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网徐华:做教育你做好三到五年不挣钱的打算了吗?
/upimg/allimg/120920/11014211P-0.jpg
沪江网是国内一个老牌的英语学习网站,从200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11年。11年里,沪江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在校大学生开办的英语学习论坛成长为国内一个比较成熟、比较有影响力的外语学习平台。在沪江看来,做教育,应该抱着怎样一种心态,掌握哪些资源?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和新兴创业公司的介入,作为一个老牌的创业公司,对于国内互联网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沪江又是怎么看的?这些问题,沪江网副总裁徐华在接受36氪采访时一一作了回应。
教育是一个慢热型行业
首先,徐华认为,教育是一个慢热型行业。做教育,大家必须做好三到五年不挣钱的打算。很多跟沪江同时期的同行都想着赚快钱,但因为缺乏足够的资本帮他们熬过创业初期的三到五年,最后死掉了。
而徐华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国内用户的消费习惯和支付习惯都有待培养。直到现在,愿意为虚拟的学习资源买单的用户还属少数。另外一个原因是,国内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一家网站在今天推出了什么新鲜或者实用内容,可能当天就被竞争者或者用户转载。
所以在创业初期,一家公司实际很难从用户那儿赚到钱。但是,当这家公司熬过了最初的三到五年,积累了足够的用户数以后,情况就会不一样了。因为广告商会接踵而来,线下的各种渠道商也会想要跟你合作。沪江现在的产品线很大,已经形成了一个链条,就是因为用户数大、渠道广,除了一般用户,合作伙伴也有开发新产品的需求。
/upimg/allimg/120920/1101424K1-1.jpg
另外,徐华还强调了一点,即做教育绕不开GOV,需要和GOV打好交道。比如说,他们和地铁二号线的合作,和高校的合作,都是GOV给他们拉的线。
个人认为,徐华提到的跟GOV亲密合作这一点非常对,对创业公司来说也很重要。不过上面提到的三到五年不挣钱的观点,却不一定对,也不排除部分公司在创业三到五年内就已经挣到钱。另外,这个观点也可能是基于沪江过去的一些经验,现在,以开放式课堂、移动互联为特色的新兴教育行业还是一片蓝海,在三到五年内,整个行业会有多少变化,带来多少新机会,谁也不好说。正如前段时间在网上盛传的《可怕的90后》这一篇文章指出的,90后的消费习惯跟前代人很不一样,他们看谁的用户体验好、谁经常用、谁的产品自己最喜欢。90后乐意为自己喜欢的服务心甘情愿地付费。免费的不一定是他们喜欢的产品。所以,这个时候,假如有一家公司的产品能够极大地满足用户需求,又形成了足够的规模效应,那么在三到五年内挣钱、甚至挣大钱,也是可能的。
完全竞争市场
徐华的另一个观点是,目前的教育行业已经进入完全竞争市场,不管是新兴创业公司,比如拓词,还是传统公司,比如新东方,都企图从这个市场巨大、利润丰厚的大蛋糕中切上一块。同时,徐华也列举了三个在他看来很有希望的创业公司。他举的第一个例子是背单词应用拓词,因为这款付费应用常年排在AppStore外语学习应用的榜首,有收入来源,而它最近也拿到了徐小平的一笔投资。第二个例子是YY,因为目前YY教育的用户数已经非常强大。最后的一个例子是粉笔网,尽管这家网站目前的用户群还比较小,但是团队的创始人是网易之前的高管,对产品的规划比较清晰,而且团队也已经拿到融资。可以说,这三家公司要么有用户,要么有钱,起码活下去是没有问题了。
不过徐华也指出,对新兴创业公司来说,创业最初的艰辛可能会远远高于沪江一开始创立的时候。因为两个原因:一、现在市场已经很透明了,不是你想去做个平台用户就会自然增长,这需要口碑效应。二、这类公司往往缺乏基础资源、渠道资源。举个例子,沪江曾有意向和拓词、多贝网合作,但发现做这些不能给沪江带来什么。对很多创业公司而言,用户、资源都是他们需要有但没有的。
/upimg/allimg/120920/1101422939-2.jpg
而互联网大佬出来创业也有这么个问题:高举高打,喜欢聚光灯照在自己身上。上面的粉笔网就是一个案例会营销,但有笔没粉(即有老师但学生不多)。另外,徐华先前在另外一家媒体上还看到这样一种观点:
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很可能会控制在那些互联网大佬手上。
因为诸如腾讯这样的大佬可以将自己原始积累的用户转移到教育这一块,而且他们手上又有足够的钱来开展业务运作,但这个观点他只同意一半。
移动互联和新的盈利模式
最后,对于整个教育行业的未来,沪江又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和规划?比如说,沪江对最近大热的移动互联网怎么看?为什么目前沪江的移动应用除了工具书和个别项目以外,没有一个完整重塑沪江的应用?
关于这个问题,徐华回应说,在移动互联网上,沪江暂时没有更明确的想法,近期也没有开发方面的计划因为这个市场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有不少出版社想和沪江合作开发移动应用。但在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移动用户的支付手段、消费习惯还不成熟。形成智猪理论,也许能做好这件事,但可能需要花非常高的成本。
/upimg/allimg/120920/1101424105-3.jpg
另外,沪江在开始做移动应用之前也做过市场调研。很多做移动互联网的公司传递给他们的信号是,PC端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关联度并不大,而新兴互联网的策划方式和传统互联网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移动互联网,做一个产品满足很多需求绝对是死路一条。首先应用本身可能非常大,其次用户可能只是在零碎时间使用你的产品。大而全的应用可能90%的功能用户一辈子都不会用到。
所以,他们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做的是小而精,而在传统端的定位是大而全。他们会持续关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但现在不会在这方面施加太大的压力。
可以看出,目前沪江在移动端并没有很大的动作,战略也相对保守。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在传统端的产品线过于臃肿,牵制了移动端的发展,这是一个传统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典型问题。所以,沪江现在也在思考如何给产品线做减法,而不是继续做加法。
最后,关于教育行业的新的盈利模式,徐华也谈到了一点:即跟高校开展信息化的合作。在今年8月份,教育部门曾出了一份文件,倡导中小学生的信息化教育。对教育公司来说,他们或可跳出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限制,切入官办教学、翻转课堂。在他看来,做硬件、电子书包,进入中小学图书馆,里面潜在的市场起码有上百亿。不过,他也坦言,这只是他个人的一个畅想,也或许完全走不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