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I! _# Q% y/ I' o: `: F) J+ r" i0 } a
2 r& r* b/ L0 }& n0 j9 h 本报上海讯 (记者 贺涵甫)近日,在复旦大学的招生网站上,一则《关于部分省市考生受骗修改志愿的严正声明》非常醒目。声明表示,在今年高招期间,复旦与各省市部分优秀考生及其家长面谈,最终确定了预录取协议,并严格遵守。“但有人竟然冒充复旦老师致电考生称他们与复旦所签的协议被取消。”
) F2 F) F7 ~& @. V2 k/ ]/ u 复旦招生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连续接到广东、云南、湖北等地考生的来电,询问复旦是否取消了之前签署的加分等预录取协议,“有的直接让考生在最后关头修改志愿。我们不得不发布声明,以防更多的考生被骗”。
. d- E, T% f2 v" b3 m+ [ 该负责人表示,复旦一定会本着负责的态度,支持配合各地考试院的工作以弥补损失,“考生们可与学校派驻在当地的招生组取得联系”。5 v- o5 U+ t3 \9 X0 ]% c; V
记者昨天找到复旦大学赴广东省招生组的工作人员,据其介绍,到目前为止,广东招生组还未接到有关受骗考生求助的电话,“我们会有几个老师留在广州,有疑问的考生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4 W) B' B6 T7 |* W- m6 z4 L: v 考生:: Z& o2 u( C* b; e" \- v5 n' G( x
两个电话导致志愿被改) ?! w7 c$ Y4 E" D6 ~" L
考生王冕(化名)来自云南。据王冕介绍,高考前他即被复旦大学审核确定为“优秀毕业生”,享受优惠加分政策。根据协议,如果王冕的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其高考成绩同时达到复旦在当地的调档线,就能获得10分的加分参与专业录取。然而让王冕狐疑的是,正当高考成绩公布后开始填报志愿时,他却接到了两个可疑的电话。
; m% [3 y0 u! d b' t- a1 ~& U 王冕说,第一个电话由一个自称是复旦大学工作人员的人打来的。他通知王冕,之前复旦与其签署的加分协议已取消,不再享受加分优惠。不久,王冕又接到了另一个电话,一个依旧自称是“复旦老师”的人建议他可以填报上海的某所理工类院校。并告诉他,如果填报该校,他照样能享受到与复旦一样的加分政策。- J* j$ H0 N. _( `' J
记者了解到,云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截止日期是6月30日18时。王冕表示,虽然当时自己确实有点犯疑,但因为时间紧迫,最终还是修改了志愿。而他填报的正是第二个电话中承诺加分的“上海某理工类院校”。% ]' T8 @* S0 o3 r, h
专家:4 ] v q6 | R) C, ?6 m5 n) a: e
“预录取”没有法律效力
" @; y7 F' Q3 n “高校抢夺生源由来已久,加上近些年报考人数逐年减少,所以对优质生源的抢夺就更加激烈。”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优质生源是高校的生命线,对学生的重视理应提倡,“但吸引学生的根本还是教育质量和服务,靠预录取甚至花心思让考生修改志愿的做法,都已经让高招变了味。”+ C3 Q9 y5 [: k- {! L: A7 K# _
熊丙奇介绍说,其实高校所谓的预录取协议本身没有任何法律效力。“预录取承诺是不能轻易做出的。”熊丙奇说,所谓承诺的意思是“你一定会被我们录取。”让考生和家长吃个定心丸。但其实学校可以随时撤销承诺而不用担负任何法律责任。熊丙奇呼吁尽快完善高考招生体制,等到一名考生可以同时收到多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学生就有了更充分的选择权,自然就不需要各式各样的“承诺”,“高校的心思应该多放在脚踏实地搞科研,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上,至于考生会不会来,考生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 x- ]7 S8 x2 H/ u' t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b$ Z$ g, A; ]7 {" \
& a& E; e" f8 m; c)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