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s. Z% t8 r( G* D, T
$ W; _% D* g2 t+ ~ 中新网梧州3月20日电 (索有为 王宝莲)大量的拦河截坝工程造成珠江流域广西段的水域资源明显衰退。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执法监督管理处处长陈国良20日表示,西江梧州段近年来鱼类的品种越来越少,部分鱼类已经枯竭,某些鱼类的捕捞量不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半,大量的拦河截坝工程是造成该现状的关键因素之一。" j; _. h" ~0 J6 j+ f& o( J* x# T
在珠江禁渔即将正式启动之际,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珠江禁渔巡航宣传队20日到达广西梧州,沿西江梧州段考察珠江水域资源情况。
% y3 M' M5 T4 L4 a5 @ 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西江梧州市长洲大坝下游至广东封开交界江段,该江段也是中华鲟、花鳗鲡、鲥鱼、长臀鮠等国家重点保护或濒危珍稀鱼类生长活动和产卵场所,也是珠江水系鳡鱼最大产卵场所。0 ? V, L# T. r' n- M6 l
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渔业执法监督管理处处长陈国良介绍,广西全省建有好几百座大坝,广西目前已经几乎没有自然流态的河流。拦河截坝工程的大量修建,对江河的生态系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鱼类有洄游的习性,在产卵期洄游时,大量的鱼被大坝拦住去路,游不过去而撞死在大坝前。“每年的产卵高峰期,就会看到大批大批的鱼死去,这种情况实在让人痛心。”
0 `% X1 }! p% ~8 K 陈国良说,在长州大坝修建时渔政部门曾参与设计,修建了过鱼通道,遗憾的是此举成效不大。“拦河截坝工程对发展地方经济和防洪抗洪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不可忽视。我们正在努力寻找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结合点,先破坏后治理的路子确实不能走,但有些时候实在很难兼顾。”
; C9 Y3 Y* Q) X1 o( J4 q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院李新辉介绍,渔业生产效益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产卵场遭到破坏。“从卵发育成小鱼,起码需要400公里的流态河流,大量的拦河截坝工程阻断了河流的自然流动,导致活水变‘死水’,即使卵产出来了,也无法成功繁衍。”
0 |$ T7 t/ Z. s [ F, e 记者在采访广西桂平市石咀河面运输社渔民时了解到,长州大坝建成后,桂平市渔民捕鱼量大概减少了一半。“大坝把河流拦住了,广东的鱼根本过不来。像红眼鲮、卷口鱼这些种类,现在能捕到的量不足以前的一成。”打渔三十五年的麦贵财说。
9 ]; z! w- s, M5 i- V% f% Y0 M 另外,近年来内陆渔船增速过快也是加剧珠江水域资源衰退的因素之一。陈国良介绍,1985年时,广西只有630多艘渔船,到了2009年,增加到一万六千多艘。同时非法捕捞,特别是电毒炸鱼和不良渔具,尤其是电鱼等因素,大大增加了捕捞强度。陈国良表示,渔政部门将加大对渔具、捕鱼方式的管理,借着珠江禁渔的契机,建设可持续的渔业资源发展方式。3 i8 ?' j' S7 G+ J. L0 u6 I
1 ?0 Y7 \* b/ S4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