔、奥地利OMV、德国Wintershall……六个月前,炮火令他们封掉油井,关闭阀门,仓皇逃离;六个月后,他们摩拳擦掌,准备重返这个非洲石油储量第一的国家。

9月1日,名为“利比亚之友”的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来自六十余个国家的元首和外长商讨利比亚战后重建。这一天是利比亚“九·一”革命节,42年前的这天,卡扎菲政变上台。

就在这一天,法国《解放报》披露,2011年4月3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NTC)曾与法国达成“秘密协定”,承诺“只要彻底并永久支持NTC,法国将会获得利比亚原油的35%作为报酬”。

密约各方旋即对此矢口否认。不过,法国外长阿兰·朱佩在接受RTL电台采访时称:“NTC已经非常正式地表示在重建中会倾向那些帮助过他们的国家,这是公平的,也是合乎逻辑的。”

短短六个月的“倒卡”行动中,法国第一个承认NTC,第一个派战机对利比亚进行空中打击,甚至在未事先告知北约的情况下向反对派输送武器。自认居功至伟的还有英国和意大利。

“承诺多少各界虽然不清楚,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承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研究中心主任李国富说。

“欧洲亟需恢复利比亚的原油进口,”美国《石油峰值评论》主编汤姆·惠普尔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许多欧洲的炼油厂只能提炼来自利比亚的低硫轻质原油,但过去的六个月里,他们只能望洋兴叹。”

比收入下降更令欧美石油巨头担心的是,此前与卡扎菲政府签订的合同还能否奏效。“每次我在各种场合见到各种NTC官员,他们告诉我的都是同样的事情——合同还是合同。”埃尼公司总裁保罗·斯科拉尼说。

事实上,欧洲各国政府和各大石油公司还期望NTC能“论功行赏”,期望能得到更多利比亚的石油合同。李国富判断,未来利比亚石油格局中,法英将不甘屈居意大利之后,而意大利恐怕也不愿拱手相让。

“欧洲油库”蜜月期

石油巨头如此青睐利比亚石油,源于利比亚“欧洲油库”之战略位置。战争爆发前的2011年1月,其日产油气的85%输往欧洲,而其探明储量则达410亿桶。

从地图上看,从利比亚最大的两座港口——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到意大利西西里岛似乎只需轻轻一跃,比北京到上海的距离还近。

利比亚坐拥非洲最大、开采条件最好,油质最好的石油资源,这令全球石油巨头垂涎三尺。

以意大利为例,早在利比亚开始石油出口之前的1959年,意大利埃尼公司就已进入利比亚。目前意大利稳居利比亚石油市场头把交椅。意大利还是利比亚最大的贸易伙伴,甚至利比亚连菜肴都有浓浓的意大利风味。

事实上,在石油利益驱使之下,卡扎菲与欧美各国的关系一度堪称“蜜月”。9月1日聚首巴黎的“利比亚之友”,不乏曾经的“卡扎菲之友”。

萨科奇、贝卢斯科尼以及美、英、德等国元首及高官曾多次访问利比亚。2007年5月,布莱尔访问利比亚之后一个月,BP即在1974年退出后重返利比亚,并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NOC)签订了一笔价值9亿美元的天然气勘探开采合同,这一度是BP历史上最大的单笔生意。

2008年3月,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约翰·贝纳率领的美国立法者代表团访问利比亚时还“赞扬了利比亚革命领路人为巩固世界和平和稳定所做的努力”。

2010年底,NOC前董事长加尼姆曾对麦肯锡公司表示,与利比亚签署了勘探合同的国外油企有近50家。在利比亚产量最大的前五大油田中,埃尼、道达尔、雷普索尔、奥地利OMV、巴斯夫旗下的Wintershell均已染指其中。

燃烧的战场,未定的油局

随着利比亚石油即将重新打开油阀,没有利比亚已半年的国际石油市场似乎看到了曙光。然而,变数并未消失。

“现在看来,利比亚石油设施的损坏并不严重,虽有些油管被炸毁,但修复并不会费时太久。”汤姆·惠普尔说,“关键是,一个安全稳定的格局何时才能最终形成。”

9月4日,卡扎菲通过叙利亚舆论电视台隔空喊话:“只要我们在每一个小巷、每一个小村落里继续斗争,他们就不能统治利比亚。”以“持久战”让利比亚成为“燃烧的战场”,这令想要重返舞台的石油巨头们不得不思量再三。

国际能源署的专家们指出:利比亚石油生产太依赖外国公司,除非局势完全稳定,否则重返的步伐会非常缓慢。此外,既有的合同早就对一些西方公司缺乏吸引力,有些合约可能要重新谈判。

“利比亚战争本身就是一场‘石油战’。”国际石油问题专家威廉姆·恩道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卡扎菲拒绝将石油公司私有化,“这意味着巨额的利润并不会留给欧美石油公司的股东们。”

在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石油完全国有,对国外公司执行名为EPSA的产品分成合同,勘探投资完全由承包商承担,待有油气商业发现后,利比亚政府进入分成,分成比例甚至高达八成,这令操作方叫苦不迭。

即便分成合约重新谈判,与谁谈判的问题仍旧悬而未决。“虽然反对派发出形形色色的声音,但在的黎波里还没有一个真正的政府出现。”汤姆·惠普尔说。

中国:赌错了吗?

对中国而言,重返利比亚的变数尤甚。2010年,中国每天进口15万桶利比亚原油,约占进口额的3%。

此前,利比亚反对派控制的石油公司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的发言人Abdeljalil Mayuf曾称中国在利比亚内战中“赌错了马”,因此中方在利比亚的合同有可能被取消。

所谓“赌马失误”系指中国、俄罗斯、印度等“金砖国家”对2011年3月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置禁飞区的决议投了弃权票,并对北约空袭利比亚表示反对。

而最近关于“中国政府曾为卡扎菲提供大量武器”的说法,虽经中国外交部出面辟谣,但这无疑为中国在利比亚反对派中“不友好”的形象又罩上了一层阴霾。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机会。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海外投资环境研究所原所长徐小杰此前曾与NTC主席贾利勒接触,据其介绍,利比亚不仅希望加大与中国在传统能源项目上的合作,而且包括新能源的合作。

中国直接参与利比亚的石油勘探发轫于2005年。目前,中石油集团下属的六家石油企业和中海油集团下的一家企业先后到利比亚开拓业务。

在徐小杰看来,目前利比亚亟需恢复石油生产,欧美各大石油公司的权益会被优先考虑,但利比亚与埃及的油气合作交易旨在开拓亚洲市场,中国无疑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并不是谁打下江山就归谁管理”。

事实上,对于90%商品都需要进口的利比亚而言,重建已经很难离开中国身影。利比亚统计局200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对利出口位居第二,仅在欧盟之后,出口产品从汽车、机电设备到服装、玻璃和玩具。

即便在反华情绪较高的米苏拉塔,战时与中国的贸易也仍在进行。8月,用来庆祝战争结束的大批塑料独立旗帜运抵该市,“这些新国旗是中国制造的。”正在米苏拉塔的彭博新闻社记者克里斯·斯蒂芬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利方望加大与中国能源合作 米苏拉塔反华情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