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s7 Z T) W9 {' g9 Y2 C, m0 b: ~' j w* C$ N/ @
, g/ {2 J1 `9 |. b: w8 T0 B- u“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你是找感情的,我是找婚姻的!我们俩就走岔道了。”“居家过日子犯不着肝胆相照,虚着点儿和气。”满嘴跑着冷幽默式的婚姻感悟,“贺岁帝”葛优本年度最后一部贺岁大片《非诚勿扰2》昨天正式上档。9 C. f! n! _, l* @' ]
葛优,这个有着全中国最著名的光头和最“喜性”模样的中年人,成了陈凯歌、姜文、冯小刚三位大腕导演比拼贺岁档票房的同一张王牌。而他在《赵氏孤儿》、《让子弹飞》和《非诚勿扰2》中,分别扮演一个好爸爸、一个坑蒙拐骗的江湖骗子和一个闷骚型钻石王老五。3个截然不同的角色,时间跨度从春秋到民国再到当代,有时光头有时蓄发,有时搞笑有时悲情,“穿越”了整个“贺岁档”。
W4 `. o7 V+ ~4 T; Y+ j7 c 如此密集地自己跟自己打擂,这对葛优来说,个人魅力会增值还是内耗,目前尚无定论;但对中国电影工业而言多少有点“杯具”。其背后是中国电影极缺有票房号召力男演员的窘迫。而演员作为电影内容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假设持续“贫血”,必将影响整个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
5 j& T8 o7 }; w0 g) N' N “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导演”# t+ y" U' I' u! h: n- j' G# ~
自从1997年与冯小刚合作《甲方乙方》首开中国电影贺岁片先河以来,“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导演”成了中国贺岁档的独有风景。13年来,葛优凭借喜感的外形、幽默的个性语言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即使是《夜宴》中“厉帝”这个业内看来并不成功的转型角色,人们也给予了宽容。
: z; T0 w3 S1 ^+ f" H; K- N) t 而今年年底,打擂的三大导演都发话,“不能没有他”。《赵氏孤儿》导演陈凯歌用“真演员”仨字称赞葛优在自己这部新作里的表现,说“我看上的,就是葛优的实在劲”,甚至在做宣传的时候给葛优鞠了一躬。《让子弹飞》导演姜文直接说,“一部片子假设不‘优’,那就不‘发’”,挑明了说葛爷的分量比发哥要重。《非诚勿扰2》导演冯小刚对老搭档更是不吝溢美之词,说是“只要有他,票房就会很高”。
8 n( d0 ]3 t/ |6 r1 J- B% h 万般宠爱于一身,葛大爷有些不好意思也颇为无奈,挠着没头发的脑袋,半天蹦出:“就是赶上了!我拍的时候也不知道都要搁贺岁档上啊!”说归说,葛优眼下还得跟着三大剧组到处转悠做宣传。
! C' |! m/ L) W 中国到底有没有票房明星
$ o# m; h) ^3 s* M( {( i, r 今年的贺岁档直接成了“葛优档”,折射出的是当下中国电影产业的薄弱环节——缺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明星的号召力甚至低于名导,冯小刚就曾经放言:“中国的任何一位明星,就票房号召力来说,都不会超过我。”
0 Y3 A: ~0 E. L; U; C1 q4 r$ [ 而“明星经济”是商业电影重要的成功法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电影产业成熟与否的标志。上世纪90年代,以片酬划分,好莱坞影星便有了“2000万美元俱乐部”,里面的成员,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更换。梅尔·吉普森、哈里森·福特、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威尔·史密斯都曾进过该俱乐部。《福布斯》杂志的年度“明星最高回报率”10大排行榜,便是以好莱坞演员最近3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减去电影开支后,再除以艺人片酬,计算出的最能为电影公司赚钱的演员。根据该排行榜最新公布的消息,现年24岁的当红男星希亚·拉博夫排名榜首,每收1美元片酬即可为电影公司带来81美元的收入;亚军为当红的“甜心”安妮·海瑟薇,她的性价比为1︰64。
# U% V& ?" V- U. F; a/ o+ w7 A% @) H 而国内的“明星经济”实在相差太远。目前在中国,能真正有票房价值的明星实属凤毛麟角,即便是葛优,从近两年的表现看,也未必能给票房上保险。他曾出演的《命运呼叫转移》(2007)、《桃花运》(2008)、《气喘吁吁》(2009),这些影片的票房都属于中等偏下,其中最高的《桃花运》,票房也仅为3000万元。8 M$ d8 I+ B1 c# e0 l# E+ @
% z: C; {- G8 L7 q* i1 K 底气不足,只能保守“出牌”1 m" L. J9 m* \3 @8 N; c
即便是这样,要拿出第二个葛优,对眼下的中国电影来讲依然是个难题。对于这一窘境,在电影学博士许乐看来,“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内的电影产业不够壮大,无法提供演员成长的沃土。”他说,即使中国电影已经达到了100亿元的规模,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国产影片盈利能力差。一年生产500部电影,真正能上院线的只有100来部,这之中,70%到80%还不能从影院票房中回收成本。“赚钱的电影太少,投资人只能谨慎行事,怎么保守怎么来,于是我们看到的大片,往往讲的是最熟悉的故事,用的是最脸熟的演员,请的是最大牌的导演。”% y3 W J! W- ?+ E% [8 M
看来,没有足够丰厚的土壤和优质生态环境,要多开几朵葛优式的奇葩还真不容易。$ h: K, t, f1 A
本报记者 李婷
: E' W- g- ~- a* b/ p1 y
+ a7 B5 B/ n3 q%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