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26|回复: 0

网站调查称超7成网友不知郑州有避难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3 月 18 日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Q: H' F& J' }* @+ z2 X
& ^1 S2 O6 X" h! N2 d9 n* A
  商报记者就此咨询了郑州市地震局,相关负责人称,2000平方米以上开阔地均可避难
* _' m5 s" B/ Y4 A3 P  此外,2020年前“郑州新区”还要建600~900个避难所
  y* P7 V& W9 s  d! t- _* Q6 V# t  河南商报记者 李政 实习生 张文豪# a1 `( Q9 p2 X% A8 b$ y7 o) y+ S0 }
  昨日,河南商报以《郑州的应急避难场所,你知道在哪儿吗?》为题,对郑州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探访。报道引发市民和网友的强烈关注,在一网站组织的调查中,72%的网友“不知道郑州有避难所”,41%的网友认为“数量太少、离自己太远,避难成浮云”。' t: d  e' q) l' d' x. W7 ]
  针对网友关心的话题,昨日,河南商报记者对话郑州市地震局纪检书记蒋炎平。他表示,根据规划,2020年前,“郑州新区”将建设600到900个固定应急避难所、400多个紧急避难所。
7 e/ U* A# j* S# w$ `. k7 Q  微博3 f" E4 H, R: k7 T8 x1 c
  应急避难所离太远,地震来了跑不及
6 R& X' h. d+ V  河南商报关于“郑州应急避难场所”的报道发出后,不少网友第一时间在微博上予以转发、评论,“河南新闻中心”还在微博上贴出标注有郑州应急避难点的地图。2 ^4 Z7 j( H5 T! a/ A
  网友“10showtime24”说:“这个必须转,必须评论。应急避难所数量和密度相当不足,还需加强建设。”
# \$ B1 l2 x8 K! e& N  也有网友对郑州应急避难所分布不均表示不解。“说的是9个,但郑州市区才3个,而且都在西边,真地震了顶啥用?”
2 o: @8 O. ]; N# m; x! N" S! E% T  对于远这个问题,“深海里的鱼11”也表示担忧。“如果真地震,我肯定来不及跑到那里。避难是浮云啊。”% h, }0 W: I5 E1 p9 W1 i1 r; N
  另外,也有网友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提出了疑问:“难道地震就一定要去应急避难所吗?到空地上避难行不行?”* i" N/ l* l8 j, e; r; l, i! W
  对话
- [6 L; u  ~8 O, k  郑州新区计划建应急避难场所600~900个
* {1 v4 }* J( K- |+ P  昨日下午,河南商报记者联系了郑州市地震局纪检书记蒋炎平,对于网友关心的问题,蒋炎平作了解答。
+ q* |* t7 i# {  记者:什么是应急避难?郑州市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是什么?
9 K5 g: ?" r6 ^% I0 U  Y( c  蒋炎平:应急避难最早由地震部门发起,但应急避难所不仅仅适用于地震,所有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都可以进行应急避难,例如火灾、恐怖袭击等。
" C) V3 G6 G( K: p0 p6 z; I  郑州市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准是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国家标准”制定的。国标规定,地震应急避难所的场址面积要大于2000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大于1.5平方米。以郑州市目前的人口计算,还达不到国标人均面积。
* g- Y. t6 O2 v, w2 D. a  记者:郑州市的应急避难设施还有缺憾,为何不加以完善?. A0 |' U! m2 j8 x7 c; P0 K! ^/ k
  蒋炎平:早在汶川地震时,地震局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地震部门不负责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和管理。在应急避难设施建设时,我们只能提供标准和监督。一旦建成,就成了在谁的地方建设,谁来负责建设和维护。
  s1 j0 x) P3 z7 F( }& ?  记者:郑州市有没有计划增加应急避难场所?6 k, y0 V' A0 S5 m' |8 p
  蒋炎平:有。据我了解,包括郑东新区、航空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规划的“郑州新区”内,2020年前,计划建设固定应急避难场所600到900个,紧急避难点400多个。5 O' ~: V' x. S1 N- ]
  记者:地震一定要去应急避难所吗?5 h6 [# U5 `- c7 S( ?
  蒋炎平:不一定要去政府指定的应急避难所。只要符合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地面平坦、开阔,有厕所、可以搭帐篷的条件,市民都可以避难。我认为,学校操场就符合这种条件。: J# j$ A/ X: |8 @* A
  另外,应急避难场所分为三类,一类场所设施完善,可供市民生活30天;二类设施较为完善,可供生活10天;三类有基本生活设施,可供临时避难。9 S8 H' r+ N) R7 Q( j  Q
  链接 其他城市应急避难所
7 Q3 j3 [- ?- g; \  记者通过网络查询得知,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郑州市的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太少。
; R; R9 Q) L3 Z  K1 M  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已建成应急避难场所32个,南京30个,广州目前已建成5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十二五”期间至少会再建34个应急避难场所。2008年,武汉已经建市级应急避难场所37个。9 _) M# V: V& X% t
(编辑:SN021)* W! I4 A: {1 ~$ J1 M

8 h* ^6 k4 S; h( C9 ^6 Y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20 日 06:08 , Processed in 0.0211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