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3 O7 a9 ]+ g/ h
+ v4 u& P1 o! `- ^& K! D 史小岩$ \ P4 L8 E: A, v) d
戛纳电影节落幕,对于我们这些遥远的影迷而言,意义更多在于买碟目录里又多了一批名单,等着来日不其然的相逢。不过,综观这届获奖电影的名单,即便如所有的评奖一样,只是一场评委们斗智斗勇的游戏,但分析一下还是可以发现64岁的戛纳的老谋深算:继续高举艺术的大旗,同时不忘扶掖鼓励一下新人和商业,最终两全其美,个个满意而归。8 b3 g' V# \1 p; o; M: r
本届金棕榈归属于泰伦斯·马力克的《生命之树》,简直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时隔30多年,殿堂级别的老导演泰伦斯·马利克才再次剑出鞘,在先后错过了去年的戛纳以及威尼斯之后,今年戛纳躬逢其盛,不奉上金棕榈简直说不过去;而且以导演出片的速度来看,下一次想找机会肯定不知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所以,戛纳可以对李安的《断背山》说不,对迈克·李的《维拉·德雷克》说不,尽管这两部电影掉头投向威尼斯,且擒得最高荣誉金狮奖,也无损戛纳的威名。但戛纳不能对泰伦斯·马力克说不,况且《生命之树》也够金棕榈这个分量,影片主题讲的是一个宏大玄深的主题,从一个家庭引至全人类再引至宇宙,精美的镜头与自然景象令很多人折服。争议自然是少不了的,但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对于泰伦斯·马力克和《生命之树》,金棕榈的意义致敬多于肯定。, v9 m2 n7 @3 H6 r' j9 v2 S2 Q
除了泰伦斯·马力克,大师阵营里的达内兄弟、拉斯·冯·提尔、锡兰,也都没被亏待。为了肯定这些正处在创作爆发期的导演们,戛纳不惜搬出了双黄蛋这种委曲求全的招数——达内兄弟的《单车少年》和锡兰的《小亚细亚往事》分享第二名大奖评委会大奖;拉斯·冯·提尔尽管因为大放厥词惹来麻烦,组委会还是给了他的《忧郁症》女主角一个影后的殊荣。其宗旨就是,务必确保安抚到尽可能多的导演们敏感又脆弱的心灵。他们是戛纳的嫡系,也代表着戛纳的品位和方向。
" ^) p* Y/ x5 U 其他奖项方面,麦温凭《青少年警察》获得评审团奖,代表电影节对女性导演的肯定。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获得最佳导演,则是戛纳对勇闯好莱坞的年轻欧洲影人的鼓励。《亡命驾驶》是尼古拉斯的好莱坞处女秀,也是所有竞赛影片中唯一一部实打实打着商业片名号的影片,虽有商业元素,但处理手法却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他的获奖寄托着戛纳对年轻一代导演的希望。
' d- ~4 }- O8 `' q) D" z% y(责编: 葱尾)
3 Y3 l# P* ]) S. I [) r% Z8 M) ~6 b1 L2 h& a7 i6 ^* Y" D9 W%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