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 I( E x1 {) [$ b
# D! w+ F0 \$ ?0 S5 _' }) `
# J& y) v6 x, ]& ^9 s
中国经典电影
% w; P J9 }5 f( n0 ?1 d 这是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工程,更是一个令影迷欣喜的消息。
$ p# Y! D1 J+ a: H" ?% m 刚结束的上海电影节决定重启电影修复项目,计划3年时间内修复10部中国胶片老电影,今年正值百年诞辰的电影大师郑君里作品《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已确定成为该项目最先的两部试水之作。- ?3 C! D0 d& ?# F7 J4 X2 u# Z
在中国内地的电影史上,诞生过不少好电影,但电影保护尤其电影修复方面的建树几乎为零。几年前,中国电影资料馆启动了一项可能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大的修复计划:出资上亿修复5000部国产老电影……
3 I: q4 K6 e! p+ ?+ S! b6 _. T6 X) x 就此次电影修复计划,记者电话采访了上海电影节组委会副秘书长唐丽君,她表示,中国电影资料馆中有400多部老电影都是1957年前拍摄的,其中不乏经典影片,“很多影片再不进行修复的话,修复难度会越来越大,有些甚至会无法进行修复……”5 C7 {/ Q( r2 B& Q& Z
本报记者龙玲 长沙报道
& a, R5 i9 D2 C! G8 L! H 修复名单
9 t$ I" b# A" g 郑君里两部作品试水,希望大众提名
; o% t0 c+ j4 a% @5 e- H* b2 T 潇湘晨报:为什么会突然在本次电影节启动这个项目?
. s1 r" C- V, `" X 唐丽君:其实我们已筹备了好几年。几年前,我们去各个国际上的大电影节,总能看到一些经典黑白老电影,那时我们就萌发出一个想法,中国电影也曾辉煌过,上海电影节应该多展示这些老电影。但回来后发现,很多老电影都因各种原因,无法正常放映了。不久后,中国电影资料馆启动了修复计划,要出资上亿修复5000部国产老电影。为了能让这个计划成功实现,趁着上海电影节的举办,所以才由上影节牵头正式启动这项修复计划。
# ^) ^0 e0 m: x" | O8 | 潇湘晨报:除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还有哪些老电影会得到修复?. K# u& ]- O% S' A6 u) Y! o! @
唐丽君:《一江春水向东流》和《乌鸦与麻雀》已确定成为本次修复项目最先的两部试水之作。由于时间仓促,这两部电影都委托中国电影资料馆代为修复。电影资料馆方面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就把两部电影修复完成了。其他被本次修复项目入围修复的影片还有《丽人行》、《渔光曲》、《十字街头》等一批解放前的经典影片,以及观众调查中很受喜爱的《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八千里路云和月》、《万家灯火》等老电影也在预备修复的名单中。电影节方面也希望大众能提名个人最期待被修复的电影,争取在有限资金条件下,更多地满足影迷们的心头之好。
' C/ w: }6 P/ e 潇湘晨报:修复后,这些老电影会大规模上映吗?
d9 g, H3 v" k" g$ T) ^ 唐丽君:修复电影就是为了放映。其实,电影的存在价值就是为了放映,修复电影更是如此。中国电影不单国人在看,全世界范围也有很多人在关心,这是一个急需电影修复工作者填充和扩展的领域。至于是否会大规模地上映,这个还需要根据当时的影片档期来定,我们目前最初的设想是,想征集网友的意见,对最想看的影片进行修复后,再择时放映。2 k, R p# M& A: @
释 疑
9 ]1 e& V& o7 a7 _- c 技术 不同时代的电影,制作上也会有不同,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材料,我们已经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用于研究影片的周边素材,比如剧本、分镜头剧本、剧照、当时的评论等等。至于技术方面,除了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的专业人员们进行修复,还会去欧美一些国家学习新的修复技术。
8 X* N, g P) N9 h9 Q* m- g' c 时间 这个要视电影受损情况来定,有些影片可能1、2个月就能修复好,有些影片则可能需要两年时间才能修复好,包括2008年上映的《东邪西毒》,还是王家卫自己的团队进行修复都耗费了4年时间。当然这跟王家卫对影片要求精益求精,力求极致完美也有关系。, u8 O2 h/ v: G. Y
资金 修复一部电影的资金从几万美元到上百万美元不等,此次修复项目每部电影的投资计划在10万美元左右。但因为目前中国内地需要修复的影片数量庞大,仅仅靠联手企业的捐款远远不够。不过欣慰的是,项目启动时,很多一线影星、导演都表示了关注,并跟组委会取得联系,比如蒋雯丽、李冰冰等,希望项目能被更多的名人、媒体关注,如果普通影迷也愿意献出一份力量,这当然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 M% L, W. ?4 i1 Q9 t& `0 a
STEP
) H0 v1 m: W! F, F$ o$ L5 T# X+ ^ 1 寻找尽可能多的拷贝,以及影片的周边素材,比如剧本、分镜头剧本、剧照、当时的评论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对一部电影的修复产生重要的帮助。
2 p h% q( K4 E4 F 2 电影史学家(个人或者团队)根据这些拷贝和素材,决定哪个版本才是修复的最终目的,通常是首映版本,或者是最完整版本,或者是导演剪辑版。此外,工作人员还要考察电影的各项技术指标,比如声音系统、染色系统、胶片类型、放映系统等等。7 b4 K( x8 c5 |/ z
3 电影史学家和资料馆员合作对于素材的整理,一般挑选保存最为完善的拷贝(负片最佳)作为母本,将其他寻找到的画面和声音,根据之前的分析来精确地安置进拷贝当中,而残缺的部分一般以剧照、静帧或者插卡字幕来顶替。
; h& v2 u( X7 s9 l" H/ H; ~ 4 修复技术人员对受损画面、音轨等进行处理,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画面、色彩、声音的修复越来越便捷,而且修复的效果越来越可观。但是数字技术的介入也会相应产生很多如今尚未被深刻讨论的危机和陷阱。
1 G7 w' Z6 q* X" p6 V: M7 t( q: B CASE
$ m, O. l O* i& L# W5 h @1970年代,电影修复工作正式登场。1973年,凯文·布朗楼公映了他修复的阿尔贝·冈斯的《拿破仑》,这算得上第一部真正修复的电影,是专业技术和影史考据相结合的工作。此前,所谓修复(restoration)很大程度上只是保存(preservation)的一部分。
, f* _1 A2 k4 F7 G @本届上海电影节放映了1927年的默片《大都会》,该片在2001年就有一个非常精美的修复版,并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褒奖。但随着2008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发现了一个16mm更为完整的版本,修复工作再次开始,整个过程又耗费两年。7 ~: \' t7 L) O# k0 q9 W" |
(责编: 琉璃)
6 y' u) Y( V" W1 n* m
4 n" n& M0 ^* k7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