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ring 发表于 2011 年 12 月 13 日 13:15:46

网络技术使你的生活变好了吗?

泛泛而言,作为一种或一系列手段,技术旨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便利。在网上,程序员可以使用脚本语言编一些应用程序,而用户则利用这些程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借助网络技术,他们的想法很容易得到实现。撇开这些文字性的叙述,仔细想想网络是不是真的帮了你很大的忙?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那些所谓的Web2.0应用程序使你的生活更便利了,还是更沉重了?

  Alex Iskold曾在RWW上写过一篇关于注意力经济必读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他提到,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新闻,博客,照片、视频,电邮,短信,电话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断地轰炸着我们,将我们的精力扯成碎片。

  问题是,技术理应简化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却使我们的生活复杂化并把我们包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才能摆脱技术过剩产生的负面效应呢?

  最近,在“经济学人”网站的一系列Oxford 2.0的辩论颇为引人注目。他们针对如下命题展开了辩论:如果技术是用来简化生活的,那么它将是失败的。

  辩论的正方,即支持技术会使生活复杂化,代表人物是Richard Szafranski,Toffler的合伙人之一。反方,即支持技术会简化生活,代表人是罗德爱兰州的校长John Maeda。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5月6日,并且观众被分成了两大阵营,其中64%的人支持正方,34%的支持反方。

  宽泛地说,“经济学人”辩论中的技术指的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从生产螺丝钉到核武器),但它却同目前的信息过剩问题息息相关。

  下面是Szafranski的观点陈述:

  作为数十亿的用户群体,我们在向往美好生活的时候,在欢呼技术胜利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问题:恰恰是那些技术使我们的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并且用各种活动填充了我们除睡觉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我们渴望交流和娱乐,渴望学习并获取知识,渴望发明创造,这几乎达到了贪婪的程度。信息技术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方式,足以使我们废寝忘食并乐此不疲。于是我们整天沉浸在那些由宽带和无线通讯下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图片共享、网络游戏、数据信息等带给我们的欢乐之中,包括那些立即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带来的诱惑。在这些诱惑面前,渴求和努力反而将我们推进了“选择”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使我们不知所措。要知道,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我们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了无限多的选择之中。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一些科技工具和应用程序在一些地方节省了时间,但同时我们不得不在另一些地方投入更多的精力。

  我们经常抱怨,或者听到别人抱怨,今天我必须处理完这些电子邮件,不然明天我要面对超过600封的邮件。我们想买一个茶壶,在网上搜索可得到254,000,000个结果。我们寻找开会时认识的"John Li",在网上搜索可得到8,600,000多个结果。天哪!我是选择处理电子邮件呢,还是缩小搜索范围继续搜索呢,还是吃晚饭,洗衣服或者拜访老朋友呢?因为科技将我推到了一个无比茫然的境地,我必须不断地衡量处理以上事情所花的时间,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做。毋庸置疑,技术造成了面临多重选择的困境。

  Maeda的第一轮回击如下:

  生活简单化意味着以下两种结果是同时存在的:先是节约了时间并提高了效率,而随后的时间由于你的人为目的而被浪费掉了。前者是技术导致的,而后者则与技术无关。而真正的生活简单化是指的前者而非后者。

  在一项技术暂露头角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将它引入生活中,而要等它成熟到我们能为之而感到骄傲的程度,这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人们通常说,耐心是一种优点,于是就耐心等待着将要来临的各种技术变革吧。说科技不能使我们生活得到简化实际上漏了一点,即过去十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变革年代(译注:互联网泡沫从膨胀到破灭)。幸运地是,目前这种节奏开始变慢,同时产业也开始收缩,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 “设计引导生活”的理念,这是一个更深的、更有意义的层面。

  Szafransk则i认为技术带来的恩赐也同时被其复杂和邪恶的一面所淹没。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它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可能使问题更糟。比如,谷歌给了我们快速搜索信息的入口,结果却发现“要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的生活反而更糟糕了。

  Maeda又回击到,信息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还须不断地改善它使之更加便利。谷歌一下子返回4百万个搜索结果肯定令你感到恼火,但再给它几年时间吧,相信它会有所改善。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争论,相信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还将持续下去。是不是信息已经多到我们无法忍受的地步了,以至于我们从中得到的快感都被淹没了?网络技术到底能不能便我们的生活变轻松?您怎么认为?

  泛泛而言,作为一种或一系列手段,技术旨在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便利。在网上,程序员可以使用脚本语言编一些应用程序,而用户则利用这些程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借助网络技术,他们的想法很容易得到实现。撇开这些文字性的叙述,仔细想想网络是不是真的帮了你很大的忙?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那些所谓的Web2.0应用程序使你的生活更便利了,还是更沉重了?

  Alex Iskold曾在RWW上写过一篇关于注意力经济必读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他提到,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新闻,博客,照片、视频,电邮,短信,电话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断地轰炸着我们,将我们的精力扯成碎片。

  问题是,技术理应简化我们的生活,实际上,却使我们的生活复杂化并把我们包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才能摆脱技术过剩产生的负面效应呢?

  最近,在“经济学人”网站的一系列Oxford 2.0的辩论颇为引人注目。他们针对如下命题展开了辩论:如果技术是用来简化生活的,那么它将是失败的。

  辩论的正方,即支持技术会使生活复杂化,代表人物是Richard Szafranski,Toffler的合伙人之一。反方,即支持技术会简化生活,代表人是罗德爱兰州的校长John Maeda。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5月6日,并且观众被分成了两大阵营,其中64%的人支持正方,34%的支持反方。

  宽泛地说,“经济学人”辩论中的技术指的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从生产螺丝钉到核武器),但它却同目前的信息过剩问题息息相关。

  下面是Szafranski的观点陈述:

  作为数十亿的用户群体,我们在向往美好生活的时候,在欢呼技术胜利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问题:恰恰是那些技术使我们的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并且用各种活动填充了我们除睡觉之外的大部分时间。我们渴望交流和娱乐,渴望学习并获取知识,渴望发明创造,这几乎达到了贪婪的程度。信息技术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各种方式,足以使我们废寝忘食并乐此不疲。于是我们整天沉浸在那些由宽带和无线通讯下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图片共享、网络游戏、数据信息等带给我们的欢乐之中,包括那些立即可以参与各种活动带来的诱惑。在这些诱惑面前,渴求和努力反而将我们推进了“选择”的汪洋大海之中,这使我们不知所措。要知道,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我们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了无限多的选择之中。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一些科技工具和应用程序在一些地方节省了时间,但同时我们不得不在另一些地方投入更多的精力。

  我们经常抱怨,或者听到别人抱怨,今天我必须处理完这些电子邮件,不然明天我要面对超过600封的邮件。我们想买一个茶壶,在网上搜索可得到254,000,000个结果。我们寻找开会时认识的"John Li",在网上搜索可得到8,600,000多个结果。天哪!我是选择处理电子邮件呢,还是缩小搜索范围继续搜索呢,还是吃晚饭,洗衣服或者拜访老朋友呢?因为科技将我推到了一个无比茫然的境地,我必须不断地衡量处理以上事情所花的时间,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做。毋庸置疑,技术造成了面临多重选择的困境。

  Maeda的第一轮回击如下:

  生活简单化意味着以下两种结果是同时存在的:先是节约了时间并提高了效率,而随后的时间由于你的人为目的而被浪费掉了。前者是技术导致的,而后者则与技术无关。而真正的生活简单化是指的前者而非后者。

  在一项技术暂露头角的时候,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将它引入生活中,而要等它成熟到我们能为之而感到骄傲的程度,这本身就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人们通常说,耐心是一种优点,于是就耐心等待着将要来临的各种技术变革吧。说科技不能使我们生活得到简化实际上漏了一点,即过去十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变革年代(译注:互联网泡沫从膨胀到破灭)。幸运地是,目前这种节奏开始变慢,同时产业也开始收缩,这使得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 “设计引导生活”的理念,这是一个更深的、更有意义的层面。

  Szafransk则i认为技术带来的恩赐也同时被其复杂和邪恶的一面所淹没。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它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可能使问题更糟。比如,谷歌给了我们快速搜索信息的入口,结果却发现“要找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变成了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的生活反而更糟糕了。

  Maeda又回击到,信息技术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我们还须不断地改善它使之更加便利。谷歌一下子返回4百万个搜索结果肯定令你感到恼火,但再给它几年时间吧,相信它会有所改善。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争论,相信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还将持续下去。是不是信息已经多到我们无法忍受的地步了,以至于我们从中得到的快感都被淹没了?网络技术到底能不能便我们的生活变轻松?您怎么认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技术使你的生活变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