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x+ E- o8 W! y; k Z5 W
, X- V6 a' X1 u4 z2 `
9 p; Q# {) A( {4 R: l4 T4 G' D( ?地震来了,紧跟着的是谣言。并且,谣言的影响范围似乎比核辐射还要大。
% g7 ]- \1 @: w3 p/ n9 b$ I 地震来了,紧跟着的是谣言。并且,谣言的影响范围似乎比核辐射还要大。3 {1 c9 h7 K( ]' C6 @4 |- G) M
昨晚,上海、浙江、广东、广西等地都纷纷出现“抢盐”,原因有二:一是人们相信可以靠加碘盐中的碘预防辐射;二是人们担心核污染会影响海水水质,今后海盐没法儿吃了——尽管有媒体辟谣和业内人士作出技术性解释,但人们还是争先恐后地出手了。
$ s O# G! r# ^; n* i$ P/ ~ 网友“漂亮的大猫”晚上看完电影才发现,居然到处都在“抢盐”:“这种散出去贻笑大方让全世界偷着乐的事儿,怎么就在咱这儿不断上演呢?”更有人用眼下网络上正红的“咆哮体”来调侃:“地震谣言辐射,我们伤不起”!
; o8 w) W! P; X) r- a 辟谣小组
( m2 W) ?2 D! Y0 o' m* o/ M( X “地震期间
7 o3 s1 M* J: Z- B+ h 紧急增加了人手
0 Q0 W% D6 U5 j: V3 P q 三班倒”& f/ d4 k! d6 w. I) K4 y& I: j& c
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微博正在应对谣言陷阱。经过一些实名认证用户和名人明星的评论传播之后,各种消息都以几何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辟谣不快不行。# l% O& \0 s/ }0 L1 n' \
“我们现在是7×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查实。谣言举报?这几天每天都能收到几百条。”新浪微博“辟谣小组”成员谭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 P5 H; D- x) a4 s “其实2010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启动微博辟谣工作了(新浪微博虚假消息辟谣官方账号),去年11月份成立了辟谣小组,挑选有经验的编辑专职参与,之前有六七人的配置,地震期间紧急增加了人手,三班倒,一个人值班8小时。
9 C- ^! M7 x( | x; m7 h5 R 除了我们自己监控之外,还开放私信,提供举报邮箱,让网友举报;然后再通过查证媒体、电话连线、网络源头搜索、实地探访这些方式来核实信息,一般都要查到百分之百的证据才能确认。
0 O( q& F+ ?" b 比如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有一张看上去很专业的所谓‘日本核辐射扩散示意图’开始在微博上流传。我们注意到图片左下角有一个特殊的标志,然后我们就找这个标志,发现这个标志是澳大利亚防辐射服务机构的徽标,在这个机构官方网站上的首页上,醒目位置放了个声明,澄清这个示意图并非他们发布。也就是说,这张图是假冒的。”. J( ~: V8 i' B, q
目前,新浪微博的官方辟谣账号已经核实辟谣40多条,但却仍然满足不了部分网友的疑惑:“各大媒体没有报道的消息就一定不真实吧?”) Q# O8 p6 t9 J# i! E, x
捏造来源型:BBC消息
) z3 W! Q b+ v, J3 L 谣言内容:6 ^( c( ?7 w" v# e
“最新BBC新闻台的消息:日本政府证实因第二波地震而波及的福岛县的核能工厂辐射外泄抢救失败,已开始蔓延至亚洲区域国家,预计下午4点抵达菲律宾,建议人们在接下来24小时尽量不要外出,穿长袖衣物,保护身体免受辐射攻击,尤其是颈项部位最容易受害,请转达至在亚洲的亲朋好友。”
4 B0 t) u, X( u7 _/ Z; \5 ~ 谣言特点:+ O6 ~# m* E, {* L3 J$ T" u
1、捏造消息来源,一般为普通人难以核实的境外媒体,其中BBC被冒用的次数最多;# c* H5 I) i7 U5 M$ H4 F
2、利用“准确”具体的细节增加可信性,如“下午4点抵达”、“日本本土三天中累积的辐射量高达30000mSv”。% T4 A7 u" [, s$ S
传播方式:网络论坛、微博、手机短信: I9 b% k$ E, o4 y* I6 T
传播范围: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济南……辟谣难度:★★★- v9 `: o! M2 ~/ S7 h E
事实上,BBC并无此报道,所以找到谣言所引述的消息源进行核实即可,但大多数人在传播之前都不会进行核实。& _; r$ c) a5 S5 R7 ^
[批注]/ K$ B1 Z3 u( z' }, ^
@西门不暗:日本核辐射谣言传播,有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特点:造谣者多以“BBC消息”作为粉刷谣言金身的道具。NHK、法新、美联、路透、CNN乃至央视,为何独选BBC?
7 Y. _' c- k# w9 { @老沉:兄弟我贸然猜一把:BBC消息和BBS消息,在文字上比较接近,万一被质疑可以说敲错了?; N" p1 C+ w0 F/ D
好人好事型:英雄赴义$ \, y1 E. f' w @2 K
谣言内容:
a+ U& f, r8 k/ T3 ?6 v+ z/ @ “向英雄致敬!据NHK报道,日本自卫队直接进入反应堆核心手工截断控制棒的12人已全部死亡……”6 s% o" y8 `; J9 _2 H! @8 |# c
“这个人叫冈田克也,现任日本执政党民主党的干事长。2008年四川地震的时候,走上街头,号召捐款,他本人就捐了1亿日元(800万人民币)……”
2 G3 y5 q$ U2 ^ 谣言特点:消息内容非常正面,但没有明确来源,通常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7 [4 c7 D h# w2 ?3 _ 传播方式:网络论坛、微博$ |" U0 u1 F. X6 |( `) a, [8 }
传播范围:关心地震情况的网友6 S( Z3 n( I4 B$ G7 k G. U1 s
辟谣难度:★★★! u3 W8 l: q! }
此类谣言缺乏消息来源,本身可信度并不高;但其辟谣难度在于,这些内容符合人们在灾难中渴望“英雄故事”的心理期待,因而被广泛传播,却很少有人主动质疑和求证。
: _* l3 U1 Z( I0 g) B# c/ k" @ [批注]
5 V) s% `; K! y1 Z3 z 前者国内外媒体均未报道,后者的真实情况是:2008年,冈田克也的父亲冈田卓也代表所在公司捐款1千万日元。
# j, {% N" R: O- k! r$ } 名人明星型:大腕遇难
$ }# _" V/ C4 b 谣言内容:
|6 q4 N$ Z; G4 a& v2 d “Hello Kitty创始人清水优子被官方证实死亡。”
% O4 |; r0 T& | “《海贼王》画家尾田荣一在家中遇难。”
9 q& ^6 q! [* Z* c8 D0 ? “地震发生时,他们正在宾馆开年会,而宾馆在震后发现已经倒塌!包括《阿拉蕾》、《七龙珠》作者鸟山明、《头文字D》的作者重野秀、《犬夜叉》的作者高桥留美子、《名侦探柯南》的作者青山刚昌、《火影忍者》的作者岸本齐史、《圣斗士星矢》的作者车田正美等在内的众多知名漫画家集体葬身火海。”+ {5 k8 d6 m! l6 ]
谣言特点:
( B5 ^/ z N3 Z 凡是被传言遇难的作家都是中国动漫迷所熟知的“大腕”,且“遇难”方式多种多样。
( ]8 S! }& Z' l3 V; \0 G l 传播方式:部分知名网站、网络论坛、微博
, B$ G* [& Z* j$ q0 l2 U 传播范围:普通动漫读者和观众。一些资深动漫迷因为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专业,对流言并不买账。辟谣难度:★★
- ~6 B% ]/ o/ o# k$ _* r 关于名人明星遇难的谣言传播速度极快,但只要当事人现身或者其官方网站发声,谣言便迅速不攻自破。1 q3 g3 z- a) G& X W/ h. {
[批注]" l/ H8 |- e" N* I
尽管确实有一些日本动漫作者的情况未得到确认,但流言中提到的动漫名家大多已现身澄清谣言,有人还作画鼓励日本民众积极应对灾难。
6 b: N) d! [6 r( b1 z' B 大众关爱型:温馨提示
8 f4 X+ X5 k7 G- U1 b& U' m 谣言内容:" }; E1 j/ I' J, @
“为了预防核辐射,在未来的两三个月里出门最好戴口罩、穿长衣(白色为好)、每天洗澡、多摄入含有碘的食物!尽可能不要过多接触海水,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和食用海鲜。为了自己和身边的人,请转发!”
' t- @( |2 j# s2 w+ \% V( O 谣言特点:言辞亲切,内容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传播方式:手机短信、微博、人际传播% j9 {) D# v" z4 U2 V2 Z
传播范围:这可能是传播范围最为广泛,同时“杀伤力”最大的谣言类型之一,各种突发事件之后的抢购风潮不少要“归功”于此类流言的推波助澜。
3 T! d. V* I! u7 d4 D. h- f$ \ 辟谣难度:★★★★
. _7 ~/ z1 {, F7 ]( g 即便有专业人士及时进行科普,也往往因为人们的“宁信”心理而作用不大;短期内辟谣效果有限,重要的是对公众进行日常的科普教育。
: @( q2 _1 y8 e- E7 L [批注]
1 f2 ~; A' W2 v7 _7 A& b% q* f 辐射和防护物的颜色没有关系,服用碘片在核电站附近地区确实有一定必要性,但对于中国公众来说,不但无法起到“防护作用”,反而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
9 `% m4 W1 |$ O" U: P) ?# r2 v 有图无真相型:张冠李戴' \+ W; l4 g& A
谣言内容:
4 E9 p+ J0 g- C. @, m 有网友发布了一张巨浪袭击城市的所谓“日本仙台海啸现场图”。但实际上,图片为韩国电影《海云台》宣传海报图片,制作于2009年。多张伪造的核辐射扩散示意图,夸大日本核电站泄漏的影响范围。8 \6 L8 {- s- S" m7 K5 |& C( E
谣言特点:将以往相关新闻的图片,套用在新近发生的事件上。
8 J4 s, ?3 ]9 N* J" C- j4 O 传播方式:网络论坛、微博1 _* ^3 L! h6 N0 y1 M3 d; }3 o+ q
传播范围:不了解原图片出处的网友' m1 v: B5 d5 r+ Y# E+ a' b- X3 H
辟谣难度:★★★☆: v7 E8 N( w1 \ n, `; u
在网络传播中,“有图”约等于“有真相”,所以此类流言往往具有极大的杀伤力,而要想找出图片的原始出处,难度不小。: y3 B2 f, e4 i _: S
[探因]
; ^# `& k _% T. e2 U 为什么辟谣/ k3 N1 q/ I r
追不上传谣
# Y* U7 l5 x9 R 为什么灾难时刻,总是爆发大量的谣言?为什么辟谣的消息追不上谣言的脚步?为什么人们宁愿相信来源不明、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 y7 P+ q! S7 ]
以下是学者们带来的答案:
* ~1 j6 u# C4 A/ e ■恐慌让人们更愿意相信坏消息
5 m7 ^9 s; K& K* O( e+ V6 d F) P' u0 `: l 匡文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4 _4 [2 M+ B2 e9 N- Q
网络是个大众化平台,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谣言也是必然的。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二是信息的不透明。日本大地震重要性和关注度非常高,同时,核辐射的问题对于非专业的普通人而言很神秘,公众缺乏核知识,所以关于核电站爆炸后辐射问题的流言非常流行。/ W: H# Y0 I" Z& C) Z( k
为什么辟谣的消息远远没有谣言传播的力度大?这和人们的心理有关,在危急时刻,受到恐慌心理的影响,人们会更倾向于相信负面信息。
4 O7 b% l1 a8 X2 r- Z& V$ ] ■公信力缺失会给辟谣带来麻烦0 ]( c3 Z% l# _8 `* d8 A$ p' c% m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c: d2 T4 {: `: E6 R
谣言不会止于智者,只能止于民众充分的知情权。为什么有这么多民间版本的谣言,而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却总是引起怀疑?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公信力的缺失,尤其是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官方曾经有过隐瞒或者发布不实消息,那么之后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民众就很难充分信任所谓的官方说法了。1 b2 _- q3 c& z! d( \) B0 }1 J) T
同时,公众人物在很多问题上需要负更多的责任,包括在信息的传播上,因为你的影响力要远远超过普通人。
3 v4 J, `) f0 m- E ■谣言是对不明真相的想象性解释. E1 X0 N O$ U
孙海峰(深圳大学传播系副主任):
$ E6 ]) a* v# t% ~0 g* ]% i M 谣言不是谎言,而是对真相不明之事的想象性解释,如果没有信息公开,辟谣会比造谣更像谣言。
5 B+ p- a3 G/ i: l 地震谣言是一种典型的现象,古今中外皆然。天灾是一种整体来说不可抗的事件,需要用丰富的民间想象来解释和舒缓它的压力。) n. A, w" u" E8 u3 Y! o0 S
稍微靠谱儿一点的说法,是“环境报复论”,把灾害解释为人类过度开发和破坏地球导致的自然生态崩溃,但对于解释地震这样重量级的灾害来说,有点牵强。地震属于更深层的地质运动,跟表面环境关系不大,但往往给环保主义者很好的进攻机会,因为大众对地震的原理不甚了解,所以往往很有迷惑性。; W1 |7 \; t& g/ l
人们对媒体尤其是官方媒体的不信任,是长期对抗式阅读养成的习惯。其实,国外对官方媒体的信任度也不是很高,很多人认为它们代表了各自财团的利益,比如这次的核电公司,就被指出有多次瞒报事故和修改数据的劣迹,这对国民的信任无疑是致命的伤害。有些谣言就属于基于不信任而刻意对抗官方话语的,谣言本身是真相贫乏时的民间自发解决,如果有足够可信的官方信息,谣言就自然成为不必要;如果没有,谣言将层出不穷。你不想让吵,又不让别人吃饱,不可能的嘛!在没有食物的时候,画饼充饥也是一种安慰。* Y+ c# Q' f. M, R
主笔:张棻
* R& x& C+ I0 l" o0 t2 i" P 素描:宋溪 v, j3 Y3 e( Y7 S. H/ E
! D& ^# T1 ?0 o0 D1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