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X7 N" f% g8 K: ~. w+ H5 i
% V8 K4 V0 R9 @ v# R
6 v3 ?" O5 x, L% I 7月16日,小朋友在布满浒苔的青岛海滨浴场戏水。连日来,大面积浒苔出现在山东青岛,当地海滨浴场的游客只好与浒苔为伴。 新华社发(黄杰显 摄)9 q0 C" _% C# {
* r/ G) h1 q9 R4 b/ _; d
7月16日,游客在布满浒苔的青岛海滨浴场游玩。连日来,大面积浒苔出现在山东青岛,当地海滨浴场的游客只好与浒苔为伴。 新华社发(黄杰显 摄)# g$ }1 _8 J9 p3 m ^
. K/ k5 J' y- e7 M A) {
7月11日,青岛第三海水浴场工作人员在沙滩上清理浒苔。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 m$ X T7 o5 _% z6 y
(新华调查)海边“绿潮”疑云——专家解析青岛浒苔缘何连续五年来袭; N, W( ^' J Q& ^( D# x
新华网青岛7月21日电(记者 张旭东)金黄的沙滩边“绿潮”涌动,这既令人惊讶更令人困惑。大规模的浒苔暴发会对百姓生活和自然生态有何影响?. U- q7 |4 y9 u' s& V4 R! c: M
近日,黄海浒苔绿潮在日照至青岛沿海登陆,部分海水浴场岸边被装扮上绿色“裙边”,这是浒苔绿潮连续第五年到访山东沿海。沿海居民似乎对“老朋友”已习以为常,而且一些企业开始利用浒苔加工饲料和肥料。4 |- d- U; U* i
但记者采访了解到,对于连续五年出现的海洋生态灾害形成原因仍无定论,浒苔暴发机制研究尚不完备,未来浒苔暴发规模和对沿岸影响均是未知数,绿潮对山东沿海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的隐忧尚存。
5 h8 i) r h$ _; X! U 浒苔令游客缩短旅游时间
0 e3 Z7 o z) u' {. @ 来自河北省邯郸市8岁的李力,清晨在青岛第三海水浴场上奔跑,享受暑期快乐。看到浴场清洁工正用铁锨收集清理岸边的“绿草”,他好奇地跑过去问:“叔叔,这是什么呀?”一位清洁工告诉他,这是浒苔,从2007年开始,年年这个时候都会漂到青岛岸边来。
. J. D4 d& H2 @0 }: Q' x 李力对记者说:“这样绿油油的‘草’挺好玩的,光脚跑在上面特别软。”但旁边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杨女士则表示,岸边被晒过的浒苔散发出一股呛鼻的恶臭,影响游览的心情,她和家人已准备缩短在青岛的旅游时间。
: O3 U" P7 ?3 y/ X 除第六海水浴场外,青岛第一、第三海水浴场,八大峡、五四广场附近海域和石老人海水浴场近日均有浒苔登陆。记者在青岛栈桥沿岸看到,一条长三四百米、宽五六米的绿色“地毯”随着海浪在水中摇晃,水中游泳的游客仍然不少,有些游泳者从水中蹿出来时泳帽上便会顶出一些浒苔。
; I7 z1 A, J! e! y2 _7 B) s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今年5月下旬在江苏盐城外海首次监测到绿潮,当时覆盖面积为6.8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为340平方公里。随后,浒苔绿潮面积和分布面积不断扩大,并随海流和风向向偏北方向漂移。7月初,浒苔绿潮开始影响山东近岸海域。2 J; i1 r+ F3 i. I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绿潮预警信息显示,18日日照至青岛沿海以东有大面积浒苔漂浮,覆盖面积约312平方公里,分布面积约9387平方公里。记者在浒苔分布示意图上看到,浒苔绿潮犹如一只章鱼,一个支爪伸进了胶州湾,主体部分向北伸向烟台海域。6 ?, [" l4 c9 x1 d$ Z8 ^: A2 Z
形成原因尚无定论但肯定与人类过度经济行为有关
# N, i% Y2 ]3 y6 f* d* x2 D 虽然浒苔已连续第五年现身黄海,沿海居民对浒苔的外表和气味都极为熟悉,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逄少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对于漂浮浒苔原初形成地点和成因仍没有最终明确的结论。* M8 q# [0 a) |8 H
逄少军介绍,现在科研人员对原初漂浮浒苔生物量形成的地点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一是来自江苏沿海潮间带的条斑紫菜养殖区,海水中浒苔的微观繁殖体附着在紫菜苗网上,随着春天高水温、长光照的到来,浒苔也和紫菜一起生长,并部分脱落到海水中,在风和海流作用下向北漂向山东沿海;二是江苏近海海底定生的浒苔藻床以及海水中漂浮浒苔的早期生命形式,在合适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快速实现生长和漂浮。
, M$ X0 f, |! c* y% V. Q 此外,科研人员认为,浒苔可能来自江苏沿海滩涂为数众多的水产动物养殖池,由于水产养殖需要大量有机、无机肥肥水,水中营养盐成分大幅度提高,养殖池水浅,光照好,白天水温较高,产生了非常适宜浒苔生长的特殊生态环境,导致浒苔大量增生,并在池水交换中进入潮间带漂浮起来。3 c- n2 |& `; k' q' r3 d- Z$ N+ ?
“无论是哪种形成原因,浒苔绿潮的出现都与人类过度经济行为活动中向海水中排放大量氮、磷有关,尤其是氨氮的过量排放。因为浒苔暴发需要三个条件,即丰富的氮、磷,尤其是氨氮,浒苔物种的存在和合适的水温及光照。”逄少军说,“海水中营养盐成分过高,大自然就需要平衡,大量漂浮浒苔的出现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浒苔吸收掉了海水中过量的氮、磷。”3 |. w! d0 z' z$ s n7 z
记者了解到,目前虽然浒苔形成原因不明,但可以确定的是浒苔在江苏沿海形成后,随风和海流漂向山东沿海。漂浮过程中由于气象变化,如强光照使漂浮浒苔表层出现高温、降雨导致的淡水注入以及海浪都会使浒苔断裂,而浒苔具有极强的营养增值能力,断裂浒苔继续生长,导致浒苔在漂浮过程中规模不断扩大,呈现指数生长的特点。) O2 J% V& n) E [- z; Z% s7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刘峰告诉记者,他所做的一项试验表明,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均属于同一物种,其形态和特定基因序列高度一致,这说明黄海大规模漂浮的浒苔要么是来自江苏沿海的同一生态位,要么具有独特的生长优势,能在与其他石莼属藻类的竞争中胜出,或者二者兼具。$ y. _# T( c& w* A7 F
回收利用与源头研究需双管齐下
( T( ]+ f' u) t) \- P0 t 自浒苔进入青岛海域后,青岛市按照属地化管理,各区、市对辖区近岸海域出现的浒苔开展应急处置。清洁工、青年志愿者、公安民警和市民等都投入到沿海一线的打“浒”战中,青岛市黄岛区近日已打捞浒苔100余吨,各大海水浴场基本每天清理一次登陆的浒苔,浒苔装车后被运往指定地点进行脱水打包。( j8 A( A9 z* x' ~6 z0 m
逄少军表示,浒苔绿潮连年暴发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因此浒苔打捞应尽可能在海上完成,这样打捞出的浒苔没有沙子,方便后续加工利用。“浒苔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营养盐,因此浒苔可用来作液体肥,用来给瓜果和蔬菜等施肥;浒苔晒干磨成粉以后也可以作动物饲料,如喂养海参和对虾等都没有问题。”他说。
( F+ ^' n5 {/ t+ | “现在加工利用浒苔的技术很成熟,但目前国内加工利用浒苔的企业还很少。这需要政府在其中起引导作用,例如帮助企业在海上打捞浒苔或给予补贴,提高公众打捞浒苔的积极性,将海洋绿潮灾害的产物变废为宝。”逄少军说。' ?# {5 A; r/ Q& V" h& e/ }; }+ l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相关专家指出,除回收利用的研究外,还应加大对浒苔形成原因和暴发机制的研究。现在对浒苔的规模和漂移轨迹只能大概估计,并不能准确预计,如果未来浒苔大规模暴发并大量向岸边登陆,其对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的影响不可预见。
- m" y% `/ O$ N( [+ U% u- V; U [' o “此外,浒苔规模与其对沿岸的影响没有必然联系,例如2008年浒苔最大分布面积只有约2万平方公里,比2009年和2010年都小,但当年盛行的东南风和海流却使大量浒苔登陆,因此对沿岸冲击反而较大。”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一位预报员指出,“因此,需要加强对浒苔暴发机制、分布密度和漂移路径的研究,以便在浒苔暴发前掌握其对沿岸生产生活的影响,部署防灾抗灾措施。”
k( L. e- l$ M 逄少军、刘峰等科研人员表示,希望国家、地方持续地对浒苔成因、防治以及利用给予支持,对漂浮浒苔原初形成地点、形成原因和暴发机制等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以便对这一海洋生态灾害有全面的认识。4 A8 Q8 O5 K% p1 p$ I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k2 E+ \: j9 N9 z) Y
' w4 V/ A, i: R% _& c) Z4 u"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