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曾瞒天过海 秘密向大银行注资7.77万亿美元
新华网讯 尽管有很多不同之处,但“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运动却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传递公众对金融危机期间大银行和美国GOV所作所为的极度不满。然而,勇敢表达愤怒的示威者们和其他美国人,甚至包括国会议员在内,并不知道美联储还有一个更大的秘密——向大银行注资7.77万亿美元。“瞒天过海”——7.77万亿美元贷款变相超发货币
据美国《彭博市场》杂志报道,从2007年8月到2010年4月,在没有立法机构批准和监管的情况下,美联储秘密向美国大型银行进行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注资。文件显示,算上贷款担保和贷款额度,美联储截至2009年3月共计向金融体系注入7.7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这张金融危机的最新素描,取材于依据美国《信息自由法》披露的2007年至2009年间美联储2.9万页文件以及超过2.1万笔央行交易记录。
彭博新闻社隶属的彭博公司在美国最高法院与美联储和代表美国大型银行利益的清算所协会交锋,打赢官司,迫使美联储公开救助银行细节。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已先后两次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此消息的披露,表明美联储超发货币量远超其公布的数额。
“刻意隐瞒”——秘密交易蒙蔽立法者
有关对大银行注资的消息,美联储进行了隐瞒,并未告知立法机构。此举无疑剥夺了美国立法机构的知情权,因为对国会立法者们而言,美联储的注资行为,原本是起草救市方案时需要参考的重要信息。比如,国会在通过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和财政部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时,就不知道美联储对银行业已有大规模的救市行动。
一些起草应对金融危机法案的立法者则完全被蒙在鼓里。“我们不知道细节,” 马萨诸塞州民主党人巴尼·弗兰克,这位前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和2010年监管改革的共同制定者表示。
美联储给出的解释是, 如果披露救援细节,投资者和同行将对受援银行退避三舍,受援银行将难在下次危机中借到贷款。还有美联储官员重申,秘密注资计划让一场更大的经济危机得意避免,而且所有的援助贷款已偿还到位。
银行同样对借款细节讳莫如深。美联储文件显示,仅在借款需求最迫切的2008年12月5日,美联储一天内就向银行注入1.2万亿美元。
2008年11月26日,时任美国银行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思•刘易斯告诉股东,他领导的银行是“全世界最强大、最稳定的大型银行之一”。他没有说,这家银行那天欠下美联储860亿美元。
“慷慨解囊”——放纵银行“大到不能倒”
作为美联储救市计划的最大受益者,美国大型银行一方面可以帮助投资者树立信心,另一方面还能利用从美联储借来的贷款游说国会的议员们,反对旨在避免下一次经济衰退的改革。
由于贷款利率极低,美联储秘密注资计划帮助美国大型银行越做越大,因为他们使用纳税人资金所付出的代价甚微。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紧急贷款利率就低至超乎想象,2008年12月降至0.01%。
美联储注入巨额资金,使金融机构不必出售资产就能支付股东的资金需求,同时应付储户取提现金的要求。资产静静躺在银行账目上,为银行赚取利息收入。
根据已获的190家金融机构的数据,彭博社推算,美联储贷款与私人市场贷款之间的息差,为受援银行攫取大约130亿美元利润。
事实上,美联储以其秘密注资对大银行“慷慨解囊”,帮助美国主要金融机构越做越大,使这些机构得以继续向员工支付高额薪酬。
据美联储数据,截至今年9月30日,美国前六大银行总资产增加39%至9.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在3年前的同一天为6.8万亿美元。劳工统计局数据显示,六大银行员工2010年薪酬是美国全体工薪阶层平均值的两倍。
前民主党参议员特德·考夫曼曾联合发起一项提案,呼吁限制金融机构规模,以免“大到倒不起”的机构冲击整个金融体系。这项提案最终在国会搁浅。
毫无疑问,美联储和其他央行应该享有独立地位,允许他们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受政治干预和公众压力的影响。但是,为了避免给纳税人造成损失,这种独立性理应具备透明度和问责制。自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美联储身为监管者的形象已大不如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