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t! k* i) C2 b* x
( T- ~/ i$ [( R0 [/ O, ? 央视记者暗访中药材主产地——甘肃省陇西县,发现这些药材并不是收获晒干之后就直接上市销售。部分商家为了便于保存,用硫磺熏蒸中药材。2010年4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硫磺熏药材:救命药变毒药》,披露了相关调查情况,以下为节目实录:
) N! ^$ E% W- h! H- `# B 主编:庄严 编导:张硕 摄像:李慧
: l1 ]: [) E4 b" \ 主持人: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提起黄芪、党参、当归这些中药材,想必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这些中药材都是常见的保健中药,长期服用补血补气,能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前一段时间我们记者暗访了这些药材的的主产地——甘肃省的陇西县,发现这些药材并不是收获晒干之后就直接上市销售,而是要经过一个特别的加工环节。对于这个加工过程,当地人三缄其口,当发现记者对此进行调查的时候,加工药材的人非常紧张,甚至抢走了记者的摄像机。这药材加工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一起来看记者调查。1 _. C, ^& n0 }3 q: L
记者去到了甘肃省陇西县的首阳镇,定西市下属的陇西县、渭源县、岷县等几个县都是盛产药材的地方,陇西县也是全国有名的黄芪和白条党参的产地,而首阳镇就是陇西县内最大的药材生产基地。走在首阳镇的街上,随处可见加工黄芪和党参的人们。那些人都是附近的药农,他们被收药的贩子雇过来,将收购来的药材冲洗、整理,再用机器将整理好的药材切片。尘土飞扬的空气中,不仅弥漫着中药味,更夹杂着一股酸味,甚至盖过了药材的味道。
! v9 k* `# ~ I 商贩子:呛人
& g% d f( e- G( U: {% B( d o+ C 记者:这有点酸味是吧。
. d, u6 F; C6 h, Y3 [" Y 药贩子告诉记者,这股酸味,是硫磺熏过药材的味道。
% {$ w3 w3 ^( K. m 药材经销商:熏过的你基本上闻就可以闻出来。它那个熏过的话虫子就不会进去了。虫子进去也就被熏死了。
. A2 m) x7 k" R 药材贩子告诉记者,没有熏过的药材不好保存,如果生了虫、发了霉,就得用硫磺或再次熏蒸。他们收上来的这些已经切成片的药材,都是药农用硫磺熏过的。3 w. P; K( y# L. M6 {6 M
记者:这个要是再生虫子怎么办?这个保存绝对没问题。
. O l6 s$ L+ A9 M' M 药材经销商:这个生虫子你就得用那个磷化铝或者是硫磺熏了。
# H% T+ N5 y4 C# @2 d' u+ a9 B 药材贩子告诉记者,药材被硫磺熏过之后会产生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害,但是由于保存困难,所以药农们一般还是会用硫磺熏一下。记者向一位贩子询问,是否能买到没熏过硫磺的药材。
. u1 c- N& `6 {+ f 药材经销商:基本上这边都熏了,不熏放不住。
, Z+ D$ `% o3 T1 Y; r9 y 药贩子:这边儿没有不熏的,不熏颜色不好看,买主也少
: Q) n* I& z" m 那位贩子告诉记者,熏过硫磺的药材看起来要白不少,卖相好很多。
3 }9 S* `1 \' T, k1 Q9 L4 h 药材经销商:熏过的吧,就是那种特别白的。你看那种。 那个党参。4 r T% A+ b) x" k" ?' t4 s5 Z+ `
记者离开了镇上的店铺,又到了首阳镇旁边的南门村,村子里既有自家种药的药农,也有一些组织村民加工药材的作坊。走在村子里,许多人家都在门口冲洗、晾晒药材,记者走进了一家加工党参的作坊,那家作坊也同样以熏蒸硫磺的方法保存药材。
2 D6 T: e" Q( T: m: S 记者:这全是熏过的吗?4 ?- ~: U0 P0 J. m6 K+ h
药材经销商:这全是熏过的。' {4 V( T. E% y6 R( D
记者:这怎么熏啊?怎么能看出来呢?1 P0 b" u1 `9 q/ S6 F& s
药材经销商:这个颜色就比那个没熏过的好,颜色不一样,越白越好看# ?( c5 d* h: K+ y2 M+ r3 K4 N
收药的老板告诉记者,药材不熏硫磺是保存不住的,到了七月份,不打硫磺的药材就会生虫、发霉。而打了硫磺,可以让药材至少三年不生虫子,如果想要保存的更久,还可以反复熏蒸硫磺。
$ f6 W! g( N- L1 }1 h( V% x 药材经销商:硫磺一打,你保存三年都没问题,我们这边还有保存十年的,2003年非典的货现在都在手里面
( ?( o" x7 x) V% Q3 g2 y7 y! w. v 药材经销商:过一段时间熏一点 过一段时间熏一点 4 i; s7 Q$ M7 O' v
老板告诉记者,硫磺很好买,价格也很便宜,在一些镇上的店铺里都可以买到,花一百多元就能买到50公斤的硫磺,一袋五十公斤的硫磺可以熏一吨的药材。但是如果不熏硫磺,药材生了虫,发了霉,损失就会非常地大。& m, o" k" |' x$ X* U
药材经销商:一万斤货的话,你只要一百元的硫磺就够了0 Z) q$ z; e: N+ ^- u
药材经销商:如果熏的话两天两夜就可以了。9 |6 o/ F* U b! p& h
记者:这么长时间?5 r# K, v: D0 e* {- F) Q
药材经销商:你不熏好它就烂掉了。一公斤都要五十多元的东西,你不熏好把钱烂掉了8 }. i* T4 {: ] S
作坊的老板给记者讲述了,用硫磺熏药材的方法,并向记者展示了正在熏硫磺的药材。
0 W1 \+ k R* w) v9 S 药材经销商:这边我们就是熏硫磺的,我们这样打硫磺的,走开一点,这个味道大
' D8 `4 A8 d. ?8 o F 虽然离药材还有两三米远,记者还是被塑料布下熏药材的二氧化硫气体呛得连退了几步。
- H5 l* ]( u1 _ 记者:这个怎么这么呛呢?9 c4 p. r4 f0 s/ z$ I; D8 N# y
药材经销商:它有味道
! D! g9 D: G g9 H! v3 X 记者:这是正熏着呢是吧3 Y; c, ~6 k$ U! z( \6 d
药材经销商:它这里面点着以后,没有了,熏完了。原来是这个样子的,着完以后就没有了。没有了它就熏成这个样子了。它就绝对保存没问题了,保存三年都没问题。- A3 g6 A8 Y) d& J* x6 E
记者又走访了一家南门村里的,另外一家作坊,那家作坊里的人也告诉记者,药材的干湿程度也会影响药材的保存期限,但是即便晒得再干的药材,不经硫磺熏,也很难保存好。在那家作坊的一个角落里,记者发现了超过二百公斤的工业硫磺。
" `) s# x* U N) t1 q1 v) H 南门村村民:这个就晒得干干的,过两年还是会生虫的。这个是经过硫磺的。
8 M, K, L/ }7 O; ] 正准备离开南门村的时候,那家给记者展示了如何熏药材的作坊的人突然追了上来。7 _/ g5 a' Q/ x# i* f( K- X
药材经销商:你是不是调查硫磺的啊?; X' O( t( v* B2 s4 q3 m) p
记者:没有没有; f! a& D7 c% ]7 h1 o
药材经销商:我看看你的包啊
( p0 y' q u# u: v! s7 @2 g* W 记者:你不用看我的包,把我的那个删了,你放开
. B, B/ m6 G- N' t E7 S 药材经销商:影响我的生意了,你知道不知道?
! `2 W# a* G, @+ F0 L 僵持了十几分钟后,摄像机被贩子抢走了。
! b7 J& h* y% n8 H8 ?: k) A 主持人:在摄像机被抢走之后,我们的记者迅速报了警。最终找回了被抢走的设备。事实上早在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专门下文,禁止采用硫磺熏制中药材,2005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版药典,也删除了中药加工中使用硫磺熏蒸的方法。难怪那些药材贩子见到记者拍摄反应如此过激,原来是担心用硫磺熏制药材这件事被曝光。尽管人人知道用硫磺熏制药材是违规行为,但记者在甘肃调查的时候发现,当地用硫磺熏制药材,是一种普遍的做法。那么硫磺熏制药材,到底会产生什么危害呢?先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F7 i( t6 L. Y) d& J+ g6 w
用工业硫磺熏蒸药材,到底在药材上产生了多少残留,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记者也从甘肃陇西县首阳镇带回了几份黄芪切片和党参的样品,想在北京找到相关检测部门做一下化验,然而记者联系了中国农业大学、中药协会、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几家机构,相关的人员都表示,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上有测试二氧化硫含量的实验方法,但是他们都没有做过关于药品含硫量的实验;记者又联系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中国食品药品检测研究院,但是需要经过相关新闻部门的批准,节目播出前,还尚未得到批准。, `' `% J7 e i% B$ H4 J
用硫磺熏蒸药材,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残存,残存量有多少,就此问题记者请教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中国商品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理事张媛。
: Y; H& J. K7 H" ` 张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教授
8 v& i, t4 x; Z8 h7 k 张媛:硫磺燃烧以后产生二氧化硫,它在中药当,中二氧化硫气体有一定的吸附,就可以残留在药材当中。药材当中含硫量过高情况下,二氧化硫还会溶于水,形成亚硫酸,如果在无机元素就会形成亚硫酸盐,这样很难挥发,就残留在药材当中了
1 b7 w& D, T1 k0 F; f 那么含硫物质的残存到底会对人体和药效产生多大的影响?张媛告诉记者,我国的药农有微量硫磺熏制、烘干药材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一些药农和经销商们用工业硫磺过量、反复熏蒸中药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药材的质量。张媛给记者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
' O: g1 |/ y* f) w 张媛:世界卫生组织已经规定了,人体每天摄入二氧化硫想应该是低于0.7个毫克每公斤,是这样一个摄入量。所以这是一个很低的限量。有的学者就是用每天吸入0.75毫克这样一个剂量,来做了一个慢性实验,就发现长期低剂量接触二氧化硫也会造成损害,尤其是呼吸道系统这种损伤,比如说会得慢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甚至支气管哮喘,乃至肺气肿,他甚至可能会提高肺癌的患病率。
/ e# T, |' J) q! w. R Y 按照专家的看法,要想达到一定的熏蒸效果,使中药材便于保存,要达到较高的硫磺熏蒸浓度。& B) x& T0 J8 D- n0 L0 S7 \
张媛:在熏蒸过程中,一般来说,她可能都要超过500(毫克每千克)的浓度,才能达到真正的熏蒸目的。5 N: y* _6 c' l, }
一般硫磺熏蒸药材要达到的每千克500毫克的浓度,与这项世卫组织的研究结果每公斤0.7毫克的限量比起来相去甚远。5 {* P% Y. V7 |3 S
张媛:二氧化硫的残留量要是超过500(毫克每千克)的话,这个时候,你就能够闻到特别刺鼻的酸味,很不愉快的一种气味,这时会引起一些急性咳嗽反应,其实就是急性毒性的反应。3 z5 H% Y- K; f1 k3 e D
张媛也告诉记者,本来中药是很多人养生、调理的保健品,但是被硫磺熏蒸之后,药性也会发生变化。0 x' w3 g" a+ A
张媛:它本身可能对于药材的药效,或者饮片药效也会有影响,影响它毕竟是一种化学物质,很有可能会跟药材当中活性基团发生反应。比如二氧化硫,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还原剂,它会跟其中一些羟基活性激素发生反应,这样会改变中药材原有的一些化学成份,从而影响到药效。& ~" n" K2 ~% U0 e$ M; r
主持人:陇西县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的美称。药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以上,其中白条党参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陇西现在已经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之一。面对这样庞大的一个市场,当地政府部门如何对药材生产进行监控的呢?就在记者摄像机器被抢的第二天,陇西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得知了记者的行踪,并主动要求陪同记者,公开调查了当地规模非常大的首阳药材市场,在这里记者又有了新的发现。8 @% t4 u( h3 j) u
农历二月二十四号,首阳镇上每逢农历双日,都会举办药材的集市。记者到了首阳的药材集市,窄窄的街道上挤满了拉来药材出售的药农,在市场上挑选货物,讨价还价的是来自镇上和其他地方的药材商。记者向几个出售药材的药农询问情况。 a' c5 v9 w; \" T$ {$ s. v) d
药农:熏过,这里都是
: ]7 ]; h0 D* E$ f( @- T 记者:熏过之后是不是好放一些?好卖一些?
/ D, r( w& a2 q% y6 S% n4 M @" x 调查刚开始,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一位县政府工作人员,冲药农摇了摇头,刚才还对硫磺熏制药材直言不讳的药农,马上就改了口。& I2 a8 D; u. _8 x- F1 I7 n
记者:哪些是熏过,哪些是没熏过的?8 j7 |$ B5 k; X" A1 n; h1 w( V
药农:这个都没熏。2 [7 S' l+ S( G# O5 c# k
随后,记者和县政府人员又到前一天暗访时去过的作坊,作坊里仍然在加工黄芪的饮片。6 q# m( V x* \, O5 m7 u/ g: ]
记者:咱们这个需要打硫磺吗?
+ i/ r9 M/ ?+ i$ O& r6 ]# x8 A; x 村民:一般不打。3 y. D( K& [6 ~! L' r' O
记者:一般打(硫磺)的话是用这个炉子吗?, O7 k! t7 l/ h- E9 {3 L! P: h: ?+ R
药农:不是,那是……* Q4 t2 v3 ]! w" d' U3 K8 Y
老板对用硫磺熏蒸药材矢口否认,不过记者在墙角里发现了几袋硫磺。" U2 w6 T$ _ k- b% G
记者:这是什么?用它干嘛?
' a! w- d: s4 _* t1 J 药农:用它就是搞中药材。& Y% w% S: L8 p
记者:这个院子里是熏还是没熏的?
4 G" J; H& B8 t: w$ J 药农:没熏的。; B4 `- e2 v" m9 t/ u
记者又询问了院子里一位被雇来冲洗药材的村民,她却给了我们不同的答案。
n# C1 c/ R4 }+ \8 j 记者:这些都要熏吗?3 }* [ d+ j$ s8 V! p% V: h
村民:熏。' G3 r1 {1 ^1 U/ K2 ~9 c h
记者:是先晾干熏还是一块熏?
" _0 n( _$ C; D4 E. a7 c( i 村民:今天晚上就熏。
4 b( f% T+ B v! c: |) M- L 记者:这些熏过吗?
$ G, M% {" c; Z9 h; r- G 村民:熏过。, s9 U/ Z5 `. Y# T) [2 s$ E
记者向当地的许多药农了解到,如果将收上来的药材直接卖掉,按照现在的价格,每公斤黄芪可以买到二十三四元左右;如果将收上来的药材熏硫、整理、冲洗、晒干、加工成符合市场需要的规格,就可以卖到每公斤二十七八元。8 o/ @3 O' V$ W. Y6 e
药农:不熏不好卖。
' s! i' s$ i! T( N; ?' t 记者:为什么?
0 l. h: m1 b# l, l# A- e M 药农:颜色不行。" v2 p2 H" t/ s' ]
药农:不熏的话卖不掉。 }- @) u- S% w1 @6 z- L
$ O5 A6 F2 c% i)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