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152|回复: 0

山东枣庄被困矿工年龄偏大 疑多人未带备用干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11 日 16: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Z7 P" B' j% @* k% x& q

8 X7 \6 l. x) Z. r4 L7 Z# b5 z! V
7 h' W& S5 ^& C" i+ P# {6 J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6 D' t. X5 Q: D4 [2 S( x* H
   山东枣庄薛城区防备煤矿7月6日发生火灾事故,28名矿工被困井下。图为救援队员正在下井。本报记者 郑燕峰摄
9 S: v8 k6 o6 }

3 d7 h1 J# ?  N& f+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8 H% d5 O* B
医护人员在等待间隙休息。  本报记者 郑燕峰摄
0 J* i2 `8 i2 f/ m/ W3 e3 [
5 i  G& W8 W; b2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L9 l0 L, R' c. E/ L山东枣庄薛城区防备煤矿大门口。本报记者 郑燕峰摄% D; Q% x8 a$ J
  3名救护队员牺牲
# K- q- I/ ]( Q8 @; N2 n  今天傍晚,枣庄下起小雨,悲伤情绪笼罩着山东枣庄薛城区防备煤矿救援现场。今天,3名救护队员在下井救援中不幸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E7 w$ s+ Y* R+ h2 L& K, g0 V3 @  他们来自山东枣矿集团救护队,分别是刘光耀、满崇利、陈军。最大的38岁,最小的28岁。; n& ?' A% y$ e" X( q1 J
  17时55分,救援指挥部发布了这一噩耗。很多闻知此讯的记者表情凝重。
2 w$ W$ @4 ?' X) J; F' }) `/ C- X! F  7月6日18时45分,山东省枣庄防备煤矿有限公司井下-255米水平运输下山底部车场一台空气压缩机着火。经当地政府逐人、逐户核对下井和升井人数,目前认定:事故发生时当班下井91人,事故发生后有63人安全升井,其余28人被困井下。
1 ~3 S$ _. X: q* J4 c4 h5 ~  枣庄矿业集团救护大队临危受命支援,300多名救护队员投入抢险。他们每72人编为一个中队。每个中队又分成8个小组,每次下井两个小组,4个小时一轮换。
. M0 }5 D3 E3 {: T7 K( H. t- O7 O* R  今晨4时,刘光耀、满崇利、陈军乘罐笼垂降200米下井,进入受灾区域侦查。救援指挥部晚间通报的情况是,他们当时沿250平巷突进到2500下山第二道联络巷。在返回途中,刘光耀因高温中暑,体力不支倒在高温发火区,陈军、满崇利在自己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奋不顾身地抢救刘光耀,也因体力不支倒地。3人均失去知觉。后续人员发现后,将他们抢救升井。
$ {* Y  S7 `) s! {$ _5 h  升井后,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了紧急救治,但终因高温中暑引起热痉挛,导致热衰竭,未能挽救他们的生命。
6 S3 {* V% _" G0 X3 g* J6 E$ E8 `/ P  井下情况复杂,救援艰难# P0 s% j2 Y1 K& c5 ^
  到今日18时45分,被困矿工已经失去联系98个小时。井下复杂的情况,让救援推进艰难。! a  z9 d2 [3 s" j/ R
  根据升井矿工描述,7月6日事故发生时,井下压风机着火,有4名被困人员试图冲过着火点,但没有成功,只能退回巷道。专家组初步查明,这28名矿工被困区域包括-250米处的251正巷,和500米长的2500运输巷中。
$ B0 G6 Q; ^: h* c( q. H9 S  经过7月8日昼夜抢险,救护队员越过最初着火点后,在251正巷内没有发现被困人员。
3 S: @% l8 G0 G3 v6 t- ~& r  专家判断,被困矿工可能下行到2500运输巷底部避险。最初起火点在-250米处,而被困矿工位于-380米。
& @4 L$ e) R# N; Z. T1 @  发生火灾的空压机所在位置是一个三叉口,分别是251正巷、联络巷和2500运输巷。救援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井下着火点前方巷道内的气温过高,形成一个高温发火区。
; O7 j. h" L" v! x  据了解,最初的着火点引发了巷道内的次火灾。火灾烧毁了原来固顶的木板,一些煤层被引燃。由于防备煤矿井下煤质属于气肥煤,燃点在320摄氏度到380摄氏度之间。经过长时间燃烧,其煤体温度在500摄氏度以上,且聚集了大量的热量。  O2 W9 v' W: k7 e7 E' J4 _
  燃烧的煤层不时产生冒顶,增加了救援难度。红彤彤的煤块掉落下来堵塞矿道,高压水枪在降温同时也可能带来冒顶。而原本熄灭的明火在向矿道内送风时,得到氧气复燃。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也给救援带来很大困难。
* v0 Q* ~0 m6 @* n  专家分析,解决高温问题的关键是打通2500运输巷中距离146米处的风门,然后加大通风,加大压风,让空气从这个地方流通,从这里通过上行的风道与地面形成空气的循环,从而把气温降下来,为营救被困人员打通生命通道。8 C: ^0 c& F, ]$ L! I& x
  7月9日,抢险救护队从最初起火点突进超过60米,到达井下变电所第一道防火门外,但是井下火势蔓延,空压机下方的变电所成为再一处火点。9日9时,救援队伍到达变电所第一道防火门外时,此处空气温度达到100℃,防火门内有阴燃火,人员无法进入。: e, N& K6 ^# g" ]8 z
  7月9日下午,救援人员对联络巷进行测风后向联络巷高冒区注入阻燃材料——罗克休泡沫进行封堵密闭,取得积极进展。之后救援队伍向2500运输巷突进。6 m  v& \+ p, y, t7 a4 E0 X" ~  L
  9日下午,有6名救护队员组成敢死队,突破防火门前进了20米,发现前方环境复杂,再次退回。据介绍,当时,12人组成的救援队分成两组,轮番作业、交替前进。
8 i% K5 e( L# C0 H' P( u& y2 h  10日1时多,抢险救护队员在继续对-250平巷实施灭火和加固的同时,突过着火区,进入2500运输巷,到达第一道联络巷并顺利打开第一道风门。; O- Y) U9 U3 [( X* G$ z
  截至10日18时,救护队员分成两组,一组全力在三叉口附近灭火降温,另一组全力向2500运输巷内侦查情况,向前突进220多米,到达第二道联络巷。3名遇险救护队员就是在突击返回途中遇难的。5 s. K5 U- K; q. v
  指挥部今晚表示,将继续采取通风、注水等降温措施,加强对着火点进行灭火和并加固顶板防护。; ?0 @. c2 i5 @* T
  被困矿工年龄普遍偏大
* y5 T* _- b5 k3 J( M3 ~  据了解,枣庄防备煤矿是枣庄市薛城区区属煤矿,为低瓦斯矿井。1984年建井,1986年投产,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2010年6月完成扩能至15万吨/年的技术改造,2010年10月通过竣工验收,证照齐全。
; e' o3 R7 s1 A  作为地方小矿,该矿矿工年龄普遍较大。据了解,被困矿工中有带班区长、安检员等干部4人。他们是午班下井,正常应该18时升井,由于是白班,很多矿工可能没有带备用干粮。当时带班副矿长杨成春一直在矿下坚持救援。
4 i0 U1 i0 K# A! k# U6 V  58岁的李士忠,是位安监员,也是枣庄防备煤矿此次火灾事故中被困矿工年龄最大的。他从枣矿集团下属的陶庄煤矿退休后,又来到事发煤矿打工。下班的点,他没有回到家中,老伴让儿子去找父亲,才知道出事了。. i% k7 v/ H1 }3 k/ E
  在这个矿,挖煤的矿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年轻人觉得是高危行业,都不愿意来。”一位矿工说。
" T7 ]0 |. L' g, ]$ O. `& Z) s  有矿工家属反映,事发的井下空压机是二手产品,设备老化,缺乏维修。但指挥部的官员回应说,这台设备是去年新购置的,至于事故原因尚待调查,目前主要工作是全力救援。
7 s, E5 `' E7 R: s  7月7日8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王树鹤率工作组赶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防备煤矿“7·6”火灾事故现场。! t' }3 p0 G2 ?/ Y0 \
  骆琳指出,以灭火救人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解救被困人员。调集充足救援物资,集中力量组织灭火、降温,加强现场抢险指挥,严防次生事故发生。要求组织精干力量,全面核清被困人数,逐人、逐户登记造册,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 g: u; m  U  I# R' i; _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4次来到矿区指挥救援。7月8日18时20分,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亲自下井,深入一线实际了解情况。根据下井签到处的记录,他于19时50分出井。 本报枣庄7月10日电
/ |# U7 B) q! Y% t6 [8 A( h* q  “上下井的升降罐笼一直没停”" U  J& J* _* k+ ^7 X7 H
  今天,救援现场实行了戒严清场,媒体记者被劝离。几天来,前来采访的记者受到了细致“照顾”,每家媒体都有当地宣传部门安排专人服务。中国青年报记者也被安排到一家指定宾馆入住。宾馆距离现场车程半个小时。4 d. D, ]/ N# A7 @; k
  7月9日,记者曾经两进防备煤矿现场,看到从枣庄市各地调来的30辆救护车停在离井口不到20米的地方。矿井出口摆放着两张简易病床,以备获救矿工临时接受治疗。临时救护室摆着氧气瓶、心电图机、氧气袋等抢救物品。
1 ~' L3 q. {* H- C  陶庄镇中心医院的司机胡大普在出事当晚10时就拉着救护人员赶到煤矿待命,医护人员轮休,他却一直坚守在现场。/ C- ~/ C* U# m# M' Z6 j
  救护车是面包车改造的,很简陋。后车门撑开,后备箱铺着凉席,胡大普和刚换班的护士长张凤云赤足蹲着。张凤云身边放了一袋榨菜、辣椒酱。矿泉水、方便面、盒饭就是他们的一日三餐。
$ S# c' w$ |( @: A/ P* y  据了解,从事故发生到现在,枣庄市各家医院均成立了应急救护小组,每天轮流到防备煤矿值班,随时准备抢救从井下救上来的被困人员。胡大普说,指挥部安排了30辆救护车,他那辆面包车的编号是20。胡大普说他晚上睡不踏实,“上下井的升降罐笼一直没停,升降时的提示信号响个不停”。- f" w' ^0 W6 v0 ^0 I, \
  7月9日10时40分,记者顺楼梯向下井罐笼走去,几名工人正在用木材将矿工上下班途中的涮鞋水槽垫平,以便人员获救后抢救道路平坦。
( u6 E+ s  m) a! g  记者正好遇到一队救护人员下井。他们来自兖矿救援队的兖矿直属一中队,是兖矿派来的首批增援力量。当时,来自西安科技大学的技术专家马砺也随队下井。下井前,他和兖矿救援队的队员握手说:“咱们都是战友。”5 l  Q/ _0 y) B1 ]  d% [
  随着罐笼下行,记者看到下井签到处的工人用油笔在纸上写下了89人,这意味着此时有89人在井下救援。- ~6 E% C4 C  U/ I
  负责记录下井签到的矿工说,下井抢险人员一直保持在50人以上。除了来增援的救护队的两个组,防备煤矿的干部和技术工人还有30多人。( w3 Y: w, w7 ], `. F
  目前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员参与救援和后勤保障。但今天,记者听到一个数字,7月7日,救援仅盒饭就准备了9000份。枣庄市薛城区各职能部门、相关乡镇全部调动起来,配合救援。6 u) j5 P2 ?# h$ ~$ ~8 @- N
  本报枣庄7月10日电
0 F* Z: D2 U5 h/ ^" m" `6 [6 o$ S( C, A.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 g- a7 M. x+ {( O# T9 ^3 ^, t6 A  \; X, z' B2 k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4 月 30 日 11:12 , Processed in 0.0530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