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g T& D9 m0 H2 ~7 F9 \( j& z% g$ {( Y M/ Z O) I
# ?+ g1 M. r, |7 i* V$ n4 |2 p○贪官为何普遍都有情妇、嫖娼等性丑闻?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贪官占有欲强,贪图享乐;二是一些女性主动献身,权色交易,实行“性贿赂”;三是有些人投其所好,给领导“拉皮条”。$ }: }; \9 x/ u, D3 M% F
○中年人的工作生活压力最大,应酬最多,加上老夫老妻有“审美疲劳”,因此容易产生阳痿、疲软、性快感缺乏等性问题。因此我建议每年除了常规体检,还要检查一下性功能。
) u }( `0 `/ r! k 第八届广州性文化节将于本周五开锣。这项开全国先河的活动如今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公众态度已从最初的“一片哗然”变成“家常便饭”。对于这种变化,作为性文化节的倡导者和推手,张枫甚感欣慰。
9 e5 G% j( ?: t L$ a* i 这位豪爽、幽默的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大胆谈性,近年因关注农民工“被窝子”、倡导“夜晚的文化”、出版漫画丛书《枫哥说性》而扬名全国,也引起不少争议。最近,一本由南方日报出版社编辑的新书《媒体视野中的“枫哥”》,再次将这位“个性官员”推向舆论焦点。昨天,张枫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回应争议,畅谈心声。 6 [+ s2 r! i! J& W
做官做成“官圆”,还有什么意思' ?7 q$ h5 j/ K
南方日报:《媒体视野中的“枫哥”》收集了近年各类媒体对你的报道,从出书说性、被窝子工程、性文化节、民工性需求、性教育等几方面梳理“枫哥印象”,有280多页。这么高的曝光率,对于官场中人算不算“犯忌”?4 P9 n% T- ]6 H! ]
张枫:我还没有看到这本书,感谢作者和媒体对我的关注。大家都知道,我经历比较丰富,做过知青、当过兵、干过工人,性格开朗,爱说笑话。我认为,官员也要有个性,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假设做官做成了“官圆”,处处圆滑处处小心,还有什么意思?
; N3 I% R! u$ k9 Z/ R% a" d; C 当然,我能这样“出位”,要感谢广东开明宽松的氛围,让干部敢于直言,敢于干事,而不必担心“因言获罪”。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性学的重要发源地。像上世纪初期的“性学第一人”、最早倡导计划生育的“性学博士”张竞生,就是广东饶平人。因此说,“枫哥说性”是有土壤的。
/ L1 q! x& e7 p/ } 出书谈性,老妈妈打电话骂我3 i. t$ x4 S/ \. Y( M
南方日报:但像你这样的正厅级官员说性,不担心被人说是“不务正业”吗?0 b8 M8 ]4 w4 Q5 ?6 V, Y3 u
张枫:哈哈,去年有媒体就打了个大标题“省政府副秘书长出书教人做爱”,我80多岁的老妈妈还打电话来骂我。2 T U2 ?! ^1 ^$ k3 R- [6 x" o
其实,谈性,倡导性文明、性道德,本来就是我这个计生委主任的“分内事”。我常讲一句话,“有性就有孕,有孕就有命,有命就有性。”性伴随人的一生,我编著性科普书籍的初衷,是告诉老百姓怎么“播种”,怎么“播好种”,怎么提高“性福”指数,提倡科学性知识和健康的性道德,怎么是“不务正业”呢?何况我还有一个头衔: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广东性学会会长,呵呵。* m( `7 ?' E. ^. f0 t) v4 f
现在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我认为,不光要重视“白天的文化”,还要让“夜晚的文化”光明起来。倡导科学的性文化、性道德,是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 c6 C3 s; v2 o 预测2033年放开二胎,我有研究依据, b1 _2 u8 g1 I7 C; k( E
南方日报:前段时间你接受媒体专访,预测2033年国家可能会放开二胎政策,引起全国关注。以计生官员的身份作这样的“个人预测”,你还是第一个,事后有没有被有关领导“敲打”?; A3 w% t% j1 ~
张枫:这是个人观点,也有研究依据。由于按照之前国家做的人口战略研究,假设国家现行政策不变,到2033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5亿,达到人口高峰的峰值,之后人口总量会缓慢下降。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适当调整人口政策。当然调整的前提是,到时的人口控制目标能达到这个预期效果,没有突破16.5亿人。这并不是新奇的理论,有不少专家也认同。只是因为我是计生委主任,说出来大家更关注而已。2 m/ o. v( ?9 n1 ~
最近我去北京开会,有领导问我:你又放炮啦?我说:有没有问题?领导笑了:没问题,那是你个人观点嘛。
4 T$ ^. L" a4 J% m: }; ^7 ? 自认比李银河保守,反对换偶* \# |" R6 @7 l% R0 D M9 ]
南方日报:有人说性学界是“男有张枫、女有李银河”,不过你也曾公开反对李银河的“换偶论”。0 w1 w i5 q0 Q: K0 u
张枫:这个不敢当,我觉得性学研究方面,“男有潘绥铭”比较恰当。潘绥铭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就第一次开设性社会学课、1988年第一次出版性学专著,我很佩服他,因此第一届性文化节就请他来做报告,今年又请他来跟大学生对话。
4 \8 T! g8 K) Y/ f$ C$ q P 我们办第二届性文化节时,曾邀请李银河教授在省政府礼堂给干部作性学报告,反响很大。我个人很尊重李银河教授的学术研究,但自认比她保守多了,呵呵。例如,今年5月南京某大学一名副教授因组织、参与换妻游戏而获刑,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李银河认为,只要符合性学三原则(成人、自愿、隐私),换偶是无罪的。我不认同这种观点。) U. J1 v' p& a3 j6 m, Z4 A
我认为,婚姻的形式,从远古时代的群婚,发展到古代的一夫多妻,直到今天的一夫一妻,是社会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在这样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提倡、赞同换妻,是不可取的。即使是美国这样一个我们认为性开放的国家,也倡导对婚姻要忠诚。
2 w( K. F- D0 `5 m5 J8 P6 S3 S 官员性爱日记遭“围观”,并非单纯道德问题5 z9 L, b) G% d* O6 R3 W8 a
南方日报:从今年初广西的“局长日记”到最近网络疯传的所谓广州处长“情妇日记”,尽管真伪不明,但“官员性丑闻”以“日记”这种新形式不断传播。假设再扩大到近年倒下的贪官们,有人甚至统计说95%的贪官都有情妇。你怎么看待官员的性问题?5 X" ?3 r7 m" P0 r3 L# A: t6 @
张枫:我在《枫哥说性》丛书中专门写了一本《性警示》,主要反映官员的性问题。现在媒体报道中,贪官为何普遍都有情妇、嫖娼等性丑闻?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贪官占有欲强,贪图享乐;二是一些女性主动献身,权色交易,实行“性贿赂”;三是有些人投其所好,给领导“拉皮条”。$ R) { G& T. K- U7 u# x8 U1 a
从今年的“性爱日记”现象看,大家热衷以“网络围观”的方式欣赏一种未知真假的“官员性丑闻”,其实反映了公众对政风党风的关注。官员作为公众人物,性丑闻绝非单纯的道德问题,而可能是事关民众利益的公共问题,更容易被关注和放大,不可不慎,不可不抓。 9 m5 u+ ^) w9 o7 u) F
老年夫妻也要有性生活,使用润滑剂就OK
& P) C0 T: Z2 X. V. N 南方日报:近年来社会很重视青少年的性教育,但对于老年人的性问题关注不多。据统计,广州老年人艾滋病感染率近年持续上升,嫖娼是主因,甚至不乏老汉买春猝死的新闻。你曾写过《和老年朋友谈性》一书,对此有何建议?
5 `. z# N8 h! P# n; r 张枫:我呼吁,全社会都要关心老年人的性福问题。首先要破除一个传统观念,就是所谓的“老人无性”。有人认为,孙子都有了,还想那种事,是老不正经。但其实,性是伴随人的一生,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依然有性需求。现在不少老年男性退休后生活比较空虚,性需求还比较旺盛。但妻子一般在50岁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减少,容易产生性交疼痛,所以畏惧性生活,拒绝丈夫的性要求,间接将他们推向了她人怀抱,甚至推向了市场。他们就光顾一些低档的娱乐场所,有的不愿意使用安全套,不幸中招感染。
: r. G! k! E) W" o: p/ z; ~% V 老人感染艾滋病这个现实提醒我们,要全面关怀老年人,为劳碌了一辈子的父母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排遣空虚寂寞。另外,我一直倡导,老年夫妻也要有性生活,可以使用点润滑剂就能解决问题,另外爱抚、亲吻也是一种慰藉。 ( V5 ]! [$ ` D5 B
中年人应酬最多,每年都应做“性体检” ! z& Z! [2 f. a# E
南方日报:你最近还提倡,中年人每年也要做一次“性体检”。为什么?8 ?; k( r; `' y8 o! U* u
张枫:现在大家都关注健康,每年进行体检,但往往忽视性功能。中年人的工作生活压力最大,应酬最多,加上老夫老妻有“审美疲劳”,因此容易产生阳痿、疲软、性快感缺乏等性问题。性功能是健康的晴雨表,也影响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因此我建议每年除了常规体检,还要检查一下性功能,及时诊治。据专家对3000名中年男性的调查统计,每周平均有二次正常性生活的中年男性,早死率要比其他男性低一半。因此,正常健康的性生活,还助于舒缓压力,延年益寿。当然,不能纵欲。
! ]) F" X6 D7 r- X
4 x' v/ @9 J% h5 ^9 i$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