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 a- ? K6 R% u7 J0 u0 W P
5 V; i% g, g5 H% @) V$ O5 ] 本报讯 昨日,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召开廉政工作会议。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通报了“郭美美事件”的有关情况,要求各地加强规范化管理,维护红十字会的声誉和形象。
- X) d6 e3 [! S+ ?; H' X2 G% B& A 酝酿成立社会监委会0 Y! k, h; j! A8 C
前日,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红十字会总会今年酝酿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将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这是红十字会近期酝酿的又一个制度性监管举措。
$ @. S! l0 e% J4 U0 A0 N* r 两年前,中国红十字会主管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设立监察办公室,对红基会所有公益项目进行跟踪监督。公开邀请学界、媒体、法律、NGO中的知名人士任委员,并招聘民间人士作为监督巡视员参与巡查。两年来,巡查中曾发现和纠正项目资金挪用等问题。8 i4 E* r) E6 T# W: N& a' k
商红会十年未接受审计
- ~( P0 k9 Y6 h* i) N1 _ |! ^ 同时,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会长王树培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称,商业系统红十字会成立10年来没有接受过审计,并表示商红会无法控制、监督与其合作的商业机构。
. Q: z0 q, P' j3 M, {2 {2 q 王树培说,目前深陷质疑的“博爱小站进社区”项目是由红十字总会主办,商红会协办,中红博爱承办,三方签订合作协议。中红博爱迄今仅给商红会捐过5万元用于活动经费。+ @: i4 }" F* E* j5 }+ R% b/ G" n6 [
王树培还称,由于商红会不掌握项目财务情况,对参与慈善项目的商业机构是否利用慈善之名谋取暴利无法监管。3 z; ]1 O/ ^5 X/ w% q! n j
“我们觉得应有人来审计我们,但从没人来审计。”王树培最后说,商红会是红十字总会的分会,需接受后者的指导和审计,但商红会成立10年来没接受过审计。5 M$ U: n0 u2 l9 m" d
前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邀请了审计署的6名工作人员开始审计商红会的项目。
( R/ ^5 Y* n/ U2 J& d ■ 营销案例* s+ k3 a/ F" g; b2 p
中国儿基会
. g( F5 n4 F9 U+ B F 儿童保险基金/ v+ Y: f) x" o6 R% y
该基金委托北京明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民政部、卫生部和保监会专业指导下,经公开招标,联合多家保险公司,确定了公益性的、价格特别优惠的少年儿童重大疾病公益保险产品,用以向孤儿和贫困儿童群体进行捐助。基金的财务由全球知名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X" l4 T6 H: p$ |4 \
■ 焦点
/ g: ?; x+ B' M# ` “郭美美事件”搅动的不仅仅是中国红十字会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公益和商业两个性质和功能天然不同的名词刺激着公众的眼球,也让所有公益组织在谈及商业合作时噤若寒蝉。公益组织是否可以和企业进行商业合作?合作过程中如何监控项目不被企业绑架,以公益之名,实则获取暴利?就公众关心的多个公益组织和企业合作公益项目的疑问,本报邀请公益组织负责人、学者、民间代表,共同讨论。! c4 C' J0 m: B, J5 i
1 公益组织是否能与商企合作?# i# h6 r- ^/ \
企业和红会的合作太特殊: c) i0 i0 R! q) n
(梁):公益组织和商企合作,主要就是为了解决造血和项目推广的资金问题。
5 \+ f: e. b+ N- n3 f9 V! m2 F 企业和红会的合作太特殊,我把它叫做企业跟慈善公权力的合作。为什么企业愿意投这么多钱和红会合作?很简单,红会相当于慈善领域的央企、公权力,和红会合作的话,企业可整合很多资源,拿到一些优惠政策。我觉得是一种畸形的合作。. U0 x! f. R- i% E) L( X
对于目前生存一直陷于困境的民间NGO组织,他们是跟企业或企业家结合得很紧密,但更多的是得到直接资助,涉及公益营销方面的很少。我认为,NGO真正的发展方向是,在做公益的同时,学会商业操作手法,通过自主经营的方式创造盈利,滚动回公益中。" A* N( J4 y% I& J
合作能使资金得到增值
4 ?8 M+ H. A f# K4 K3 x (徐):当然可进行商业合作。公益组织和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能使资金得到增值。而现实情况是,因担心投资风险,很多公益组织的资金只存银行,很多基金会的收益都是零。对资产管理,国际上流行两条原则,一是审慎的原则,不要冒大风险;二是关注的原则,在资金打理上,不要只把它存银行。7 ]9 U& W; X. o6 x2 i
我国允许公益组织在遵循合法、安全、有效原则下,让资金得到增值。虽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一般不提倡公益组织自主经营企业。
; l n( q% U3 J: f) |8 j n2 M 2 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能否动善款?9 W7 N' \* E$ I* c
善款绝对不能进行商业运作9 I) _0 w! T: N, S9 d$ R7 ^5 L0 H) o
(梁):善款是绝对不能进行商业运作的,这是个雷区。善款须进入募捐账号,以什么名目来募捐,这钱必须全用于公益项目本身,以保障钱的安全性和纯洁性。至于公益组织和企业合作后用于商业运作的启动资金,肯定由愿意做公益的企业来出。 v H! t. q' l8 N. u1 B
捐赠资金用于投资需谨慎. d* o$ h# R% h! p, o
(邓):公益组织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在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下,利用非特定捐赠资金开展保值增值活动。与企业合作开展经营活动,善款的使用须尊重捐赠人意愿,但有时资金拨付有时间差,公益组织也会将少量特定捐赠金用于投资运营。公益组织要特别谨慎,注意风险控制。重大决策须经理事会同意。
% f5 j4 O" F3 S X9 m “博爱服务站”设计非常好
) j5 r7 X' p, }. Y4 a. g" g (徐):如果是为自身增值,使用捐款投资是可以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博爱服务站”项目,是非常好的设计,可让1.5亿人受益,红十字会不用拿捐款,通过商业化手段来运作项目,参与的商业机构有利润回报,这是很好的创新社会企业项目。
% F P/ l, k3 o4 \3 `) | 3 公益项目引入商业运作可否盈利?
( @! n$ X7 l" e 不能为做公益而陷入困境
2 ?$ _! y3 M5 W- v" b C (梁):公众应对公益项目引入商业运作模式而获得利润给予宽容看待,不能为做公益慈善陷入经济困难的境地成为社会负担。
/ j; b& N0 g. U3 @+ n5 p 运作带公益性的项目,如果有获利的话,怎么分是合约的问题。但公益组织须将利润用于自身公益项目投入,不能挪作他用。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造血行为。 C6 V9 k, ~0 j
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盈利
* W9 o7 _( l$ j: K, t( Z4 f7 ?4 W (邓):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开展商业项目,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盈利。但合作开展公益项目,公益组织本身绝不可以进行利润分配,但根据情况也可有盈余。
* V; f, }: i3 u: [3 V4 w1 X, x3 f- a 例如,著名的小额信贷扶贫模式,公益组织也可以有适当盈余。而企业可以从中获得盈利,否则,如果企业不是基于社会责任,很难有持久的动力开展合作。0 E# S. W: z( T! Z' [
4 如何监管与商企合作的公益项目?- l. P* f3 F( q# Q7 a
对公益组织监管存空白! J3 c2 H5 T" T% H5 N- u% E* m
(梁):一个引入商企合作的公益项目是否真做公益,判断标准要看它的社会价值是不是大于其商业价值;盈利部分是被个人分掉了,还是继续用于公益平台的发展壮大。作为公益机构要非常小心,其中很容易出问题,如怎么去监管企业行为,包括财务状况、盈利程度等?
6 F: I( w8 M" _' B! D& P; Q, ` 目前我国对于公益组织监管的法律法规还是空白。公益组织须首先自律,内部要有一套财务监管和项目流程的制度。9 z2 U3 F. g* _; F) H2 z9 K( e
另外就是他律,接受捐款人、公众的监管,财务制度、捐款流向,必须要公开,便于公众随时咨询、查询,要经得起监督。同时应引入审计机构。目前,国家审计部门只对财政部拨款的部分进行审计,捐款部分不参与审计,除非自己掏钱请会计师事务所,而费用并不低。' `; _5 f0 u+ ]# e$ R9 K* a
因此,现在他律都由网友代劳了。但网民是非理性的。这次红会的事件虽是个打击,但也是刺激公益组织提高自律的契机。国家应考虑对已注册的公益组织提供免费审计。3 {5 W3 r1 j8 \- C/ P0 R9 _7 b( A
公益组织切忌只出借名义
- i2 G, D" a2 K7 y5 r# t2 ] (邓):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在目前社会环境下,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在合作过程中,切忌只出借名义,而放任不管。/ j0 ~- ?- h3 j2 ^, }. g
在公益组织与企业合作模式中,有一种是完全被企业所主导,特别是具有垄断资格的公益组织仅是“出借”公益组织的名义,完全由企业实施所谓公益项目。有的是由于公益组织没能力;但有的情况下,企业利用公益组织的品牌和社会对公益组织的信任,牟取暴利,甚至欺骗被服务对象。这种合作,公益组织完全有责任加强监管,比如日常的监测与评估、考察,对社会的信息披露等。如没有能力监管,公益组织很容易失控。我建议,公益组织在现阶段最好不开展这类形式的合作。
) m; [+ N4 \6 |" l2 @ 公益组织须有叫停项目权4 g/ G4 m! ^6 h3 Y, n" h
(徐):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正因为有风险,所以在签合同时,要有详细规定,必须要说的是,公益组织一定要有叫停项目的权力。
b4 w0 x( \$ E' V* K* e& w7 i1 A3 q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底东娜 王卡拉
0 V* H! Z' f" |4 ?8 D.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_" p1 |# `4 O& [' g
0 Y }* v9 r9 U: i: r0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