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_$ S& i% U9 T/ b7 x- |4 F' |$ ?
' n+ I$ n) `8 \9 J, x3 e
1 ^0 j& c/ H$ \
资料图:9月25日,在智利的科皮亚波,智利救援人员在对用来输送被困矿工的钢制舱进行检验。新华社/法新5 C6 S) a3 ~" b g1 b9 o
智利北部沙漠中的圣何塞铜矿地下700米深处,33名矿工被困已整整两个月。5日,负责矿工体能训练的专家让恩 罗马尼奥利向新华社记者证实,矿工们已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可以搭乘智利军方研制的搭载舱重新回到地面。3 x0 H8 p- `2 h) l S' r
“不管营救是在今天、明天或者是下个星期进行,矿工们都已经准备就绪,”罗马尼奥利说。8 w8 {% P) x7 o+ z
罗马尼奥利是救援队中负责矿工体能训练的运动学专家。5日,他向记者展示从美国进口的生命体征监控设备,表明被困人员的救出准备已经就绪。/ V2 L5 k# \' @! B- i1 S
罗马尼奥利介绍说,这套从美国购买的目前最先进的医学监测设备分为捆绑在皮带上的生命体征监控仪和配套信号探测器,会在救出过程中捆绑在每名矿工胸前,并由医护人员实时监控其心跳、脉搏等指数。
6 U+ m+ y; c' @# O5 ?- j2 C 罗马尼奥利说,救援的最后阶段,智利政府将派出一名矿业救援专家和一名医护人员,乘坐搭载舱到达地下,对矿工们进行检查,在证明矿工们生理足够健康、心理足够稳定的情况下,按照顺序将33名矿工一个一个送入搭载舱,预计每个人的营救过程将耗时15分钟至40分钟。
" [) q Q' l' t; h- h8 B' ] 罗马尼奥利说,假设救出过程耗时15分钟,就意味着搭载舱将以近每秒1米的速度上升,矿工的重力为平时的两倍,对人体造成较大负荷。而搭载舱的直径为65厘米左右,一个成年男子必须将双臂置于胸前,尽量使双肩前曲,缩短肩宽,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肌肉痉挛、局部失血麻痹等不适症状。加上在幽闭空间内可能产生的焦虑、紧张情绪,也可能造成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情况。6 n7 g: l" \: Q2 G) f: i5 F
这名体能训练专家说,一旦矿工出现异常状况,就会立刻中止搭载舱的上升过程,等矿工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救出,或者取消计划,将矿工重新送回地下。2 `0 o: Q' g. h5 ^+ m3 n
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罗马尼奥利和他的团队为矿工们设计了一整套体能训练方案。根据方案,矿工们每天在地下进行2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然后进行一系列以增强肌肉韧性、增强体能为目的的强化训练。
2 P$ u+ O: r, [3 k' |6 x. Q 罗马尼奥利说,分成几组进行锻炼的矿工中,有人在体能训练中表现得非常积极,而其他人可能对此不感兴趣,但大家还都按照建议每天完成训练计划。
0 m, z1 d3 ]& b; `+ Q" \ 同时,因为隧道直径狭窄,为保证每名矿工能够在搭载舱内容身,营养师们在饮食上满足每人每天2000卡路里的能量外,尽量控制矿工们的体重,目标是在救出行动前让每名矿工的体重下降10磅以上。随着挖掘机的工作不断取得进展,矿工们还每天分成3个小队进行碎屑清理工作。在700米深地下高温潮湿的环境内,一边“减肥”,一边劳作,让人不由感叹矿工们为早日获救付出的辛苦。8 {; ^& P6 k4 T1 H/ k5 D5 a
罗马尼奥利说,矿工们目前精神安定、情绪平稳,每天都按计划进行劳作、休息和体能锻炼,已经为早日重回地面做好准备。& [" z0 s" u$ ?- Y0 W, c
! O: J, o5 U/ k) P2 q. @7 Y2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