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0 h3 a |( S) y1 s+ W) S3 O
" x5 D3 b* _! C% ]7 e
" Y( I) F# {" j0 c4 E( |2 w 广东惠来县葵潭镇有一座无名小桥,最近由于一段视频红遍了网络:原本撑起桥面的几个桥墩被洪水冲没了,导致中间20米长的桥面下凹成倒拱形,迄今半年无人维修,当地人每天依旧从颤巍巍的危桥上过往。网友大呼“雷人”,谑称这座危桥为“史上最牛倒拱桥”。 z% t, Z! { h! z+ m& H+ Q
14日上午,记者来到惠来县葵潭镇溪口村,亲眼目睹了这一“建筑奇观”。
4 m, z q3 c2 l. n 现场:20米桥面离奇倒拱5 }; ^! y/ X5 z1 j5 y# d$ T4 Y
葵潭镇溪口村南侧的龙溪河面上,横跨一座60米长的小桥,桥面宽度仅有1.5米左右,以水泥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用条石桥墩为支撑。记者在现场看到奇特的一幕:小桥中间有一段约20米长的桥面“诡异”地下凹成一个倒拱形,下方的桥墩均不见踪影。记者在桥边蹲点不到30分钟,便看到有20多个村民从桥上来往经过———有骑摩托车呼啸而过的,有踩单车慢悠悠过的,有的挑着重担,有的拖儿带女(见上图),更雷人的,甚至还有一辆三轮摩托车也“挤”过了桥。看着他们驾轻就熟的样子,记者捏了把冷汗。- Q* e* B" y1 D/ C: f# X
记者壮着胆自己上桥来回走了一趟,走到该段凹陷桥面时,感觉脚下在微微颤动。难怪一些网友感叹,如此危险的“倒拱桥”实属罕见。! Z, J. l) n/ G/ [
村民:洪水毁桥墩半年未修+ {8 i/ y1 N/ A
从桥上走过来的溪口村村民戴伯,跟记者说起这座“最牛倒拱桥”的来历:当地人称该桥为溪口桥,上世纪70年代初修建,起初全部由石块砌成,10年前一次洪水冲垮了桥墩,全村人又集资重修,改用水泥钢筋混凝土做桥面。2010年6月下旬,惠来县暴雨成灾,葵潭等地多处被洪水围困、路桥被冲毁。“这桥的4个桥墩就是当时给洪水冲毁的,桥面也没断塌,却凹成现在这样。”
7 C: Q! s. V) J/ a. u 戴伯等多位村民说,溪口桥变成危桥后,曾有上级部门派人前来查看过,但时隔半年多了,却迟迟不见有人来修。
8 W) F2 @( P. S" A 据了解,溪口村现有7000余人口,该村的大部分田地果园都在龙溪河的南岸,村民每天都必须过河劳作,桥的对岸也有几个村子,这座桥成了当地近万人的交通要道。% F5 Y: T `6 I- O' r
**屏蔽**:原址附近将集资建新桥
' m& _. a2 S( E3 h; f" z 16日,记者从葵潭镇**屏蔽**获得回应:溪口桥是一条主要供当地群众耕作过往的小桥,因为原搭建简陋且人流量稀少,缺乏维护,近十年来已成为危桥,尤其是遭去年“6·17”和“6·25”特大暴雨河水冲击后,先后有几个桥墩被冲垮,桥面凹陷。出现险情后,葵潭镇当时封闭了该桥,在桥两端设置了“禁行”警示牌,并用树桩、绳索拦住桥头,还专门落实村派出治保员看守,防止行人通过及提醒耕作村民绕道300米从附近另一座桥通行。( D: l, U: Z# N3 y( G/ p9 x# f: H/ e
记者14日在现场并未发现有相关的禁行警示或治保员看守,当地村民说,要过河需绕道来回几公里,为了生计方便,当地村民无奈铤而走险,每天继续从那颤巍巍的“倒拱桥”上来往。
" L" C+ z- T$ |- }4 \ 葵潭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当时已将情况向惠来县交通部门上报,申请扶持,维修加固该桥,并发动乡贤捐资,计划重新在原址附近修一座新桥
2 R$ o) L( r% g- I' ]6 b1 ? I
) b9 r7 h3 F& B* [" W5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