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可否认,纸质书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更胜于电子书,根深蒂固的用户习惯是电子书需要克服的第一道屏障。此外,电子书及其内容亦被形容为速食式的文化消耗品,深度阅读体验是电子书难以逾越的。 1 N, n7 q, ?% X7 j8 L3 @
, X; B2 Z5 c$ J+ M: B& c【IT商业新闻网讯】(记者 汪洋)当人们还在追求纸质书里散发出的浓浓油墨香、随意的翻着每页纸张时,电子书已悄然进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马路上,地铁里,公交车上......手持电子设备的身影随处可见。9 @" t, d2 t; \/ O% O P7 D
“有人问纸质书会消失吗?长期来说这是必然的。”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微博中的一句话引发各界的热议,包括传统出版商、电子书厂商以及最广大的用户。
* ^; ]) O3 n' G+ @( y2 L李开复表示,全面进入电子书时代需要一个过程,随着硬件价格逐渐下降以及版权保护、电子出版生态链俱全等各方面的成熟,出版社书店终将面临大批倒闭。# \6 s# S3 ]% K8 O. n0 W3 ~
盛大文学华文天下在微博中直斥李开复错了,言辞犀利地反驳道:“纸质图书不会消失,从印刷书和造纸术出现后,中国人就习惯了纸质图书的喜欢,一个民族习惯决定了产业存在的必要性。电子书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却不是取代,也无法取代。”
: I& P+ [7 h5 n% t. R7 ]" x中华书局副编审李忠良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纸质书不会消亡。因为好的纸质书,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而电子书还达不到这个标准。, N. e' v; H$ I4 u+ `
自此,纸质书PK电子书,一场激辩正式开始。
% T, E/ [+ H' N4 i李开复“无纸论”受质疑 纸质书决战电子书 电子书:盛行是趋势使然
; Z% \0 d5 a, y# D0 P记者了解到,电子书受追捧并非没道理,相比传统的价格较昂贵的纸质书籍,它更加方便携带,且在当今网络资源如此发达的环境下,成本更低、资源更丰富、获得渠道更便捷。
/ ]9 \* d( ]5 v# N, B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源部总经理陈少强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电子书取代纸质书,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a7 A: b! l, w
业内分析认为,随着电子书的进步,电子书阅读会越来越方便,解决盗版、版权等问题后,足可预见,电子书的顺势发展会让纸质书的市场份额会大幅下滑。" r6 \& T! B+ ^0 X/ P' p4 m& c4 G
纸质书:深度阅读无可替代! D L7 j' Q* ~* v7 ]1 j( q
读者刘玲(化名)告诉记者,纸质书不会消亡,仍有存在的价值。她表示,看纸质书才有感觉,喜欢书卷里散发出的油墨香,习惯了书被拿在手里的厚重感。
7 w8 m5 K4 J2 Z, Y! b记者从一项名为“你觉得纸体书会死吗?”的微调查中了解到,相当一部人认为纸质书不会被取代。至记者截稿时,共有4843人参与了此次调查,其中64%的读者认为电子阅读永远不能替代书香。而31%的读者认为,纸质书死不了,但会萎缩。
2 _ G \& E* {) T2 M4 q业内分析认为,电子书取代纸质书,图书馆何在?学生可以在电子书上做习题吗?电子书欲实现全面覆盖的可能性很低。
2 j" m9 }/ y2 f8 Y. g不可否认,纸质书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更胜于电子书,根深蒂固的用户习惯是电子书需要克服的第一道屏障。此外,电子书及其内容亦被形容为速食式的文化消耗品,深度阅读体验是电子书难以逾越的。6 _' M8 o1 Z" Y) ]; z& t
业内人士任彦龙告诉IT商业新闻网,电子书市场空间很大,但没有纸质书的用户基础群。纸质书仍有生存空间,电子书更侧重于小说等阅读类书籍,而生活中占很大比例的应用类以及工具书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7 n. m) j; }5 r$ t4 r! f% J/ p
李忠良亦对商业新闻网说,在内容上,速读时代,部分心灵鸡汤类的、励志类的纸质书市场会渐次地被电子书市场取代,但这批读者不能算真正的读者或真正的读书人。
. d$ Q$ K5 r3 _ l+ C李忠良表示,经典类纸质图书还会大有市场。首先,这类书的价值,是由作者和专业的出版人共同完成的(专业的优秀出版人会提升图书的含金量),其可靠性和使用价值远远超过电子书。其次,电子书的形式相对很单一,而图书作为一种实物,它的封面设计、版式设计、用纸、以及在印刷技术上的使用,都无疑使图书本身,更能完美地体现出一种整体的美感,读者更容易感知。电子书目前在形式上达不到,以后也无法超越。) d2 k- ]2 S R3 g
事实上,读者不同,需求亦不同,纸质书和电子书只是以两种不同形式呈现出来,并非你死我活的敌人,真正受影响的是出版商,毕竟以前可以通过纸质书实现的版权现在被电子书剥夺了一部分。
1 ^1 P6 k' V. o L$ U+ A2 e! {据悉,亚马逊认为,在图书领域,只有两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作者和读者,其它一切都可有可无。且他们已经行动起来,开始和作者直接签约,准备向他们开放部分后台的数据,这一行为无疑让出版社陷入四面楚歌。
. P/ H( P; q1 Y% c: p3 a; j( W陈少强告诉IT商业新闻网,随着电子书的不断发展,出版形态一定会有变化,但核心仍然是内容,而未来的出版社更多的是扮演经济公司的角色,版权不应该只局限于一本书,提供原创平台让作者与读者直接面对的同时,也将内容拿去出版、授权做影视、开发游戏等等。
, k2 r7 y8 b/ ^8 s5 n# W“其实现在已经很多书商已经这么做了。”陈少强说。0 J0 k( j8 @* M0 i3 A# M; d' B
& m% F" I; R; K9 p
4 j( P9 C7 ~% v' _4 n2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