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K, W' \* r4 ~1 q6 n, V9 g ^
1 u5 F9 Q' [5 n; m, o1 s . w. p; @) h" r+ x+ t$ ]
故宫博物院称受损瓷盘是“哥窑盘” 故宫博物院官网截图 S* J' [0 y6 C N
$ }% c0 w% y" p在朝天宫展出的故宫受损瓷盘“兄弟”被标注为“官窑盘”. W1 N" n8 ^- x1 {% E# G! ~
- C/ q( J" z) ] H7 ^
在朝天宫展出的还有其他地方出土的“哥窑盘”快报记者 路军 摄
) J; ?$ g2 {5 ^3 }: e# f5 ] 昨天,快报报道了南京也有“哥窑盘”,和故宫博物院损坏的那一件都来自明代汪兴祖墓,当时出土的时候,11个盘子叠放在一起,完好无损。+ ?/ a5 t" a( l/ U/ u) B$ P j7 n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媒体称,南京专家给故宫“挑刺”,称故宫博物院损坏的是官窑盘而不是哥窑盘。在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玉堂佳器展厅内,说明也是南宋官窑盘。都是同一座古墓内出土的“亲兄弟”,为何故宫博物院叫它“哥窑葵瓣口折腰盘”,而南京市博物馆却标注“官窑盘”?% j7 q) G J5 w) j6 v
这让一个存疑近千年的谜,又被提到了台面上。本来,南宋时期的窑口官哥不分,是学术界内部之间的争论,现在一下被大众化了。那这个古盘究竟姓“哥”还是姓“官”,收藏专家马未都说,说不清;鉴定专家说,都对!这是怎么回事呢?
1 g1 {; V: _- y8 v7 o 姓“哥”姓“官”如何辨别
0 y& h Z# |1 X: i1 d, U% O* P 通常有啥识别密码?
/ V1 F5 C+ }0 u: k- }8 d! L! l3 @6 I: w 学术界辨别官窑还是哥窑有两点共识:
. g: W9 X6 |; j. v+ T 1.哥窑有乳黄色“金丝铁线”,官窑的纹线是黑色的。$ D: h+ k F( ?; g: q) x
2.哥窑的开片小,官窑的开片相对较大。
& z# S) n6 {% S# V3 B- N) v# A 这次鉴定为何失灵?3 l* @9 H* w5 I2 I- F
专家表示,拿朝天宫正在展出的瓷盘来说,这个盘子,“铁线”是黑色的而不是乳黄色的,从这个角度判断,应该是官窑盘;但是,如果从开片的大小来看,它的开片又过于紧密,不是大开片,是哥窑的特点。“因此,叫它官窑或者哥窑盘都对,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
) }# `) i5 o9 Y6 u; y- f* Y( Y 对此,瓷器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叶佩兰昨日表示,目前,故宫受损文物属于宋代还是元代,在业内还存有争议。汪兴祖墓出土的瓷盘究竟是官窑的还是哥窑的,这涉及到一个近千年的瓷器之谜。宋代有官、哥、定、汝、钧5大窑,但哥窑是一个谜,这也是科学家们试图揭开的谜。6 }5 T" ~& b0 C( b
相关链接$ L' t% I- s# x1 m* O
考古简报显示,出土11件瓷盘
4 X& U* a+ a0 ^, y 昨天,有媒体说,故宫犯了低级错误,1970年,从汪兴祖墓出土的是12件瓷盘,不是11件。连当年出土文物的件数故宫都给弄错了?记者查阅了当年的考古简报。在一份当年考古者李蔚然发表的《南京明汪兴祖墓清理简报》上,详细记录了当年的考古情况。里面说道,一共出土随葬器物74件,分陶器、瓷器、玉带饰、金银器、铜饰、铁武器和石墓志。其中陶器2件,一件是残缺的缸,内壁模印圆圈纹;一件是瓶,赭色,直口卷沿,小平底,形如橄榄。7 c8 e5 p9 r) G8 ]
瓷器12件,盘11件。当时11件盘子位于石门前部,出土时有的叠压在一起,均为哥窑制品,可分大中小三类。葵瓣口,青灰色釉,开片。大盘圈足露出紫酱色胎骨,中、小盘底留有支烧痕迹。大盘3件,口径16.1-16.4,高2.9-3.1厘米;中盘1件,口径15.3,高2.8厘米;小盘7件,口径13.5-14,高2.2-2.7厘米。另外一件瓷器是青花高足碗。当时,这个碗和瓷盘放置在一起,白地青花,碗之口沿绘卷草纹,内壁及底面刻龙纹暗花和折枝菊花,外表绘云龙纹。/ C+ s9 q" X5 ]4 D) v
朝天宫为何给瓷盘改“姓”?
1 F& t9 Y+ \3 a/ O E2 u' V 采用了权威专家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官窑”观点/ R3 j# r/ N* |5 p" x- e! L
既然当年亲手清理出这11件盘子的人都说是哥窑,那么朝天宫展厅内为什么说是官窑呢?难道当时的考古简报有误?
1 Q4 N L6 H3 ~* t& w! n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考古人员说,古墓中出土的文物,在写考古简报时会写是哪里出土的,什么墓葬,而不会对文物下结论。“古墓中的文物,一般是同时期的,或者年代更久远的。这些盘子比汪兴祖生活的年代更久远,很可能和汪兴祖个人有关系。汪兴祖或许是个收藏爱好者,收藏了古董。”那么这些出土文物谁来判别它们的年代、形制,解决它叫什么的问题呢?考古简报也是很严谨的学术报告,怕引起同行的笑话,一般都会请权威专家来鉴定,鉴定之后,尊崇大家的意见,给出一个名字。
- F; I% g! n! g: K2 d# o5 B9 [) C d 不过,一些文物本身就是学术问题,会揭开一些谜团,要慢慢地修正。1970年出土的这11件盘子,到了上世纪90年代,遇到了命名的问题。在当时的一个学术会上,专家们看了朝天宫的这件盘子,一些上海的专家认为是官窑盘,不是哥窑盘;其中一位上海博物馆的权威专家也确定这是官窑盘,不是哥窑盘。从那时候起,朝天宫这些自汪兴祖墓出土的盘子,从哥窑盘变成了官窑盘。
: Z$ N9 X, d0 Q& z6 N6 J “我发掘的就是哥窑盘”
5 K) g" L' P- ?7 i O) ` 不过,考古专家季士家却有不同看法,他说,这就是哥窑盘,不是官窑盘,不会有错的。
8 y! ]7 k% v# Z3 q& k8 ^" ^ 1970年,季士家和另一位专家李蔚然一起对中央门外张家洼的明代开国功臣王兴祖墓进行了考古。季士家清楚地记得,当时一共出土了11件盘子,这些盘子摞在一起。虽然在古墓内已经沉睡了600多年,但出土的时候,它们看上去非常完好。清洗过后,盘子上的釉一下吸引了大家,那个釉色很厚重,青青的,感觉像刚从窑口里取出来的一样。2 h1 H( ^* p1 s2 {
“那个古墓没有被盗过,因此淤泥不是很多。当时11个盘子一出土,大家都觉得惊艳。”季士家说,包括被故宫调拨过去的两件瓷盘,都是哥窑的。“我们都认识,就是哥窑的,不是官窑。”
$ J# r* z; z; ^! V/ a1 | 而在当年的考古简报上也写着,当时出土的11件盘子都是哥窑制品。它们分为大中小三类。葵瓣口,青灰色釉,开片。大盘圈足露出紫酱色胎骨,中小盘底部留有支烧痕迹。这份考古简报正是当时的另外一个考古人员李蔚然写的。也就是说,李蔚然也认定,这11件盘子就是哥窑盘。
) W5 i: T2 T) G3 o# s2 D “要我说这就是官窑盘”% M \. o5 S4 V2 R @3 o S/ S! o
听说南京也有这样的盘子,昨天,很多市民跑去朝天宫一看究竟。; c) w! V: W/ Z+ }; C
展厅正中,一个看上去很高贵的盘子静静地放着。细细看去,中间还有微微黄色。这个盘子就是汪兴祖墓出土的,和故宫损坏的盘子是“兄弟”,它们出自同一座古墓。“因为故宫的事情,我们也被火了一把,今天来参观的人多多了。”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说。! Q/ U5 o3 ]2 r. k
细细看去,这个盘子正面和背面都有一根根的线,在盘子的底部还有毛笔黑字写的编号。虽然和故宫损坏的盘子是“兄弟”,但这里的文物说明写的是:南宋官窑盘。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瓷杂部经理杨帆走过去,细细地看,打量了一遍又一遍。“要我说,这就是南宋官窑盘。”“你看这个盘子的口沿,开片挺大的,里面的线不是乳黄色的。”杨帆说,这个盘子看上去很高雅,感觉它就是出身宫廷的。它还给人有一种朦胧感,即便是后世想仿制,也无法仿出这个味道来。这种朦胧的感觉,即便是现在也没办法克隆,因为这种釉是不透明的釉,很可能是皇家独有的。$ x4 n" ]( r! s8 W. T& |/ ]) n( f
记者发现,在“官窑盘”旁边,还一左一右有两个盘子,它们来自不同的古墓,也是宋代不同窑口的。其中,“官窑盘”的右边,是一个有密密麻麻冰裂纹的哥窑盘,看上去油光滑亮。“这个一看就是哥窑盘,清朝雍正康熙年间就被大量仿制,而且仿制得很像,根本认不出真假。”杨帆说。
% C$ Q/ v3 M8 Z2 a3 \ “叫它官窑哥窑都可以”
! V( ]5 }+ N1 s' y9 I' t 南京博物院的一位瓷器鉴定专家曾经非常近距离看了在朝天宫的“官窑盘”,对于它们究竟是官窑还是哥窑,这位专家也说:都对,如果认为是哥窑盘就是哥窑,如果认定它是官窑盘也可以。. Y% O6 P; l+ \
为什么?关于官窑就有多个概念。提到官窑,大家就会联想到明清时景德镇的那些御用窑口,那些窑都是专门为官府、宫廷烧制瓷器的。实际上,在宋朝时期,官窑是古代窑口的一个品种,和哥窑并列的一种。最早北宋的官窑在开封,至今为止只看到器物,而没有找到古窑址,因为古窑址在开封古城11米的地底下。“现在,连哪件是北宋官窑瓷都搞不清楚。”
1 |: H1 ]4 y5 u( \5 t `5 c 到了南宋时期,哥窑和官窑出现了“官哥”不分的情况。这些年,陆续发现了官窑的古窑址,揭开了官窑的烧造工艺,但是,哥窑的古窑址一直没有找到,甚至有专家怀疑,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哥窑?有没有哥窑烧制的器物?3 s1 P2 _- j# j6 c
在学术界如果辨别官窑还是哥窑,有两点共识:那就是,哥窑有“金丝铁线”,哥窑的开片小。无论是哥窑还是官窑,器物的正面和背面都有一条条的线,这些线有黄有黑。如果是乳黄色,那么被称作“金丝铁线”,哥窑才有,而官窑的线是黑色的。另外,哥窑的开片小,而官窑的开片很大。“官窑是大开片,这个开片往往有巴掌大,或者半个巴掌、四分之一个巴掌大小。”: S" Z; c5 O! F5 d% a
“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
6 y. m/ k, H& R; H) ~* i. { 既然识别官窑和哥窑有秘诀,那么汪兴祖墓出土的瓷盘为何既可以叫官窑盘,又可以叫哥窑盘呢?南博专家说,现在确实没有办法给它们下定论,因为这几件瓷盘长相太“奇特”。就拿朝天宫正在展出的瓷盘来说,这个盘子,“铁线”是黑色的而不是乳黄色的,从这个角度判断,应该是官窑盘;但是,如果从开片的大小来看,它的开片又过于紧密,不是大开片,是哥窑的特点。“因此,叫它官窑或者哥窑盘都对,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5 D6 `3 E' v- O M$ N
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对于哥窑还是官窑,也摇头。“自古南宋的窑口,就官哥不分,古代人都区分不了,现代人又如何区分。而且,这是一个学术界内部的争论,没有必要大众化,说不清的。”% Y5 Q9 X9 }2 s. H' O N2 _+ z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7 m0 e. u* V- U% p8 N- H7 C
7 Z, |3 W# t, W& A: d. }&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