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a0 ?7 b1 R$ N# i3 F' S/ f9 |
& r5 V" @" F- A) m% L0 G 新华网北京4月10日电题: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专家解读“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
- P D, \6 ^, k 记者 张辛欣& b& P4 X& U9 ]% @! g' t$ P% g$ 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实现增产的情况下,为何还要将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是什么?
" A& n) I" Y& ?" _, @ “农业问题永远都是最基础的问题,中国更是如此。粮食一旦吃紧,国民经济的基础就会动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说,“我们不能奢想13亿人的嘴巴系在粮食进口上。”& `% \. i; f9 g9 D, K
我国粮食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自给率达到100%,但粳稻供求偏紧,大豆缺口较大,绿豆等杂粮供求也出现偏紧的情况。+ d0 G! m* m9 t! M: q; M
同时,粮食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1000亿斤左右。自然灾害呈加重态势,粮食生产风险越来越大。' @0 ]$ O3 N% I( J# E* e
一些专家表示,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稍有松懈极有可能出现滑坡。而人多地少的国情使得粮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十二五”期间,保障粮食安全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 z; y; A t; {& T9 L. a
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与上一个五年规划提出的1万亿斤目标相比,增加了800亿斤粮食。" W$ {' B, L* C+ p+ `+ P3 E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中国人口多、食品消费量大,恩格尔系数较高,农产品供给状况和价格对于物价的影响很大。确保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保持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
3 j9 h9 y! }; ^( a 围绕如何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农产品稳定供给,专家积极建言献策。0 G, x4 e, ^: ^7 [# k- M5 i
“确保稳定的耕地面积,是农业稳步发展、粮食安全的基本。我国耕地面积的量,从来不是过剩,而是时时刻刻要有吃紧的观念。”朱信凯说,首先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 B0 I1 i n% E7 Z: H, R1 [' m$ H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陈锡文表示,到去年年底全国49%的农田实现了有效灌溉,如果解决好水源问题,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大节水力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一些专家建议,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要打破部门利益藩篱,扩大基层参与权利。在统一的地方水利建设规划下,集中有计划地使用资金,提高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效率。6 C$ H; u1 u; K" E% B4 {, ~
纲要提出,提高单产和品质,广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将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水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各种因素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全国后备耕地资源不多等情况下,必须依靠农业科技,主要包括粮食品种、中低产田改造和重大栽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 Q% q5 o# t1 O" J
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如逐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坚持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另外,要进一步加强粮食物流、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R- A: F. S/ R
(编辑:SN032)
" F7 }4 j. t9 o7 T* N; M6 c$ S
6 a3 L5 [5 S/ E9 c- n, S8 Q* J&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