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g+ H3 ~4 N4 s6 P+ x" g2 @
《饲养员乔装大熊猫》组照之一:工作人员抱着熊猫宝宝回基地(图片由吕甲摄)( g+ E7 l: M) a% C C( P
! H, @! g4 Q+ @4 u" V0 I w- B 近日,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梳理回顾了2010年度全球12张最佳科学新闻图片,本报摄影记者吕甲所拍摄的《饲养员乔装大熊猫》的图片位列其中,与小行星相撞事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以及狂风暴雨肆虐中美洲等新闻图片同获殊荣。+ l7 V# N5 i" I0 B
7 y, Q$ f' {0 M# B
《饲养员乔装大熊猫》照片,是2010年度中国唯一入选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新科学家》杂志说:“照片中这个人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乔装打扮,专抓熊猫的恶人,但其实他们却是这世上最热爱大熊猫的人。他是一位生物学家,来自卧龙‘核桃坪’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之所以穿成这样,是为了让正接受野化培养的大熊猫宝宝和人的接触降低到最低限度。”
4 o# c) f) p [) q% r: H2 l# B2 C, { \1 M/ C
近年来,本报摄影记者多次获得重量级摄影大奖。2008年,记者朱建国拍摄的《心手相连》登上《时代》封面,2008年记者杨涛的摄影作品《生死营救》,获得华赛突发新闻类单幅银奖。2007年,记者谭曦拍摄的《春熙刀客》,也获得中国新闻奖摄影复评银奖。本组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3 E. g- l- z; |0 H& g/ Y% K1 u4 P5 U
$ L8 b/ s7 A0 }' C* u$ V- W
□微博评论
* h; Z6 {) {# o( D- T
. s: Q1 f0 ^; V! f, T5 o$ v6 N8 @/ c @ILLUSION伊:原来抓熊猫跟抓猫咪的姿势是一样的啊……
+ _' @9 y' T9 K% F( Q7 r2 ?; S
, w5 a; P# \* v5 n @筱花猫:我好想穿起这个熊喵衣服去抱哈小熊喵。
$ E$ z/ b; k" i* [9 Y2 r
! b9 ~' ~/ T, j3 s, W5 h @重庆晚报刘美娜:太可爱了。汪掉掉:将cosplay进行到底!0 f% l- ?# D# {$ u, @' s, G; M& s
1 j" i4 T, ?* F! X: f Jessica囍:工作人员扮熊猫去抓熊猫来检查牙齿,萌到无法表达。8 V: y8 i" n" ~+ i$ l. a
, A( y2 s n. x
@大众点评网-上海社区:工作人员化身熊猫宝宝,太有爱了。
; W& y: F+ _$ u2 _- u
* J4 \1 q0 Y9 i* q/ a □新闻背景《新科学家》杂志
, \# D# Q) c9 ?+ g2 L2 J' L4 O: k7 b: ]7 a$ V7 ?, X% L
《新科学家》NewScientist杂志创刊于1956年,是一个自由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在科学家和非科学家的广泛传阅下,被认为是与《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American齐名的大众化高水平学术期刊。作为世界性的科普杂志,《新科学家》每年除了梳理年度最佳照片,还会评出年度奇异动物、年度科技新闻等,在全球具有广泛影响力。. V8 U+ \$ z" H! U: f% c, O* S
. |# b, y6 N! ^- }* e
□“熊猫”吕甲2 P, f/ B" U, J
% D Y3 s2 r* }+ ^
戴熊猫头盔拍熊猫简直就是一种考验3 x$ J. D7 W U; E. `
: f4 x( L6 L+ _7 _ K$ v 姓名:吕甲
W! M. [: W' C$ w8 F U$ l4 ^5 [' W* K4 U! O1 g
职业:华西都市报摄影记者0 _, h- ?, {' y3 S$ |- t
8 @; X! d3 R. U$ C" N, n 简历:25岁,爱好摄影、踢足球获奖缘由:拍摄的“饲养员乔装大熊猫,去山上抓熊猫宝宝体检”的照片,入选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10年度12张最佳照片之一。
1 m% F. W" Y9 `) N7 g$ v! r: x. ]8 G) m# f- }/ s5 \
回想起12月月初深入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的采访,吕甲还记得很多有趣的内容。为了尽量减少人为干预,所有前往半野化培训圈的人都要穿上特制的熊猫服装,见证“熊猫宝宝体检”的吕甲也不例外。
- l( L) H8 I3 u1 B5 x# D) P7 i( W8 G; m1 R* o2 G& w
“熊猫服装很重,里面很闷热,穿起走路一点都不灵活。更恼火的是,戴着熊猫头盔拍照片,简直就是一种考验。”吕甲说,为了赶到工作人员前面取景,他只能歪歪斜斜地在山林里飞奔,对好焦、歇口气,赶紧隔着头盔连拍照片。1个小时下来,累得满头大汗。
% N0 N- F) b: }) [- l8 i& L! n
; R3 i: o: V3 j1 }8 d 回到成都后,吕甲将穿着熊猫服装的照片发到博客上,遭到不少朋友的“洗涮”。“他们好多人都问我,最近很缺钱哇?除了采访还需要去做兼职。”吕甲笑着说,朋友们都以为他去扮演熊猫公仔赚钱去了。3 n, r. G9 v2 N4 k
! M. O" c6 d8 i □记者吕甲; a% ~6 N7 q, k* h) E& E
7 Z* Q. `6 {7 P$ M5 F% @) D 希望照片拍得再震撼一点
" y2 ?5 W9 b" l5 H1 @% Z# ?" m) ?; J
12月初,在卧龙核桃坪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采访时,吕甲并没有想到1个月后会入选英国《新科学家》杂志2010年度12张最佳照片之一。
. N2 g, i {& \( k1 H4 }
( x) G j9 ]' Y% k; x0 z: y 图片入选只是有一点兴奋: l. F, \6 ]4 i2 j. ]' ?, ^; k
# k' X0 Z& M; K2 W* n0 S 那时的他,一穿上笨重的熊猫服,兴奋得像个孩子,“赶紧来给我照一张,我要留作纪念。”吕甲的脸,在深山的严寒空气里,冻得微微发红。& F8 m% O( |3 g8 o y' j- t6 q
0 d, }2 ]0 r* g4 _" L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年以前,他还在一家广告公司当摄影师,整天对着酒瓶、家具等静物聚焦、按快门。+ p/ d# \! b; q3 w9 u
: L. k8 L8 h' g
照片被选中,吕甲只是“有一点兴奋”,对他来说,记者生涯并不会因此多什么,一切都还是老样子,梦想不变、追求不变。; T G" e/ ~2 W$ h( 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