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4:经过(一)
门突然响了一声,有个人直接推门就进来了。略显瘦弱的身体,眼镜片有些反光,来人进来之后,一屁股坐在在办公桌对面的单人沙发上。是周鸿祎,他有一段时间没来了。
1999年夏天,我和合作伙伴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停止北京晶合洪涛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的运营。我辞去了晶合公司副总经理和晶合洪涛公司总经理的职务,转任晶合公司顾问。
那一年,我31岁。失去了自己的公司,失去了沸腾的生活,眼看着互联网大风刮起,我却成了旁观者。这种刻骨铭心的无助感受,现在想来都不堪回首。
所幸的是,那时,我有一帮朋友,可以经常一起坐坐聊聊,勉强让实质上的失业日子,显得不要过于灰暗。我和李志高、王江民、刘韧、雷军等朋友,在那个时期的接触,是比较频繁的,而周鸿祎,也是其中一个。
你有一间办公室的钥匙,不见得那间办公室就是你的。象这次周鸿祎来的这间办公室,其实就是张友利的。
张友利是晶合公司的总经理,我的前合作伙伴,一位对我宽厚坦诚的仁兄。就像他给了我一个顾问的称号,好让我在没有找到自己新的方向之前,有一个暂居的行业位置一样,他同时给了我他在中关村苏州街小南庄的办公室的钥匙,好让我有地方呆。
周鸿祎拿出他的A6188摩托罗拉翻盖数字手机,插上耳机,开始打电话,打完之后说,老杜,我要离开中关村了。
怎么了?你也不干了?我一边问他,一边断开上网链接。
那时要用电话线上网,只要在线就要交电话费和网费。虽然,网费是另外一个公司的老总给的帐号,不用掏钱,可电话是张友利要掏钱的,不能浪费。
你怎么老觉得我要不干了?我只是不想在中关村呆了。
我真觉得周鸿祎干不久。他当时自己凑钱创业,在中关村三义庙那里的银泰花卉市场后面,注册了一家叫做因特国风的公司,做了好几个工具软件,基本上都是和上网有关的。
那几个软件中,现在记得住名字的,有黄金猫眼和3721中文网址。这些软件都是免费的,我不知道他靠什么获得收入。他说将来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网络技术服务来盈利,我觉得他要么说的不是实话,要么没想清楚。
如果还继续做软件,不在中关村呆,你还能去什么地方?我问他。
我们做的是软件与服务,不仅仅是软件。周鸿祎一直在解释他的与众不同,不过,他那些解释,当时在我眼里都是废话。
中关村是农民呆的地方,大家在这里都只会靠杀价生存,当搬运工。现在国外投资中国互联网的人都疯了,满世界扔钱。我要找一个天上掉钱能砸着我的地方。老杜,你也快离开这里吧。
我注意到,周鸿祎一边说,一遍审视着我。
那地方在哪里?我随口反问。
其实,周鸿祎说的不无道理。尽管在许多人眼里,中关村还是高科技的象征,但IT行业确确实实已经露出了很多传统行业的疲态,高度透明的价格和急功近利的作风,让这个行当充满了无奈和无助。
我要去朝阳区。他那神态,好像有人已经准备好了钱袋,在那里等着他。
----------无奈的分割线----------
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不妨分享到朋友圈让朋友们也能看到。
这个系列会继续写下去的。你觉得,作者续写下一篇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加上些什么,减少些什么,好让你读起来更过瘾、更有味?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首发自3沙龙微信公众帐号(threesalon)。3沙龙是立足河南、互通一线城市的实名制职场社交平台,线上交流以QQ群、微信群为主,线下交流以群活动为主,由一批高端资深群友发起。3沙龙微信公众帐号,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互动。
加threesalon微信公众帐号,我们与你一起互动。
这是小说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