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 v$ U- C% T- v: f3 h! [
; j% M6 D7 N( _7 c7 T! D 台湾塑化剂风波还在扩大。昨天,台湾食品龙头企业统一集团也被曝出有3种产品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塑化剂污染,其中有芦笋汁已销往大陆。对此,统一集团表示,目前已启动清查,这款芦笋汁可能通过小贸易商销往了厦门、东莞等地,数量约500-600箱,将通过三种渠道进行回收。
+ k5 ?& @0 N3 ~1 O3 G" m 到昨晚21时许,国家质检总局还没有发布针对台湾塑化剂的新的防范措施。记者致电质检总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对塑化剂一事有新消息,质检总局会及时向公众通报的”。
# d, q0 l9 {; g ■ 进展 r' Y/ V, @$ f- w3 b: k' D
台湾有毒芦笋汁销往大陆
9 ?/ c& Z' g; k) h1 }. | 这场严重的食品安全危机已使206家厂家受牵连,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522项。据媒体报道,台湾卫生部门介绍,含致癌塑化剂DEHP的问题起云剂的悦氏运动饮料,确认输往香港、大陆;成伟公司(盛香珍)把问题起云剂外销到菲律宾与越南。
2 Y" `3 R3 K$ s2 f 有毒塑化剂还让食品龙头统一集团“中招”,其宝健运动饮料、芦笋汁和7-SELECT低钠运动饮料被污染,均被要求下架,其中芦笋汁已销往大陆。此外,连台湾的儿童吃磨粉药用的调味糖浆也涉毒,新北市有12家诊所、药局采购的调味糖浆可能掺有塑化剂。" i+ ?) H/ l1 Q( W4 J0 L, I
对此,台湾已要求在5月31日凌晨零点前,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等五大类食品必须提列不含“塑化剂”的安全证明,否则一律须下架回收。
p2 b2 J# I. d4 D$ }' W 统一集团通过三渠道回收
& ~" \1 p9 J2 v o 统一集团有关负责人昨日向媒体确认称,有毒芦笋汁乃为小贸易商销往内地,涉及厦门、东莞等地,目前已经启动清查。
3 h: P1 K6 W6 y M; _# W 统一集团方面说,这批有毒芦笋汁仅限于台商较为密集的闽南地区,是由小贸易代理商进口,并在小超市和零售摊点售卖,涉及厦门、东莞等地,大陆其他地区没有涉及。对此,统一集团通过三种渠道销往回收有毒芦笋汁,一是贸易商封闭库存,二是接受中间渠道和消费者的退货,三是通过清查进行回收。
# W3 E. v4 ^3 @0 N. y% y$ ]9 z7 v6 u 另外,统一集团还强调,“起云剂”只在台湾地区的产品中使用,大陆统一品牌饮料不含“起云剂”成分,不受事件影响。
) p5 K1 a" s! Z3 j ■ 释疑8 j5 V- H0 V1 J
食品用塑化剂属非法添加1 ^$ v* x# @' @' s) S3 E4 K
新京报:人食用了含有塑化剂的食品,身体上会有什么表现吗?
# C6 ?/ E: @2 t% ^) i. A 吴永宁(卫生部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食品安全首席科学家):微量情况下看不出表现。但是,只要动物实验表示使用某物质有问题,会对其使用进行限制。所以,塑化剂是禁止用于食品的。0 A. [7 w3 T$ S! V
其实,在我们常用的塑料制品里都有塑化剂。(身体中存在)微量的塑化剂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从塑料迁移出的。但是,如果有人用在食品中,量就大了。那就是非法添加。& S# c( S h* E4 `; H- e
新京报:人体内有的这种微量的塑化剂,真的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
$ m* G3 t1 I- \' y4 o 吴永宁:是要通过临床诊断才能判定是不是有害,但是可以明确,在高剂量使用的时候,在动物身上是有害的。
$ I" \3 N4 A, A* y: H+ Z& p% q 新京报:那需要治疗吗?
" P+ n4 S' f" v: z8 s/ d1 p 吴永宁:微量的塑化剂,不需要治疗。2 s$ p8 V' e" }; c7 p2 e: x( T; ~
食品目前暂不检测塑化剂
$ ~( J2 w9 B | 新京报:现在有人违规添加了,那么需要在食品中来检查塑化剂吗?' L* \, E* G1 I/ I6 i, ]. C
吴永宁:这是要看有没有这个行为。目前,全世界食品常规检验没有这个项目。只会检测塑料中的塑化剂迁移量。( |& a( p1 y; @7 G! [2 M
新京报:我国有非法添加物的黑名单,你认为塑化剂需不需要被列入?/ X# I0 t# @ i) S$ j2 U
吴永宁:卫生部制定这样的名单,是要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违法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会列入。
! w- O9 R( s0 ]4 d 新京报:什么方法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塑化剂?7 f! W' |* _0 f
吴永宁:用色谱等方法。检验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简单,要排除食品中的塑化剂是被塑料污染的,还是从食品中来的。
& S7 h9 _; }4 z9 f ■ 专家建议
, u* d0 x9 k/ R* V: H" O: y “大陆市场应排查塑化剂”
. s+ T3 n' A/ w4 k# c8 q 专家称,应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 j t# l% N0 d* G! T( j4 U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昨晚向记者介绍,鉴于台湾塑化剂事件影响扩大,相关政府部门除了要加强对台湾进口食品添加剂中塑化剂DEHP成分的检测外,更应该尽快有针对性地对大陆市场进行DEHP检测的排查,同时也要把“塑化剂”作为常态检测项目纳入食品监管中。! g2 D+ g# D; T I7 M
据董金狮介绍,由于塑化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大陆地区同样不允许加入使用在食品和饮料里面,由于过去大陆还没有发现食品中非法加入塑化剂的这类案例,因而没有相应的限量标准值。) v% J3 E: E3 Y; R# t- |8 N
本版稿件采写(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廖爱玲 吴鹏
* W' B. D( z% G, m.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E! K( }% L' u; v
% t' w( F! z3 O s L4 f4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