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s4 `8 C9 @8 t9 D
# J% d$ k6 l3 ^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他的一生传奇多彩,留下许多既机智又充满忠义的故事,在中国历史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3 f, {) S6 @6 N 三顾茅庐 卧龙出关
0 }7 n/ u$ G4 E# |
9 a) l. A# T4 R! y4 Y 诸葛亮身长八尺,气宇轩昂,隐居于隆中,人称“卧龙”。据说他不但能呼风唤雨,又深谙奇门遁甲。于是,刘备就带着关羽和张飞来隆中,打算求见诸葛亮,请他出来辅政。
9 s7 J8 a, B4 Y/ H+ \8 p9 g . z- n5 h' f3 x- ?( h9 ^: y; _
谁知诸葛亮不在家,不知道上哪儿去了,也不知何时回来。刘备只好返回。过了几天,刘备准备再去隆中。张飞说:“派个人去把他叫来就可以了。”被刘备叱责了一顿。三人走到半路,下起大雪来。张飞又说:“天寒地冻的,不如回去吧。”刘备不听。结果,这次诸葛亮又不在。刘备叹息道:“我刘备如此无福,不能见到先生。”恋恋不舍而归。 0 T+ X0 k, I9 V: i2 Y. p* v% G
& ^7 v( T, k h X, l0 [5 @* o2 t0 N
过了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去隆中。关羽说:“已经去了两次了,我们的礼数也够了。想是诸葛亮没本事,躲起来不敢见我们。”张飞说:“不如我去将他捆来。”刘备不同意。还好这次诸葛亮在家。他正在草堂上午睡,刘备因此不敢惊动,张飞说:“我去后院放一把火,看他还睡。”刘备把关、张赶到大门外,自己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了两个时辰,等到诸葛亮睡醒、更衣后,下拜说:“涿郡的村夫刘备久闻先生大名。” - s6 T+ u! v; J; \" o4 w. X
: r2 S b4 D( P6 r: J" @% W7 O+ U
在草堂上,诸葛亮向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见刘备态度诚恳,终于答应帮助他。有了诸葛亮,刘备才得以实现自己匡扶汉室的宏图。 ; f, x6 R' h5 }- v# P7 h8 |
) ?* |; @- q7 H) x, T) U
博望锅馈 流传千古 0 U2 D5 Y6 C9 k' l6 Y+ g8 \
# W8 {% F$ P5 p6 y
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就留下了“博望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的佳话。这火烧博望一战,直杀得曹军死伤无数,尸横遍野,曹将夏侯淳、于禁、李典仓惶溃逃。蜀军得了博望城,留下五虎上将关羽领兵驻守。 5 m7 P1 k0 L9 Y/ h. b1 P9 P% I
6 h# L. G' u+ @* r 可是城里久旱不雨,水源断绝,连做饭的水都剩下不多了。眼看将士们饥渴难忍,军心浮动,关羽急忙写一封信给诸葛亮,请诸葛亮下令撤兵。诸葛亮接到告急文书,心想:“博望乃军事要地,怎能轻易撤军呢?”便回信一封,差人飞速送往博望城。
0 ], }9 t0 Z8 O8 g
; \* r/ c! e9 @% G" b, x, ? 关羽拆开一看,原来军师在信中告诉他:“用干面粉,渗少水,和硬块,锅炕之,食为馈,饷将士,稳军心。”这是一种省水食品的制作方法。关羽心中暗暗佩服,想不到诸葛亮不仅善于用兵,甚至连做饼的方法也知道,真是奇人啊!
4 {& @, U- O2 G4 ^! }+ w' L3 F, k 4 T& j2 N: O7 h3 a
于是,关羽便按诸葛亮所言,制作馈饼。这馈饼大如盾牌,厚似酒樽,食起来脆香爽口,做起来简单方便。将士们终于靠着它度过了道道难关,坚守了博望城。 从此,“博望锅馈”便出了名,绵延千载,流传至今。 + m- Y7 j8 E1 n
: u! r, v$ D2 H
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 6 m ?: r( V; h1 P. A. n
# I3 {6 Y: j% a- a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十日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一口就答应了,还说只要三天即可。 1 I9 s7 h- ]* r" ]
; u! \) w7 h, J. d1 R 诸葛亮回去之后,对鲁肃说:“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中,这时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排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 7 ]2 ~. U- \. v. _' p4 d
/ L" t4 J! |) t" q 曹操摸不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如雨下。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 6 x+ M! \+ p+ x# X* ~
/ w. G+ W0 n) I3 \: w; W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说:“先生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说:“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诸葛亮以其才能和机智,轻松的就拿到十万支箭了。
% M4 t+ n, I. W& K% t4 R# k 2 E, `3 W, @. \0 H6 {
空城妙计 化险为夷
+ y& X3 y4 Q+ j$ n0 d( I P8 j! L4 n* E6 S5 _5 G/ K
诸葛亮出兵伐魏,坐镇西城,派马谡去守卫重要的前哨阵地街亭。马谡大意,导至街亭失守。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杀奔西城而来。而此时,诸葛亮的强将和士兵大多都已调往别处,身边只有老弱残兵不到二千人。在这千钧一发之时,诸葛亮突生一计,他拿起了一张琴带了两个书僮,坐在城楼上,故做悠闲的弹起琴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用兵很谨慎,应当不会冒险的,所以先派人到西城打听军情,回来说只见诸葛亮在城上弹琴。司马懿听了,大为惊讶,决定亲自到城下一看究竟。 * M; O# u/ D6 d
; h0 f7 W o9 b2 g. a 只见诸葛亮坐于城楼,从容不迫的弹着琴。司马懿虽为名将,也懂得音乐。他心想,我仔细聆听,如果琴声稳定,节拍等也都很准确,说明诸葛亮心是踏实的,那很可能就埋有伏兵,我等必须立刻撤退;如果琴声节奏等等不稳,说明诸葛亮心虚,那可能就是一座空城而已,我等即将杀了进去,活捉孔明,灭了蜀国。 : p0 K- B3 p! m- w
1 p+ F0 |! K+ q
司马懿见诸葛亮仪态自然,专心弹琴,又看他指法娴熟,节奏平稳,音调优雅,余音袅袅,飘扬城下。司马懿听到这里,便立即下令撤退了!
K& c9 `- | T, E5 K & |* x6 G2 z6 h
诸葛亮以其机智与冷静,再次化解了一场屠城的危机。 - ^: ^, ?! l, h$ c
" Q* |1 ~) D) f# f0 m$ \
诚信带兵 以寡敌众
+ H. I; T$ ^/ ]1 p" a # A% x4 h: v1 n$ M
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再次出兵祁山伐魏。司马懿统帅诸将领,带领大军三十万直扑祁山。面对兵多将广、来势汹汹的魏军,诸葛亮不敢轻敌,命令士兵占据险要地势,严阵以待。蜀军长史杨仪认为,前几次战事,军士已疲劳,粮草补给也有困难。建议分兵两班,以三个月为期,二十万之兵分成两批,轮番替换,如此则兵力不乏。诸葛亮认为这正是长久用兵之法,遂采用之,兵分两路,一百日为期,循环轮替。
3 U6 _& f3 I) ^# r ` : G/ n& K7 B# r# d9 T' I1 t' q
这一次,一百日限期已到,正要轮替之时,忽报孙礼引雍、凉人马二十万来助战魏兵,去袭剑阁,司马懿引兵来攻卤城了。蜀兵听罢都很惊骇。在这危急时刻,杨仪等蜀军将领纷纷向诸葛亮进言:“魏兵来的甚急,丞相可将换班军留下退敌,然后再回。”诸葛亮说:“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乃下令让该休假的士兵仍去轮替回来休息。 * H, N/ h/ X% T: p9 I) J
- ~/ z( W# Y2 ?+ f( s& | 此令一下,所有前线将士都万分感动,纷纷要求留下参战。他们说:“丞相待我们如此恩重,我等不愿先回,各舍一命,大杀魏兵,以报丞相。”诸葛亮在紧要关头仍坚守对士兵们的承诺,感动了士兵,也因此个个争先杀敌,视死如归。蜀兵一拥而进,以一当十,魏军果然大败。
, S* e: |/ @4 m2 F1 X
$ I) `6 }' j) Y 诸葛亮一生以诚信为本,他的品德一直为人所景仰,正如蜀军将士们所说:“丞相忠心为国,爱民如子,恩深义重”。 2 }8 A( |) m7 H5 e
3 \; b$ m4 L- O
七擒七纵 以德服人
8 s# c) @: o5 a( c! D# k/ j) j8 Q3 y 5 P, u/ G5 w) b/ N
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后,诸葛亮受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总领孟获领大兵又来犯蜀,诸葛亮就率领五十万大军,从四川翻山越岭,来到炎热的云南山区,扎下营寨,只等活捉孟获这个蛮王。 孟获听说诸葛亮亲自出马,哈哈大笑说:“人人都说诸葛亮会打仗,我可不相信。” / O$ g, {4 R: R j3 b9 ^
: i2 v, L: b# D% E
没想到头一仗,孟获就在一个山谷里,被诸葛亮逮住了。接连两次,都把孟获抓到,孟获被抓时大喊:“我不服气,你杀了我,我也不服!”诸葛亮听了,什么话也没说,就再次放走孟获。
! o; z9 V6 m$ c) a% F' l0 M% O5 B , L: u Z! D/ Q }/ Q9 U
三番两次放走孟获,诸葛亮手下的大将很不甘心,他们说:“我们打老远来,就是要抓到那个蛮王,您为什么老是放他走呢?”诸葛亮笑说:“大家不用急,听我说。我们虽然抓到孟获好几次,但他心里并不服气,一有机会还要造反。要是我们杀了孟获,事情也没有了结,因为还会有其他不服气的人起来反抗。所以我们要慢慢来,要孟获服气了,其他的人也服气了,云南才能真正安定。”这么一来,部下才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愿意同心合力收服孟获。 5 i! N' B4 s, S x) ~/ Y
% t) J% q" L" v 孟获退到南方银坑洞中,再次穿上犀皮甲,骑了大红牛,率领十万蛮兵,呐喊着向蜀军营寨冲来。诸葛亮任他们叫骂了整整三天,忽然下令拔营往后退。孟获以为诸葛亮害怕了,立刻跟上。紧追猛赶了好一阵,一转弯,只见前面有一片茂密的大树林,诸葛亮的军队散开在林子前面,他自己竟然笑容满面的坐在最前头的一辆车上。 " z. F" _# g3 S* O
& \0 H: B. o9 s% u 孟获大吼道:“就是他,大家快跟我上前把诸葛亮剁个粉碎!”眼看就要奔到诸葛亮跟前,只听“咯踏”一声,孟获连人带牛和他手下的好几个洞主,全跌进一个陷阱里,怎么也爬不上来。孟获跌得鼻青脸肿,气得咬牙大叫:“要是你敢放我回去,我一定还要来报仇!”诸葛亮大笑说:“既然这样,我再放你一回!这可是第四次了。”
1 T$ p9 ]8 q c$ m
* N J% U8 t$ C* b# S: b 孟获一回去就躲到更南边山上的秃龙洞中,引诱诸葛亮上山来抓他。原来,往秃龙洞的路只有一条,路上会经过几口有毒的泉水。天这么热,只要喝上一口泉水,不是变成哑巴,就是全身发黑、发软,或是给烫死。 可是,就因为诸葛亮老是宽大的放回孟获和蛮兵,当地土人都心甘情愿的指引诸葛亮的军队,掘出冰凉香甜的泉水来给大家解渴。
: R3 c8 }1 {4 E. B! w( O7 q 0 y7 L1 b, o/ B" N; {0 ~5 q- l
孟获和几个洞主站在山头,看到诸葛亮的兵士挑水煮饭,给人马饮用,不但不死,反而精神百倍。蛮兵吓得头发直竖,以为有天神来帮助诸葛亮,就自己窝里反,抓了孟获来投降。诸葛亮微笑着说:“嗯!这是第五回喽,我就放你,看你还有什么花样?”
0 b8 d+ W. ~' R! t
: j E2 ~" S! P+ y+ ?+ M c 孟获收拾了金银珠宝,跑到西南方会使魔法的木鹿大王那儿求援。木鹿大王袒露着肚皮,骑着大白象,来到蜀军的营地前。他手里的铃“唧铃”一摇,霎时一阵大风刮得沙石满天,再摇铃,又变出满山遍野的野兽、毒蛇,吓得诸葛亮的士兵不敢出营。
: L1 F' ]9 M2 f4 b6 |
/ w& I; i( M/ x) S0 K6 ]; f6 P. Q/ F' w 这时候诸葛亮却轻摇着羽毛扇子,要人拉出营寨后面的十辆红车。车门一开,士兵连忙躲的远远的,车里竟是一头头木头刻成的巨兽,每一头身上都钉着亮晃晃的铁爪钢铃,披着五彩刺眼的毛皮,肚子里都塞满了烟火弹药,脚下踩着轮子。
6 q% h y9 P" f; } w" `+ i; x% S- U- \' y
诸葛亮下令点燃火炮,把木头假兽推出去。木鹿大王的野兽一看这些怪兽口喷烟火,张牙舞爪地冲去,吓得掉头往回跑,把后面的蛮兵全踩倒了。孟获第六回被抓了来。 诸葛亮问:“这回你服不服?”孟获愤愤地露出满嘴白牙:“你有本事,你再放我,看你还能抓住我吗?”诸葛亮摇摇头说:“罢了!我就再放你一回,你自己看着办吧!”
, k" _0 ~% y% E9 g5 \: h
S" A+ J5 q+ E5 M. X2 M+ n 孟获连打六仗,老巢都被破了,只剩下几百个小喽啰。他走头无路,只好往东南方去求兀突骨的士兵号称“藤甲兵”的,他们每个人都丑怪无比,身上穿了一付藤子编成的盔甲,能使弓箭射来就断,刀斧砍来就弯,即使人摔到水里也不沉,诸葛亮的士兵动不了他们一根毫毛,可把孟获乐坏了。 6 ]: i/ l# F/ x9 R9 E& Y* H( I
# S4 S$ R- k7 `) y0 E c7 t
终于诸葛亮退兵了。孟获怕这又是计,但见诸葛亮的士兵乱成一片,慌烂中丢下许多粮车和黑色的车辆。孟获这才放心大胆的要凶狠的藤甲兵追沙上去。可是山头忽然“澎澎”一阵响,滚下许多大石头,挡住前后的路,接着又有千百支火把从山头落下,车子轰轰炸过来,原来车里竟然装满火炮!孟获一看苗头不对就想逃,才回身就被诸葛亮的大将一枪拐下马来。
( a. V5 u9 z% ~
- s9 v# v7 X, z3 _% y+ ?9 b. M 孟获第七次给活活捉来,但是这一回他被带到大帐中,手脚也没绑,更没人看管。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酒菜,诸葛亮却一直不见踪影。等了半天,才有个大将进来没好气的说:“你快点吃吃喝喝吧!我们诸葛丞相说,他这回不送你了,你吃饱了自个儿回去吧!” 7 D" T* q! {' q5 B: v T
/ x; |: b6 z' l4 C
孟获脸上一阵羞愧,说:“快绑了我,带我去见你们丞相。天下只有他能七次捉我又七次放我。我再不认输,也知道羞耻!唉!我服了他,再也不起兵反抗了!”
% t4 ^4 f, \) O6 H& F ( s( g0 i( z# J! g$ [$ k" E7 X
诸葛亮就这样以智慧和宽大的胸怀七擒七放蛮王孟获,终于赢得孟获的信服,也赢得了西南边疆长久的安定。
5 F8 l# m* N7 \" S1 S. @ " y" a8 R/ k, x. o9 m"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2 y9 }" Z6 _1 b, x* a: y 1 F/ D, `( Z- ?* I0 C$ \
也许是天命所定,在长期的体力透之下,诸葛亮身体日渐衰弱,而伐魏大业却一天比一天渺茫,不禁更加忧心,在这心力交瘁的情形下,终难逃病魔之掌,病逝于秋风萧瑟的五丈原上,享年五十四岁。
3 Q. A% ]" D# T1 n) w
* c& B* x" i; h4 U: H/ W 诸葛亮辅佐蜀汉二十七年,未有一日松懈过。他至忠至诚,尽管有大权独揽、自立为王的机会,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更忠心的尽着一个为人臣子所应尽的义务。
* y0 L% {; i! [& i 1 a& c4 o$ O: a
诸葛亮三分天下的壮志雄心犹存,兴复汉室的余愿却未了。诸葛亮忠义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逝后受封为武乡侯。
w' |) w% }2 p$ _' c/ Y1 t. S2 Y
- h9 y. A: t! u3 ? >>按这里看更多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