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08|回复: 0

李肇星称曾拍照投给媒体获奖 稿费捐给亚运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3 月 7 日 21: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 }3 E# u) T9 m7 O  ^+ d

# z9 h8 l. f$ v; A4 e9 k

' M4 v& W9 n9 ]- v, V"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C8 @, B; c9 q+ }( a
李肇星(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合影- ?5 i& r% c: E0 X! m
% \8 {" G7 D) \2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Z! w4 w3 @$ O( n# U; \
李肇星给本报记者签字留念
$ E  c; O9 M* l( i% x0 Y8 [4 C* j% S  “给各位记者透露个秘密,我也当过记者,而且还拿到了唯一一笔稿费,都捐给北京亚运会了。”在昨日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会场,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咱山东的“明星老乡”李肇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与记者“过招”的半小时里,他虽几次“噎”住了记者,但也被记者挖出了一些“猛料”。
! ?# d5 G7 B3 g1 S! M  抖露猛料
2 {- e) \$ L% |. r  客串摄影记者7 a& |% Y. a' C3 o. V$ s6 ]
  挣了15元稿费- ?: j: h* |$ t, Y5 \
  昨日记者约访李肇星时,一听说是山东老乡,李肇星欣然答应,从会议室出来边走边谈,到走廊里见记者越来越多,李肇星大施“外交手腕”。“给各位透露个秘密,我也当过记者,而且还拿到了平生唯一的一次稿费,捐给了北京亚运会”,在访谈的过程中,李肇星碰到了一个“难缠”的问题,直接切断话题转移注意力。) R. [( R4 b: K& |9 ?* Z
  记者:“你做了这么多年外交官,现在又是大会新闻发言人,经常和记者打交道,往往要在新闻发布会上独自一人面对记者们的集体‘围攻’,请问哪次面对记者的经历最为深刻?”
6 M/ H+ N0 {3 P* m8 J  李肇星:“对我来说,所有的都一样印象深刻”。5 M# T3 \4 I8 c4 I; t# L% v: \% v% J
  记者:“既然记数字你能记得这么准,不可能记不住一些特殊的经历”。1 _' _8 r8 X/ B: }  M
  李肇星:“我刚才说过了,记者都是我的朋友,都是一样难忘。”7 A! V5 g2 x) t( h9 s4 l
  记者:“这一点大家看来无法相信,比如你的第一次经历”。! |8 I1 j+ V" q. Z3 X+ c
  李肇星:“我也当过一次记者,可能比各位记者入行都早”。
; e# P1 U' w$ i: W* G) S  见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李肇星接着描述他的“业余记者”生涯,“咱北京是1990年举办的亚运会吧?当时我就在组委会工作,有一次在飞机上,一个摄影记者累得睡着在座位上,我看他睡得歪歪斜斜的,相当可爱,就顺手拿起了他的相机,把这个画面给拍下来了。”6 c# F* E6 D3 L7 K5 H
  不但拍下来了,李肇星还将照片投给了新华社一家媒体,且获得了月度好照片三等奖。随后,李肇星就因为公务出去访问了,访问期间他接到外交部电话问:“马上就举办北京亚运会了,全国上下都在给亚运捐款,你打算捐多少?”李肇星说,刚刚获得了一家媒体的作品奖,稿费应当不低,就把稿费捐出来吧,也比较有意义。
; F) @+ _) l& q4 n; s, a, j  “结果我回来一问,你猜稿费是多少钱?200?不对,300?更不对……15块钱!一看部里的人最少的也是捐50元,怪不好意思。”
- W) q3 t" e" O$ o! p% a7 H7 E) }  反客为主  I  j. k$ {3 h& e( d
  “等等,我先采访下这位记者”
; Q/ o0 g4 g9 I7 c" v" t6 W1 G  记者:每次发布会,你都要公布很多数字,很多具体的数字每年都不一样,请问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秘诀吗?  C3 W* [  r5 C/ X: S1 `; d
  李肇星:我先问问你老家是哪里的?菏泽的,哦,这位是聊城的,告诉我一下你们都是哪个村的?那我问问,你村里多少人、县里多少人、市里多少人?
8 w# l; |$ \9 c% h% z) Q/ R$ a  李肇星的语气完全是假定记者完全不知道这些数据,直接的大转弯,给记者带来了短暂的停顿。这时另外一名记者赶来“追星”,刚做自我介绍,李肇星就问你这家报纸是那年建立的?% n: P: M& p8 `8 H/ N. ^2 |5 |
  记者:“1989年”。
# J8 U$ V( w  o1 }  李肇星:“发行量是多大?”% f7 ?% U8 M8 `5 j
  记者:“七万多份”。
7 r( v+ A) B* L) |1 E  李肇星:“多多少?到个位数”
. o3 ^/ q) Y7 J+ R( S# N  记者:“……多多少不知道”。
3 Y. ], q8 S3 {8 X) E' a5 D  李肇星:“你看你自家的数字都不知道。等等,等等,我先采访下这位记者。你是做海洋经济报道的,请问东海的面积是多大?”
; e* Z# s: E3 [  x  记者:“不知道”。
3 S' \4 _& U1 ^! ~" C  v  李肇星:“你专业做这个报道的不知道,我就想听听。渤海有多大?”
2 k$ ~  t, K6 h5 |' T; L  记者:“不知道。……我知道咱们的海域面积有多大。”
+ t( ~8 j+ l% H! x2 y, Y  李肇星:“有多大?”( }) h4 R* A- Q
  记者:“有三百万平方公里。”& k0 o2 j; t7 a9 q; r4 G
  李肇星:“是领海还是经济专属区?”0 q' Z& [# v8 l
  记者:“是领海”。( B: l( C" X% Z. v
  李肇星:“领海有那么大吗?呵呵,相当准确,一会咱们再好好交流,我向你学习下。我再问个问题,有一个海,完全是咱中国的了,没有不同意见,也不会插手,这是哪个海?”
# x9 e6 v* l0 p" N) M3 i4 ~  记者:“渤海”。% w  c4 _* a9 H* u
  李肇星:李肇星见好就收,“我是在海边长大的,对海洋有着深厚的感情。刚才咱们山东的老乡问蓝色经济区,这是新近提出来的,可能我不如你知道的多,不过我当然希望发展健康快速,领航我国的海洋经济。”
! J' q7 y1 I  e, J4 \  太极推手; K4 ]3 f# {* Y, V( H
  记者发难,都被他“外交”了8 O" B1 @- l8 R; E( G  `. ]
  在本报记者刚约出李肇星的时候,本来头几个问题都是“刁难”这位发言人去的,但在李肇星面前,这些问题都被他熟练的外交辞令给化解掉了。
" ?8 k5 F( Z  c- b7 X% H1 I  记者:前天你的发布会结束后,我听到不少记者对你有“意见”。7 f# E6 }' R1 i; D0 L
  李肇星:什么?什么?
& X$ n0 B+ n1 g: d  M  记者:他们都说你太会应付记者了。
0 C& l; e) K( x  李肇星:我没有应付记者,我就是说真话,说真心的话。
0 Q, P& v  ?  X3 R  记者:那你有没有认为有时记者在刁难你?- `) V  `8 z8 z( y8 o. M" B
  李肇星:我从来不认为记者刁难我,各有各的工作职责,记者有提问的权力,怎么回答是发言人的工作。/ n' c, T. |" N8 Z- `8 P7 M" P; I
  记者:但是不少记者把你当成难缠的对手,即便是朋友,那你也不够朋友。& Z, o1 z2 l2 C+ f% f% M
  李肇星:我和记者都是友好交流,说起来都是朋友。
: F6 g9 {% a- ~1 X- [4 [& |  记者:发布会之后,你会不会回过头想,哪些问题回答得好,哪些会不合适?
5 W$ E8 B7 W2 y  李肇星:发布会之后我就不再想,我都是真诚的回答问题,只要是真诚的就不会有什么不合适。
7 ^! g6 V5 ?+ `( x  g  记者:请问你认为,你和赵启正发言人有什么最大的不同?) S9 A) X* J- u: |# G5 e& b
  李肇星:赵启正太出色了,我们是党校的同学,我们两个是好同学好朋友。' [- u7 t* a3 l) g$ D
  记者:性格不同风格也会不同。7 D7 s' ]0 k/ S2 u; z/ o" }
  李肇星:我觉得我们两个的共同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 P& U: E1 E2 y' I7 J  ■ 采访花絮
* m0 Y" K. G% E( J1 B6 b  本要找人解围
3 }; G: j* x7 }3 X7 F5 a- F  对方回应“不上当”
: W: P7 u1 ~0 o' r4 s6 I  在记者提问最集中的时候,山东代表团的代表黄鸣和吴倩恰好经过,和李肇星打招呼。李肇星马上喊“黄鸣,嗨,吴倩,这里有很多记者朋友”,随即转头对记者说,“这两个代表都这么出色,我建议大家赶快采访采访。”话音未落,黄鸣赶快喊道“记者们别上当啊,部长(李肇星之前曾任外交部长)这是在拉我们解围呢。”李肇星听后笑了起来。; r9 i  Y9 J* M# m2 c
  不敢用手机; \; C# n! G+ c7 O' Z  R
  朋友太多了接不过来
* \9 R. A: l5 o$ h! O  y  记者与李肇星交换名片后,见上面只有办公电话,就请他留下手机号,李肇星说,他从来不用手机,因为全球到处都有朋友,太多了,用了手机就接不过来。+ i, @3 @! Y* N/ o
  记者问既然是朋友,那如何能让朋友方便找到你呢?李肇星笑称,可能咱们对朋友的理解不完全一样吧,只要是朋友都会记在心里,但也未必天天通电话才是朋友。$ U6 P% j0 q9 A! b
  方便相互学习
/ ~" a) k% j; n4 b3 B# B  与记者以同学相称
' Q" K/ Z( P5 @& \  在采访临近结束时,李肇星和记者说,咱们还是以同学相称吧,咱们相互学习,这样才符合咱们的关系嘛。
# J0 ?5 C4 g6 c- @& [  听得记者称呼“肇星同学”后,李肇星欣然给记者题字留念,并请记者向山东老乡问好,并祝福山东经济腾飞,老乡们幸福舒心。“刚才你问我最近何时回去,其实我每天都想回去,做梦都想天天回去。”李肇星最后告诉记者,自己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5 I; S& @& u, k/ ~$ J' A( ~* Q
  ■ 记者手记
: |5 r- A$ Z0 z  O/ C) i' C7 y$ v  咱这个老乡,
& i& W# p/ D& D* P  很给力!  v+ c- b+ q4 s: B. z, q# e
  李肇星的能言善辩和随和,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事后想起来,除了这些,李肇星的职业特点也在访谈“过招”的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还不知不觉给记者下了一个很高明的“套”。
2 e! S1 |: j2 d" u; Q$ s  当记者问及这位老乡如何能把多年的数据记得这么准确时,李肇星的反问其实预留了充足的后路。比如他问“你村里、县里、市里有多少人”时,记者无论如何回答,这个老练的老乡都可以随手应付。
6 y8 U1 h) |4 h# |" m7 Q# E  如果记者一一回答这些数字,李肇星完全可以说“对,就是这样,记这些数据,你比我更强呢”;如果记者回答不知道,那可让李肇星抓了个着,可以“正色”教育记者,该如何如何做。
8 a8 v' h( \; y8 b, I4 V  咱这个老乡,很给力。
( v0 _& ^6 T7 q5 Y5 ]8 E: q" z  本版文/图 山东商报-山东新闻网 特派记者 尹启元 陈学超 冀强 孙珂 杨芳! l1 |& F; w& p+ o
(编辑:SN021)
8 `1 Z1 {( z2 C
5 W+ x+ R4 x5 n' u+ D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21 日 18:14 , Processed in 0.0188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