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d2 ?$ a) V4 D( V% ?0 f3 x/ p2 k; G
3 g6 b1 _$ e2 o% O- [$ Q+ m: o! q+ x □记者 白田田 北京报道
; {8 f" r! E, D- z9 \1 z" ? 食用油提价的消息,让已创新高的物价又添上涨压力。
' r5 m" a5 e' e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在国家对食用油进行限价的政策下,虽然多数企业均表示没有提价计划,但终端市场上部分产品价格已悄然上涨。& d3 f' q% c1 S3 C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成本上涨,很多食用油企业亏损情况加剧,涨价冲动较为强烈,加上国际大豆价格高位运行,这些因素可能推升下半年食用油价格。6 K$ B6 K# V- g K( Q& t: K) Z @
市场
" y/ @7 N0 j- B8 ?0 g- x 终端价格已悄然上涨
q* \0 e9 r6 b' g' @: ^, C1 ~ 鲁花花生油近日开始提价销售,会否成为推动食用油涨价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I( Y. u) N; c1 G' p: X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一位粮油经销商告诉记者,其他品牌的食用油最近价格比较稳定,而每箱4桶装的鲁花花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20元。
9 W- A' O; u* @& [' I0 w 齐鲁证券的最新报告预计,鲁花作为国内第三大食用油品牌,其率先提价有望引起小企业的跟风行为。鲁花花生油提价只是国内食用油价格补涨的第一步,后期若相关部委放松价格管制,预计包括大豆油、玉米油等在内的食用油联袂涨价将会轮次展开。
# w; P& C; _* a& F# y) e! D% @# Z “如果大型企业涨价,中小企业肯定会跟着涨。”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 `# U5 {$ J! T0 V: X6 f3 I 记者就此采访了中粮、益海嘉里等食用油加工企业,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提价计划”。7 i1 ~) r" M4 {8 Y+ ` G4 h
中粮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福临门品牌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企业通过优化管理,提高产能和效率,控制成本,供应高品质产品,维护市场稳定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a& Z: U/ g% q8 W I
玉米油生产企业西王食品总经理王红雨说,现在国家对食用油价格调控严格,企业还没有提价计划。, p2 M6 K) i3 r# X; p/ D5 A
“鲁花的产品本来是走高端路线,产品没有像金龙鱼、福临门那样普及,单品提价对整个市场影响不会特别大,其他企业跟着涨价的可能性不大。”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 W6 I- T U o4 c, Q0 a2 F7 R; A& [ 即使多数企业没有下发提价通知,部分终端市场也开始悄然上调价格。记者在北京南四环的一家大型超市看到,5升装的金龙鱼精炼一级大豆油和汇福一级大豆油4月份的价格分别为57.9元和51.5元,到6月则分别涨到了59.8元和54.9元。+ C% _- L9 h2 b2 t
另据商务部的监测数据,6月27日至7月3日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其中菜籽油、花生油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3%和0.1%;豆油价格与前一周持平。8 h5 ^0 T3 P4 g% {, s& U9 z
现实# h6 @6 Y# D8 \5 U9 k
大豆加工企业亏损加剧
' T0 e! j! n3 u! c/ U3 o 据了解,去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下达“限价令”,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九三油脂四家食用油企业不得再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限价令”于今年3月底到期后又被延长了两个月时间。$ B }) D2 o# L9 c6 D
目前,有关部门一直未就“限价令”是否继续实行明确表态,市场流传的说法是限价政策将延续到8月15日。
! c( v6 E9 B- m( `; Q+ m 由于上述四家食用油企业占有主要的市场份额,其他企业也只能跟着“限价”。山东省一家油脂企业的负责人说,虽然企业不在限价之列,但大品牌没有提价,小品牌也不敢提价,否则卖不动。1 R3 Z8 [4 ^# N
黑龙江牡丹江市某油脂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限价措施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但食用油是民生产品,政策有些难以平衡。
% N5 d9 x7 w% j 市场与政策之间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息。益海嘉里油脂总监涂长明说,3月份的时候,很多小包装油和散油的经营商在赌市场,他们预计“限价令”到期后,国内油脂价格会有大的提高,2、3月时的销量很大,有些经销商存了一些货。后来政府宣布小包装油的价格要继续稳定,4月份之后整个小包装油的销量才开始下降。) o. D" N5 z" L7 C, y
随着通胀压力不断加大,记者采访到的不少企业都意识到食用油价格很难放开。而成本高涨、销售不旺,让很多中小企业只能选择停产、限产。6 j0 x+ ~) w9 E. L: Z) t' s& A; u
“从经营成本来看,企业都有涨价的冲动。”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现在大豆原料的成本已经超过4000元/吨,大豆加工企业亏损情况加剧,而食用油价格没有上涨,豆粕消费情况也不好,企业加工一吨大豆平均要亏损100元至200元。& w, |( n# b$ e( Q
山东省一家油脂企业的负责人说,现在每加工一吨大豆亏损400元至500元,已经亏损了七八千万元。“价格应该要涨,不然就没法干了。”
+ f# a# E' q K* V) @0 C6 F 除了原料成本高,让王小语更加担忧的是,企业收不上来原料,未来经营状况面临着进一步恶化的风险。今年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了30%左右,预计后期大豆价格还会上涨,到时企业原料收购会更加困难。
" j7 M: q1 p6 x% |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他们不像几家大型企业那样能够享受国家定向销售低价原料的政策,面临的经营压力尤为明显。
! w4 ~6 O. N9 ]7 l' k' ?7 _5 e 东方艾格油脂行业分析师陈丽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小包装食用油企业从“限价令”实施开始经营情况就不太好,而大豆压榨企业近几个月开始经营困难,如果政策持续,更多中小企业会停产。& a5 _ T0 a. W" |
压力
, n& A/ Y% h2 y, ^: j6 ] 对外依存度高推升价格
3 p( @/ ?9 [) p 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公布后,市场普遍预计下半年物价将逐步回落。但包括食用油在内的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冲动,表明物价上涨压力仍然不小。: H1 ~) f1 Q4 j9 k
“约谈企业、禁止涨价等目前发改委采用的价格管制措施都是临时性措施,对通货膨胀控制效果有限,只能起到短期管控作用。”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说。
+ G5 i- O7 S. Z! y& i% {! Q 他表示,随着通货膨胀预期越来越强烈,很多企业纷纷以成本上升为借口提高价格,这种趋势的蔓延是对物价上涨有效缓解的较大挑战,对能否控制住通胀形成压力。
6 R; T+ r M& g p 陈丽娜认为,下半年有中秋、国庆这样的消费旺季,一般在中秋、国庆前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还会加强。
' ^% O0 w8 I M 对于大豆及食用油这类对外依存度极高的产品来说,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的高企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据了解,近几年来我国大豆及植物油进口量迅速增长。2010年,大豆进口量达到548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60%,植物油进口量近700万吨。( N: N' g; E U- N
国际市场,7月份以来芝加哥大豆期价强劲反弹,美国大豆产量预期下调的消息可能进一步支持大豆价格走强。
2 X5 g( }! J! S5 [ “由于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下半年通胀压力仍然相当大。”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M3 | D8 f2 N; Y, f1 r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赵福地日前表示,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攀升,抬高了我国进口商品特别是能源、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半年,我国部分主要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涨幅都在30%以上,其中大豆上涨30.4%。
! O' l2 e& e3 l3 j& s 郭清保说,现在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有输入型通胀的趋势。食用油应该提高自给率,掌握货源才能有足够的发言权,才能进行有效调控。* c8 K1 H" T. S0 X$ R1 L4 x
为了摸清全国油脂库存家底,日前国家粮食局派出工作组对8个重点省份的食用油库存情况进行了抽查。据了解,通过抽查,基本摸清了所查油脂储存库点的库存数量、质量、分布和结构,掌握了全国油脂库存管理的基本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打下了基础。) l. _1 E; M% o( L) e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3 d9 p6 K9 C7 \0 u& ~. p
& b x, }+ G8 k4 x) O- i-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