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L( Z% A* O( l6 m$ _
( e$ p4 A1 o) l2 R2 D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只不过来中国办一场慈善晚宴,但对中国富豪来说,吃不吃这顿饭,似乎成了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这场事先张扬的饭局,在媒体的渲染和误读下,在中国富豪或明或暗地拒绝或积极响应中,其引发的讨论已远远超过一场饭局所能承载的范畴。
( h5 p* L/ g( K# g5 { % O3 }% K3 e* H& e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只不过来中国办一场慈善晚宴,但对中国富豪来说,吃不吃这顿饭,似乎成了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问题。这场事先张扬的饭局,在媒体的渲染和误读下,在中国富豪或明或暗地拒绝或积极响应中,其引发的讨论已远远超过一场饭局所能承载的范畴"7 o) g4 B- C! h' {
9月29日下午5时至7时,北京市郊区一处温泉度假村,让中国的富人和公众都纠结了一个多月之久的豪门盛宴终于上演。: `; }! h# C( e3 K$ w! h
这个由北京一家不知名的房产商开发的拉菲特城堡酒店,2008年奥运期间曾接待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奥运军团。这一次的宾客则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排名第二的巴菲特,以及他们联合邀请的五十位中国富豪。
4 ^% c3 T" k- g8 `7 |! ?晚8点左右,冯仑从晚宴现场走出来。他在车上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整个晚宴,很诚恳,令人感动,同时分享很多智慧,融洽的讨论。充分看到了世界和中国的成功者对社会责任的真诚,我今天真的很感动,大家真的是认真地在研究这个事情,没有政府的强制和委派。”此时宴会尚未完全结束,但已比原定的时间足足多开了一个小时。
4 N, G' a* v) Z( m$ J% v% `“我是被今天的所有人,巴菲特盖茨、中国的企业家和公益组织的领导人感动的。我看讨论挣钱的会议,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8 v$ M6 H- @7 l
他说,巴菲特在晚宴上还谈到了个人的慈善体会,例如他强调一定要把家人照顾好,慈善公益不要妨碍家人现有的生活,这一点很重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就要跟家人商量,听从家人的建议,并且每五年修改自己的遗嘱。: B: v* k" J6 O' k- y6 v
巴菲特还认为,在快退休的时候思考慈善的问题才是合适的,而不是选择事业最高峰的时候。在这一点上,比尔盖茨也谈了他的经验,他最初也是慈善和公司一起做,但发现没有精力一心二用,后来才干脆全身心做慈善公益。
+ d+ i: {6 }# T. W6 M巴菲特说的话,让冯仑深为触动,由于他现在就是同时在做两件事情,“我很多朋友也是如此,我们做慈善的环境要比西方困难很多。”冯仑感慨。) b/ L. r& U: ^9 |( Z8 c0 [- g
张欣在自己的微博上提到,李连杰在晚宴现场表示,慈善不只是富人的事,每个人都可以参加慈善的工作。潘石屹也在微博上透露,大家在晚宴上热烈地讨论了裸捐。
1 n4 d0 e! h8 k6 N, @% e- f盖茨基金会一直坚持这是一个闭门会议,这也是他们在美国筹备富豪慈善晚宴的基本原则之一。尽管27日潘石屹在微博上透露了酒店的名称,但29日从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记者还是被挡在了宴会厅的几百米开外,摄影记者抱怨说什么人也拍不到。
0 s) ~( E& a8 f7 C晚宴上所发生的一切,似乎让中国富豪们完全放下了之前的忐忑。而之前一个月期间围绕着这一晚宴所发生的一切风波,现在都让人感到啼笑皆非。$ N0 |) `) G0 k( w8 d, b* k
巴菲特是在8月4日发出中国“豪门盛宴”的信号。当时,盖茨和巴菲特6月份发起的“捐款承诺”项目已经得到了40位美国富豪的签名,两人表示接下来想去跟中国和印度的富豪聊慈善。
1 l1 P2 C. Y- Q2 @( v! A/ Q中国富人们的反应不算热烈。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组陆续发出邀请函十多天了,只有SOHO首席执行官张欣在8月30日的微博上表示接受邀请。其余受邀者,或不愿公开,或尚未想好,甚至爆出有人担心被“劝捐”。: s/ I1 s6 D8 a2 [0 }% Z- D
这让公众和舆论的反应开始热烈起来。从关心谁去谁不去,去了捐多少,到质疑和讨论中国富人的善心以及中国的慈善环境,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z6 p% |8 k& f8 A% t1 F* N
事实上,“捐款承诺”(Giving pledge)项目在美国也不是一呼百应。过去一年时间里,盖茨和巴菲特先后筹办了三次富豪私人宴会,先行交流,随后亲自致电80名左右富豪“劝捐”,仅仅说服了一半。+ \/ F1 S' Y( J) c0 @
中国的慈善晚宴,同样是“交流”,而非“劝捐”,但去还是不去,却成了个问题。" O0 t: j' t8 X
晚宴倒计时十天,公开表态的人数骤增。截至9月29日,已确定参加的包括SOHO张欣夫妇、万科王石、联想柳传志、老牛基金会牛根生、福耀玻璃曹德旺、江苏黄埔集团陈光标、阿里巴巴马云、搜狐张朝阳、余彭年、万通冯仑;因个人或公司原因不参加的有娃哈哈宗庆后、万达王健林以及旅居美国的段永庆。
* `- y& `' |) o9 X6 ^+ W7 T3 }& g
被夸大的“劝捐”
; s6 x6 ~1 w3 Y4 l/ I' f# X"其实就一朋友聚会,包括谈慈善,只不过是国际尺度并包括两个世界首富。"8 C6 h$ R7 y5 B' J
晚宴前一天的9月28日,搜狐张朝阳在微博上说明天初定参加晚宴,“认为盖茨与巴菲特来中国劝捐是媒体的夸大,其实就一些朋友聚会,包括谈慈善,只不过是国际尺度并包括两个世界首富。”3 J. o# _9 E5 M8 _- R1 }2 K3 F; p
“这是一个误会。”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新闻官张璟也很无奈,“我们已经一再地澄清,没想到还是会被误读。”2 z( c# c) \& _" ]/ g
在企业家们收到的邀请函上,并没有出现“捐款”两字——2010年9月29日下午五时至七时半,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先生将在北京举办一次私人聚会,特向您发出诚挚邀请!希望此次聚会成为大家就慈善相关话题进行交流的一个契机。6 t: p; B2 Q9 A' Y, q; W* c
这些邀请函多数是在8月下旬发出的。张欣收到邀请函的那一天,是她的生日,8月24日。在万通基金会秘书长李劲的印象中,他也是代冯仑9月7日接到了“预邀请函”的传真。
6 ]8 h- G" D4 Q9 o/ [! j* x2 F: y张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此时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并未公开晚宴的目的、邀请名单、时间地址等具体信息。但是媒体已经开始依据巴菲特8月4日的新闻发布内容,将晚宴默认为“捐款承诺”计划的中国行,世界首富和二富来宴会是向中国富人们“劝捐”的。
! x4 W8 W) _0 } q* Z2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日巴菲特召开电话新闻发布会的主要目的,是要向媒体宣布,开展不到两个月的“捐款承诺”已经成功邀请到了40位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问及下一步计划时,巴菲特表示,接下来半年将会继续邀请福布斯排行榜前400名富豪,同时也会去跟中国和印度的富人见面谈一谈慈善,以在全球范围推动慈善事业。7 I3 `3 z$ l" s: G& F
2010年,中国大陆有64人登上了《福布斯》全球500富豪排行榜,居美国之后排名第二;资产过百亿的也有140位。/ N% r6 V z- E9 u: c' X6 C
若意不在劝捐,盖茨巴菲特此行为何?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主任叶雷9月上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盖茨的目的是“对话”,要在两个小时的晚宴上,最大程度了解中国慈善业的情况和经验;同时邀请名单也不是按照财富排名确定的。可是多数受邀者接收到的信息还是停留在了“劝捐”和“前50名富豪”这两点上。! y/ s7 w1 X: X3 G, Z& c
8月下旬,万通集团总裁冯仑接到邀请时,起初的选择是“婉拒”,由于他觉得“我不是富豪,富豪聚会你应该去找别人”。同时冯仑也认为他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而不是单纯捐钱的慈善。- Z5 f" F; y5 G
收到邀请函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也很惊讶,由于无论按照全球福布斯榜还是胡润中国富豪榜,都没有王石的份。“也许是因为自己热衷环保事业,属于精神‘富豪’,所以也在此次活动受邀嘉宾之列。”9月20日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王石提及此事时如是说。; j# X Q6 x$ J; A
不知是否在邀请之列的任志强在微博上讨论此事时更为激动:“做慈善是好事,但为什么不是首先去所有的发达国家劝捐,而要跑到发展中国家劝捐?”$ t8 R( C' a. p, T/ q I
9月2日的搜狐公益论坛上,盖茨基金会中国项目区主任叶雷也提到,不少受邀者专门打电话来确认是否要做出“捐款承诺”,“我猜想很多人都对是否要捐钱的问题感到担心。”叶雷说。
, o7 P. ?4 B5 v6 i可惜,本来意在消除富豪担忧的一番话,经媒体广泛报道后,成了中国富豪不敢赴宴、不事善举的证据。盖茨基金会不得已紧急作出了口头上的公开澄清,随后在9月14日刊发了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亲笔信:表示意在交流,而非劝捐。4 F( L1 Q- A% c% d- L+ U$ o
“中国企业家做慈善不比他们差”: a! C, @7 C8 T6 B3 N
"“中国企业家做慈善不比他们差。挣钱比他们晚,觉悟比他们早,我们完全在道德上优于巴菲特和盖茨了。”冯仑说。"
, I9 t& x; g% A大多数富豪拒绝的真实原因,或许并不如盖茨基金会和公众所想,是害怕做出捐款承诺。中国排名前50位的慈善人士,在过去三年中的捐赠额翻了8倍;在2007年度,这50位企业家的慈善捐赠总额已达109亿美元,约800多亿元人民币。0 j0 B3 T. p9 D0 M8 c, s6 p
在接到最初的口头邀请时,由于“感觉只是富豪聚会”,冯仑选择了拒绝,不过主办方还是在9月初寄出了邀请函。邀请函给冯仑的感觉是“口风变了”—— 不是富豪聚会,也不是劝捐,是来和国内做慈善较好的富豪、企业家学习交流的。9月10日,冯仑改变初衷,决定去会一下盖茨和巴菲特。
; b6 j7 C- F/ I0 m+ c9 E由于在冯仑看来,这才像是一个平等,并且有价值的聚会。“中国企业家做慈善不比他们差。挣钱比他们晚,觉悟比他们早,我们完全在道德上优于巴菲特和盖茨了。”冯仑说。
0 Q# M& A) z# y) V, @0 R0 ^: y: t比尔·盖茨1975年办公司,2000年开设慈善基金会;巴菲特的公司赚钱赚了50年,开始做慈善;美国最著名的卡耐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也都是公司成立二三十年后才成立基金会;而不少中国企业家在创办企业15年甚至10年后就成立了非公募基金会。
5 ]' ~' O+ q% S: x( Y1 G- o万通基金会秘书长李劲介绍说,2005年中国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后,非公募基金会的数量每年都增长好几倍,今年已经有八百余家,其中多数是企业家或公司成立的。冯仑六年前开始参与成立基金会,至今已是三家知名基金会的创始人之一。“有慈善和公益事业经验的富豪企业家,是不怕去的。冯仑最初为什么不愿意去,是由于不想参加富豪聚会”。
+ p+ e0 t$ O Q1 W, X阿拉善慈善联盟前秘书长杨鹏也有4个企业家朋友不打算参加晚宴。“他们平时做了很多慈善公益事业,为什么不愿意去?由于感觉是美国的好人来教育中国的坏人来了,去不去都是坏人。做公益是自己的事情,现在好像成了公众和媒体借慈善晚宴来进行道德胁迫。”, W+ X0 X ^. B4 ^9 X7 F* c5 i
任志强还揶揄说,,“改革前毛主席告诉世界什么是对错。改革时小平告诉中国人要实践检验对错。今天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也想教中国人他们的错与对。” “你说我该不该参加?不去说你怕捐。去了又要问捐多少?”王健林在《中国企业家》25周年庆典的论坛上反问主持人陈伟鸿,王健林说这个问题近来被问了30 次不止。“盖茨做慈善还没我早,他做慈善是最近十年的事,我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捐款。中国应该谈慈善,但还不是大谈慈善的时候。”王健林有可能会由于公司活动缺席慈善晚宴,但看起来他并不担心被认为害怕“劝捐”,由于万达集团的捐款累计已经超过了13亿元。+ T: {- |' C( X, X; k
他还让即将采访巴菲特和盖茨的陈伟鸿转告一句话,“以后来中国做慈善,低调点。”
! I5 K1 }+ b9 [7 m$ \同样由于参加活动拒绝了邀请的还有中国首富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他现已身在美国出席福布斯CEO大会。
% n& O) f# g- f U5 C |' ^因捐股行为而出名的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决定参加晚宴,他说之因此敢去参加晚宴,在于心怀坦荡,“我已经捐出那么多了,还怕别人再劝?”1 [5 v1 ?: P# g! E) Z2 ~& j" G4 Y6 d
有人曾将他比作“中国的比尔·盖茨”,曹对此并不认同,甚至还有一些不快:为什么不说我是中国的“曹德旺”?“中国人不需要他劝,真正要捐的人,也不必卖他们的面子”。
5 {" \; X7 E8 O7 ^2 [裸捐助推风波' l( y: ^9 M* y( k* g$ v+ i5 V' i
"“巴菲特盖茨不了解中国传统和当下的复杂背景,结果让一件好事变得很别扭。”"
5 {6 G8 ]; R" f, E% f假设没有高调裸捐宣言,“巴比慈善晚宴”的戏剧性也许要打个很大的折扣。
$ |0 r' {7 A0 ] H/ m华旗咨询总裁冯军宣称:“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 j% h) o3 {3 T9 Z7 c
裸捐宣言,让裸捐者同时收获了掌声和质疑,也助推了“巴比慈善晚宴”风波,由于其他企业家们几乎悉数站在了反对的阵营里。
: Y, N! T( O" A, B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在9月10日举行的网商大会上明确反对裸捐:“一个不考虑自己和孩子的人,不能相信他会去考虑社会。无论是都留下还是都不留下,都是不负责任。”马云也自信为社会管理好这笔资源比捐出去更好,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 ?9 T# u+ \. }李劲认为裸捐作为个人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但在中国目前的财富积累的阶段,未必值得提倡,由于损害的是一个企业的造血功能。
( F: J1 S7 c3 R# g" T. |- ~十几年来累计捐赠了3.7亿元的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没有接到邀请,但他表示即使接到了也不会去参加。李书福通过新闻发言人杨学良转告说:企业和企业家要力所能及参与慈善活动,要实事求是地参加慈善活动,要真金白银拿出来捐赠。杨学良补充说:“慈善我们一直都在做,干嘛一定要趁着盖茨巴菲特的热闹?这有炒作的嫌疑。”
7 }" v9 b9 I; A4 | g9 F6 P安邦咨询在一篇报告里分析道:慈善在中国则要复杂得多,他不仅仅是个人愿意,还要考虑政府态度、社会环境以及公众舆论。
! Y6 e" {1 P x) c“巴菲特盖茨不了解中国传统和当下的复杂背景,结果让一件好事变得很别扭。”杨鹏感慨到,像巴菲特和比尔·盖茨生意做得如此出色的人,这次竟然没做好“市场调查”。
1 h4 q& d* n: b' h) u5 I3 Z+ ^他认为,盖茨巴菲特的做法在美国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由于美国的社会传统就是企业应该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盖茨和巴菲特以“捐款承诺”的方式进一步创新和推动了这个传统之后,自然想到了向全球推广,这是全球化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全球化。
; u f9 w& `# y/ |但是在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传统下形成的固有观念是:企业家是唯利是图的商人,普遍不受社会舆论接受和尊重;同时保障私人财产的法律才颁布两年,慈善事业的制度空间也才刚刚开了一小扇窗。
+ h1 o4 Y: }! N$ |$ G老牛基金会为晚宴草拟了三个问题,牛根生可能会代为提问。第一个问题是向巴菲特提出的:希望了解美国上世纪40年代经济发展时期美国的慈善状况是怎样的,与如今美国发达的慈善事业相比较,近60年的慈善发展取得的最明显进步是什么。$ F( w! {* q. Z! S/ _. P
曹德旺说,“这次参加慈善晚宴,我不是去裸捐的,是去听听盖茨巴菲特说什么的。”而王石感兴趣的是,钱捐出来后,他们的公益基金使用情况怎么样。
6 A% ?/ ?2 T$ y2 y% K' q
$ I9 l7 y9 a! _/ R/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