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O3 t5 s/ m2 C
: Q( G% p' [+ R7 I$ { 新华网上海3月21日电题 中国网事:贪婪的谎“盐”?——网民追问“云南盐化”蹊跷涨跌背后三大疑点
7 Z$ r) ?% n3 w3 ^: I “中国网事”记者潘清、谢樱、赵晓辉
+ ~8 L- p% K* y 过去的一周内,日本9级强震牵动着A股市场的“神经”。而在部分城市乍现“抢盐风波”背景下,以“云南盐化”为代表的盐业股遭遇“过山车”行情,令人惊诧。
8 e: \& a" E- V9 e- H0 O 一时间,“云南盐化”成为网络热议焦点。网民质疑:这波“过山车”行情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在其诡异的走势背后,究竟投资者在盲目跟风,还是有幕后“黑手”?靠制造谣言在资本市场无耻投机,股市今后能否实现对谣言的“零容忍”?“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 E& b: z( R: |0 I- c 疑问一:云南盐化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i/ e8 l# r7 G. j8 u
【网民质疑】网民“好益网络”:云南盐化短短二个交易日跌幅已经超过12%。上周四股市“抢盐”投资者损失惨重。花高价在超市抢盐还可能要求退货,在股市高位抢盐,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咽!网民“郭志伟”:云南盐化暴涨暴跌,害死一批人啊!相信有一大部分人为自己的盲目听从谣传买单。1 z. Q4 X/ L1 G6 T, i- X# Z& e/ ?
【记者调查】绝非正常的“过山车”行情(3月17日,随着“碘盐可防核辐射”“中国食盐将遭受核辐射污染”等传言的散播,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出现了碘盐“抢购风波”,各大超市、农贸市场食盐几乎被抢购一空。
# f& u: H5 z) d0 R% G 与此同时,A股市场有限的盐业股集体飙升,云南盐化更是自开盘便出现“一字涨停”。5 h' C5 O' |5 r6 _* V3 s% U3 M
随后的一个交易日风云突变。由于中盐公司及时回应保障供应,发改委紧急通知要求严打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昙花一现的盐业股纷纷“跳水”。* @# q: |; W( p2 Z
18日当天,云南盐化出现逾7%的巨大跌幅。周末休市后,21日开盘这只风光不再的盐业股继续大幅下挫。" S- T. C4 E, K- e- J9 q3 W6 F
从15日的最低价12.83元,到17日的涨停价15.10元,云南盐化短短三个交易日大幅上涨近18%。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最大波幅仅为3%左右。
4 o1 M3 U6 R2 _$ f& r) U 在股价大幅波动的同时,成交量的变化也透露出云南盐化的异动轨迹。3月15日,云南盐化成交量由前一交易日的2195万元猛增至9323万元。17、18日两个交易日,成交量更达到惊人的1.1亿元和2.86亿元。
! ~* |0 j+ [( n, l. J 疑问之二:有没有“黑手”在操纵?) T! ?" X, T4 H* |) ^
【网民质疑】网民“sara”:游资在炒作“盐王爷”!浙江游资周二周三在股市大量买入云南盐化等个股,并在收盘后到浙江各地抢盐,随后又散布谣言,周四游资将云南盐化拉至涨停大幅获利。网民“铁血少林”:从云南盐化的走势可以看出,蔓延各地的食盐抢购风潮,就是游资炒作出来的。
. o5 u2 ~' E2 r, t 【记者调查】浙江地区的异常波动迷雾重重! K3 p7 I: D) W
值得注意的是,在云南盐化“冰火两重天”的行情背后,游资的身影若隐若现。9 z* a' Q* ^2 z' b
一系列的公开数据显示:3月15日,云南盐化资金净流入1396万元,其中仅有488万元来自主力资金席位,其余均为游资席位。. o' Z: `1 i8 r
17日当天,云南盐化资金净流入2535万元。当日高居买入榜前五位的营业部,清一色来自浙江地区。机构根据几家营业部的买卖资金计算,参与云南盐化炒作的浙江游资至少在5000万元以上,占当日这只个股成交量的比例高达约50%。
9 e/ X) m9 ^; r' G; U1 V) o 而在次日的交易信息中,上述5家营业部中有4家出现在卖出榜前五位中。* H! S6 _2 U' T/ B$ m3 ~2 u: b# n
浙江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当地证券营业部的调查发现,游资都是在高位时买入,第二天下跌时清仓卖出,属于“高价加仓,割肉清仓”。在这次以失败告终的云南盐化炒作中,一些盲目跟风的投资者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最终因自己的非理性而深陷其中。
( C# ]3 }( m; F: a4 O. v) X 疑问之三:股市能否实现对谣言的“零容忍”?1 N# u2 I) X9 _- U1 O8 u
【网民质疑】网民“狼哥看盘”:抢盐当天云南盐化涨停,随后两天大跌15%,一下不知道套了多少人,真是悲哀啊!网民“东方之翼”:“抢盐”风潮波及A股,如果真的是有一批人,为了在股市牟取暴利制造谣言,那政府部门应该严查。
, C" _: R5 ?4 [9 I6 u x5 o6 M# Y 【记者调查】股市监管应尽快实现对谣言“零容忍”
- I a) t$ p& K 针对“云南盐化”的异常情况,“中国网事”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表示:我们一直密切监控任何股票的异常交易行为。一旦发现涉嫌违规交易行为,我们会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同时,上报主管机关查处。
( y2 r# y6 N* l# O* C7 m 事实上,在云南盐化之前,中国股市此起彼伏的“妖股”背后,或多或少地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市场传言,也大都有着游资借题发挥的痕迹。& G, L! A3 D* V
“谣言止于智者”的论调,在资本市场似乎并不适用,尤其是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中国股市。
2 n( t1 b$ T, ~7 ]/ N* p “在市场情绪相对脆弱、股民心态过于敏感的背景下,投资者的盲从放大了谣言的效果,甚至可能因此给谣言制造者提供了获取暴利的更大空间。”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仇彦英说。" d0 d C4 O! C& W* H3 x. T$ q7 A
在仇彦英看来,除了要求投资者本身具备足够的理性和判断力,更应从制度层面降低进而杜绝谣言对资本市场的伤害。
$ I7 F/ d8 z/ K4 R 17日当天,不少投资者呼吁对因市场传言而出现异动的云南盐化等个股及时采取停牌措施。一些市场人士则认为,管理层应对误导市场的传言,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操纵行为进行查处。8 P* Z' }5 ]5 b
网民郑根岭在微博上表示:“为股市牟利制造谣言,引发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对这种行为理应严厉打击,以儆效尤。”) l |1 g. ^3 y* \0 Q5 s4 q& ?
放眼全球成熟市场,证券监管部门出手查处市场传言的事例并不鲜见。2008年3月,英国和爱尔兰先后对导致股价大幅异动的“错误和误导性流言”展开调查。彼时,两地市场上的一些金融股受传言影响出现了20%左右的巨大跌幅,即使相关上市公司出面澄清也无济于事。1 \. X" n+ }, s, S8 |" ~
英国金融管理局发言人表示,尽管没有收到来自上市公司的请求,监管部门仍“无法容忍利用当前市场不稳定状况散布谣言牟利的行为”。
?& T3 w8 @, {+ l: U 不可否认,传播手段的日益快速、先进和多元化,为一些人利用市场传言误导甚至操纵市场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不断升级的技术侦查手段也使得彻查谣言的源头和传播路径成为可能。/ Z9 L5 @# g o# x1 q
对于年轻的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消除不实传言的误导,严惩利用传言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的不法行为,不仅是对投资者合法利益的保护,更是建设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市场的必要条件。
& }- [ W6 Y7 Y$ ~ 而一切的关键,在于对谣言的“零容忍”。3 Q% u0 {, C% {, Z+ X
(编辑:SN020)& F& d' \! R9 h! D% p- F
7 N( t4 d4 @, K y' f2 A& l0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