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华为云精选云产品特惠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Jtti,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888|回复: 0

《非常了得》嘉宾姜振宇:谁说我有超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 年 7 月 22 日 01: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W1 B! S3 c8 a5 O5 B3 z, ^5 k

+ m, j  m& c. V* W* ~' H

# Q* ]6 Z( I$ M0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5 E6 S/ Q; s: {& n9 ]2 g《非常了得》嘉宾姜振宇
! J! M0 I$ ~& R8 R  撰文、编辑/杜晋华( G: H" L/ F# e, P% N# z# I: Y
  40多年前,莫里斯老爷子一句“人类就是一群没毛的猿”令众人惶恐不可终日;今天,在一个叫姜振宇的老师面前,这只没毛猿连微反应也几无所遁,不到一秒的高兴、伤心、害怕、愤怒、厌恶、惊讶、轻蔑等等微表情都可能被他捕捉、放大,进而看清你的真实想法。日前,姜振宇直言自己“被神话”——微反应挺靠谱但并非无所不能;女粉丝们的好奇也有了答案——做他的爱人不必害怕但需要智慧。
! m& t5 g" c( M9 F  《非常了得》之后,台上那个喜欢食指对着分析对象、不苟言笑、声调平和的微反应专家姜振宇一夜走红,粉丝惊呼,“《Lie to me》之后,Mr.Lightman归来。”只是我们的Lightman姜博士却在反复极力根治《Lie to me》后遗症,“微反应远远没有那么神奇和强大”。
( X) Y" @- {# k; W+ g" [2 E( n  有了微反应做工具的姜振宇,关注社会公共事件,帮助寻找被蒙蔽的真相;耐心做着每一个微反应实验,为这一“擦边球”学科添砖加瓦;走出讲台走上舞台,替新生的理论宣传推广;和他在一起也没有那么可怕,在生活中他不会用这招去怀疑真假,“这可能和人生观是有很大的关系。”大学时,他仔细研读过一段时间《金刚经》,“说透了就两个字——无住 。也就是说,别那么较劲,我干嘛要把人家弄得因为我看破真相而不爽。”
2 M( z0 ^9 E9 U, R& r/ H. T$ c* T3 p# f  李刚、邱振良、谢霆锋……' {* S+ k5 G! I2 t7 E( ~
  “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可帮助完善研究体系,还有可能推动找到真相的进度。”
. M" Y( [1 u% F- W, M3 R- t  从“我爸是李刚”案到近日红十字会信誉危机事件,以及最近香港拉锯一个多月的影帝、影后离婚案,每一个热点事件,微反应小组都没有缺席。在真相扑朔迷离时,姜振宇他们已经对着仅有的视频录像做起了解剖:李刚有刻意表现的嫌疑,邱振良没有明显的说谎和内疚的痕迹,谢霆锋的示爱可能有语义矛盾……/ [0 u( p3 Y- K  f% ^9 W
  记者(以下简称记):为什么会参与这种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1 d/ m$ H$ r- [3 ~6 u
  姜振宇(以下简称姜):分析结果可以在真相出来后做比对,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可帮助完善微反应的研究体系;另外,分析还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推动找到真相的进程。郭美美一事中,对邱振良的微表情和微语义分析发现,他没有明显的说谎和内疚痕迹,与之前传说的他和郭美美之间有奸情不符。
( z8 N# ^- }( ~# [" i% c  记:不害怕卷入不必要的质疑和争议中吗?- j, h, I+ i4 @. {3 J& `2 g' S. H
  姜:如果能从大量的质疑当中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可以启发我们的新思路,那就更好了,而且我们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分析结果不是结论,只是有生理指标为依据的推测和过滤。如果能解答我们在分析结果中关注的疑点,就会更贴近事实一步。) m0 T( \+ l; ?5 T" B* z
  记:从法律上来讲,这样算不算侵权?- I+ j9 i) V+ K: J- o
  姜:我们所有发布的内容里,都没有定论,大部分都是以“疑似”“是否有可能”这样的线索性的问题来作为我们分析的结论。对李刚的视频分析,我们只说“愧疚是没有能量消耗需求的情绪,绝不能表现那么长时间的情绪,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力度,这种强烈的哭泣和愧疚表现,不符合人体生理的常态,有刻意表现的嫌疑。”假如当事人认为我们说的不对,希望澄清的话,可以用事实来回答我们关注的疑点,对当事人和公众关注而言,都是好事;如果你认为我侵犯了你,但不愿意做澄清性证明,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在诉讼的过程中,我们相信司法体系可以帮助查证事情真相。
: Z. g- f/ U/ P) E# w+ Y7 k% f  记:不公布结论,就是说其实也有结论,只是规避风险的无奈之举?
' P6 d# L8 S0 y# F  姜:不,你误会了。我们对谢霆锋发布的声明也有分析结论,只是我们的分析是一种“推测”,而不是事实本身。例如,我们其中一条结论是,“谢霆锋在表述里面存在语义的矛盾,也存在表情和语言的矛盾”,如此而已。他所讲“如果你问我,还爱不爱那个人”,这样的微语义在我们看来,“他的内心对柏芝是有疏离感,甚至排斥感的”。不久之后事实的进展,会逐渐证明我们分析的对还是不对。这件事情中涉及到了未成年人,且爱情、婚姻是两个人的私事,所以我们绝对不会公开全篇分析结果。
3 a1 G7 Q) S2 @3 G! Z* }3 z( N  记:小组关注分析的范围也很广,从法律事件到社会热点,再到娱乐事件,一应俱全。
; o+ b3 d3 h6 s! Q( h  姜:另外两个搭档关注法律事件居多。去年开始不断地有人邀我们来分析娱乐事件,我们不想沾,娱乐圈自有一套我们不懂的规则,而且我们的分析结果,不会对娱乐圈中生存的人有任何积极意义。娱乐事件是不值得动用一两天的时间去专门分析的。谢霆锋的声明,在微博上要求分析的人比较多,所以不能置之不理。
! f+ h/ B# r0 v9 u  \3 ^  记:一个分析需要一两天这么久吗?
) b: `' I# `5 o1 }0 k  姜:邱振良的视频20多分钟,做了整整两天。社会事件的脉络、当事人的角色、相关人的利益得失通常都比较模糊,尤其没有因成长、受教育经历等因素决定的当事人的行为模式,这样就没法设计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案;也没有条件对公共事件里的当事人做即时反应的基线测试,来比对其在刺激下的异动反应,总之,掣肘的因素要比平常多一些,测试时间也翻了一番。
8 n  K1 ~6 Q0 V1 f) {  ~' {  论据?原创?缺陷?……- {: N3 P5 u; {! e0 B
  “叫交叉学科是好听的,叫擦边球也差不多。”
5 d: A0 r9 I$ v- ^  w0 ^% ?  C  对于什么专业背景更适合学习微反应,姜振宇给不了答案。他的这一套微反应体系囊括了太多学科中的知识:认知心理学、解剖学、发展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数据统计……还包括他的本行,数字媒体处理。而对同样“被神话”的“微反应”,姜振宇很谦虚,“叫交叉学科是好听的,叫擦边球也差不多。” 如果必须要归位到一个学科里的话呢?“应该算是生理心理学”。
6 c+ {. _2 [) V  J+ i' e* J: U  姜振宇喜欢和正统心理学的研究人员探讨,但并不急于向基础研究靠拢,“玩过大型设备的人,对没有玩过大型设备的人是轻蔑的。”实际上他并不觉得自己研究的这一套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人家心理学要不要我们,我们也不敢肯定。”目前对于他来说,就案论案写好个案是要紧事,能发表论文是最高期望,至于“它属于哪个门派,谁罩着,目前阶段对我们来讲不重要。”
/ `. q: S- u% F( ]4 o3 p  记:一个完整的微反应全案研究有哪些步骤?
& h. i. X. |% c( c  姜:共7步,测试情景分析(当事人的利害关系)、当事人分析(个人行为模式)、设计测试方案(无关无压题、有关无压题,以及接近真相的有关有压题)、(双机位摄像)测试、视频回放捕捉应激反应、过滤分析反应(逻辑线比对)、物证验证。
; Y9 {7 T' ~1 e  记:都是你的原创吗?
: F. S, L) d! ^/ M, k  姜:按照民间科学的标准,第五步在表情和身体语言方面几乎完全是拿来主义,只做了适当的补充修正,美国前辈学者已经总结得相当系统了;物证验证在公安系统也早就有了,其他的步骤原创的成分居多。按照科学的标准来讲,很多环节由于关键词不太确定,没有绝对的文献作为依据,我们只能说查过,没查着,不确定前辈有相关研究成果。当然,任何知识都是逐步积累和创新的,不可能完全从零开始原创。+ r6 o( H( F; M! V- ?% P6 A
  记:那理论基础就会受人质疑。
+ e: R7 h9 E2 ~% o. z0 ~  姜:很惭愧,这也是很多科学控质疑我们的地方。我们在做的大量内容是实践应用研究,在基础理论部分现在以文献研究为主,也就是读人家研究出来的成果,然后吸收为我们的理论基础,我们没有条件也没有充分的能力自己做基础理论研究。
" f. c) g, l, Q* U1 b% W6 Q& D. z  记:还有质疑肉眼太不靠谱了,准确率是多少?) m! \* f% w+ j& P4 }/ [2 {
  姜:有物证比对的完整分析准确率是72%。我是小组分析能力最靠谱的一个人,也不敢保证自己所有分析都能对。肉眼是最多的质疑,我们的结论是:搞基础研究人工肯定不行,搞真实测试,机器也肯定不行。我们的态度是科学的,方法也力争科学,目标也是为了最后做成科学,所以欢迎质疑。8 y3 j5 `: U9 v9 q1 E; R1 Y
  记: 怎么降低测试前成见的干扰?
. \0 }% P7 D( S" e" t  姜:值得我们花时间去测试和写分析报告的,绝大多数都是因为有负面信息,才值得辨别真伪。我们这种自诩为正义的人士就可能受影响,持不够中立的主观态度,本能的会对丑恶现象有情绪心理偏差,所以我就加了一个规矩,一定要双向推导,假定为真或者假定为假,对方所有的表情和反应能不能讲得通,就如同在《非常了得》的原则一样,微反应一定不能多疑擅断。
0 D8 p* d6 L$ Z! a* E2 b  记:如何把机器和人的局限性都表达出来?
$ e2 @. U! ^! \* Y: a  姜:说实话,这方面有点苍白。我们对机器和设备的使用程度其实还是很浅,最多就是能够把各种各样的媒体素材放在机器里任意加工,鉴定图和视频有没有做过后期,我的本领就到如此。基础心理学研究里面的大型设备,我只是见过一些,没有实操。对此,我们的规矩有四:一定要看回放,绝不做纯肉眼即时测试;正式的研究一定要两组人马背靠背测试比对结果;欺骗实验里一定要有物证比对;双向推导。
" M3 Y& b- V' C  记:整过容的人在微表情上会有什么特别吗?
3 T+ r! r/ H/ ]! g$ t, g- C  姜:整过容、受过伤的人并不是特殊群体,每个人的表情形态都会有细微差别。所以我们分析每个人都是先通过无关有压问题来定个人的习惯基线。
( U$ Y* C# r1 q# g+ N: p  记:大家对微反应有哪些常识认知错误?
/ S/ n6 L2 e) w& Y( s  姜:其一,受电视剧、节目、电影等等的影响,很多人还会做“眼睛往右动说明他在回忆”这样的判断,将反应与“是否说谎”直接画等号的判断都是武断的判断,必须首先进行习惯基线比对才能做分析。《Lie to me》一剧里也是因为电视剧表达的局限性,没有展现基线比对这一步而已。其二,除了与信息和人打交道比较多的岗位,如HR、记者、新闻发言人、公关等有必要学习一下,其他人在生活中切不要仅仅根据两本书中的点滴技巧就去揣度身边人的真实想法。7 N) ~! p) Y! n4 s8 M2 C7 v% |
  记:你讲到演技高超的演员往往处变不惊,是微反应专家比较难对付的。你觉得哪些演员是演技派?% ?/ r4 w6 }0 c& @. R1 l
  姜:写完《微表情》之后,我正好看了电影《黑天鹅》,感触很深。女主角在镜头前的每一个表情全部都贴近情境,符合剧情发展,也完全符合教科书的表情形态特征,最关键是她的表情没有矫揉造作伪装的痕迹,都是调动情绪表现出来的,可以打满分。
3 I5 l+ m6 y0 p# h3 z0 `  透视?困扰?高效?……0 [4 w! T4 ?6 Z+ ?
  “我的能力被放大太多,都失真了!”
, [  x% @5 e) H; Q  做这么一个微反应专家的采访,不得不承认,很有压力:他会不会捕捉到你每一个质疑或者不屑的眼神,听出来你提问时可能有些微不耐烦,或者在你放松靠着椅背时判断你没有认真听他讲话?所有入他眼进他耳的人和事,都可能轻易地就被他一一解构——在这个“透视眼”面前,你仿若一个赤裸的人。
5 u6 @/ k  v! b5 Q  |  这也让姜振宇很苦恼,并不是因为自己真的有“透视眼”,而是“通过美剧、节目以及微博,我的能力被放大太多,都失真了。”很多人担心的“他老婆怎么办,孩子怎么办”,姜振宇哭笑不得,“有时候真的解释不通。”
+ k3 b/ S$ U* @  记:做微反应研究久了,生活中你有职业病吗?7 c8 j1 y; A3 F/ Y- \$ M5 ?7 {
  姜:长期观察人,尤其反复回放视频的观察,确实会在生活中习惯性关注,比如普通人看脸不知道关注什么,我们看脸是自上而下有惯性顺序的。别人说话时眨眼或扬眉,我也确实会本能地联想到这个表情在教科书里映射的是什么心态,但到此为止。除非特别感兴趣,我才会联系前后语境,进一步去想对方这个动作出现的那一瞬间到底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几率非常少。
* q# n5 v+ C, \0 d' i, n  记:看电影电视时,你的代入感可能差一些。" N1 ~1 a% H3 n' ~6 s  J0 a, v
  姜:对,我会不断地“跳”出故事。比如突然看到演员眉头上扬、扭曲、眉间有倒U形细纹,我就会想,“看,典型的悲伤”,然后再回到故事。! a+ p6 z" i% b
  记:怎么让你周围的人,不担心你的火眼如炬?
4 u7 I" _' y' v  m" b& e5 F9 Z  姜:要看具体的情境里对方有没有压力。比如现在聊的是我,和你本人没有太大关系,就不需要太紧张。害怕我的人都是在事关利益的有压情境里,想要去掩饰或者欺骗,唯有在这种心态下,才会觉得紧张,但这种紧张不是我造成的,而是他们意欲伪装时自然的反应。有压环境下我表现得比较严肃。回看《非常了得》时,我注意到自己有时的表现很不礼貌,比如用手指人,瞪着眼,扬着下巴等等,节目现场我的角色处于质疑嘉宾的强势地位,不自觉的就有这样的反应。
. D" E0 L% k2 T( Q, h) g# \" Z  记:微表情之父保罗·艾克曼表示,研究不可避免的会干扰到他的家庭生活。你有这样的困扰吗?
8 {- {6 F* r" D; A8 k! Y  姜:至少目前没有。和儿子间还是很正常的,该宠宠,该骂骂,就算观察到他不高兴,我也一样要逼他吃饭。和爱人之间也这样,确实没有影响到我的生活。* J7 g2 v* {/ O8 s
  记:你的女粉丝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大多是,做你的妻子真有压力,没有什么能逃得过你的法眼。. z* r" I, b8 l0 [
  姜:我爱人对我没有“微”表现,所以我这套东西对她不适用。她生气就生气,厌恶就厌恶,经常能看到她对我哪儿不满意的时候,眉头就皱起来了,一脸的鄙夷。所谓的微反应,是用在心存对抗的情境中,一方不希望对方知道自己真实想法的时候才欺骗,此时才需要有效刺激去探求真实想法。- c& d8 [8 U7 n* N: \9 q
  记:她是什么样的人,以至于连微反应都失效?
- \4 w4 |+ M: R0 E3 R9 ?& J5 T8 T  姜:对她,我是欣赏加认同,她智商和情商都比我高。我们俩最大的好处是什么都可以沟通,对同一个问题,掰开揉碎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辩论,直到说到另外一方无话以对。现在的我在做微语义研究时去分析一句话背后能有什么深意,就受到这段辩论经历的很大启发。如果没有那个时候掰开揉碎的辩论训练,仅通过读书、学习、实验是不太可能的。
$ `% _9 u+ C  k+ ]: ?  记:如此知己知彼,你会不会有意去修正自己的言行,因此也比常人更游刃有余、八面玲珑?
, d$ V  Z. o# k+ x3 F$ p. j  姜:微语义方面的确比较多。我会特别注意后缀词、语气词、祈使词、代词等的用词,会尽量让别人觉得舒服,让事情更顺利高效。我在副处级的行政岗位,很多工作就是行政指令。比如,同样是通知10点钟开会,我可以说,“喂,10点钟开会,赶紧开门,不要晚!”也可说,“10点钟开会,会议内容大概是什么什么,把准备工作做得充分些。”微反应方面,比如,我在和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可能突然意识到自己双手插兜的动作意味着自我拘束的弱势心态,就会马上做出修正。
: d, g8 p5 z! w6 l; T  采访后记
- h3 ~# j6 x2 p: P2 u) h  “被成名”的微反应研究
" p4 @* u3 @+ N2 ~( E  “被神话”的姜振宇其实很“接地气”,他的微博关注最多的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以及中山大学心理学院的师生们,“每天都看看正统心理学研究者的观点、思路、实验方法”,他也喜欢在微博上和大家探讨微反应的问题,对粉丝们的各种请教有求必应,详尽分析。$ m; A7 z# e6 _0 _1 r
  本硕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读数字技术博士时,表情形态和情绪表达的专业课让他对微反应有了兴趣。在中国政法大学上班后他遇到了一帮志趣相同的同事,经过近两年的不成形的互通有无,一致的目标迅速以团队的形式稳定下来——2009年3月,“微反应研究小组”成立。
! {: c* H4 v9 X; l  这个小小的兴趣小组坚决放弃了“兴趣”二字,“不光是兴趣,还有正经的工作流程”。固定参加整个流程的有4个同事,还有作为智囊团的另外7个同事以及10余名学生做助理,资金来自于科研项目所批资金,案例除了他们关注到的社会公共事件,还有司法系统提供的真实案例样本以及一些企业的产品调查数据。5 b$ o) I2 ^2 z
  自称基础理论薄弱的姜振宇5年里交出了《微反应》和《微表情》两本书,计划在国际学术期刊刊登的两篇专业论文也将在年底提交。在“媒体技术”的本职授课之外,下个月底,他开设的36学时的微反应选修课也将开课,50名学生的随机选择,让很多失之交臂的学生干着急。
$ J' \9 P9 F' n% r/ a  这50人对姜振宇很重要。小组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人手不够。能做全案分析的包括他在内只有三个人,而要提高目前仍处于瓶颈期的准确率,最科学的是“背靠背”分析比对,这种理想模式在现有的人力条件下,显然太奢侈了。如果说当初计划开课的目的是增进大家的沟通能力,现在的姜振宇希望能通过严格上课来挖掘有天赋且踏实的学生,吸引他们加入小组。
: D# ?8 w0 k! G2 l; t+ ~5 S  日前在真人秀节目《非常了得》一炮走红后,面对财经、宠物、调解家庭矛盾、选秀等诸多电视台栏目的邀请,这个自嘲“有点象牙塔”的姜老师有点茫然了,“搞科研的决心仍然坚定,茫然的是对于这么丰富的社会资源,究竟是要还是不要,用什么样的规则来要,不要的话,又用什么理由来婉拒。”
1 [6 c/ m' j; |  过去的一周,他有一半的时间在应对各种电话邮件采访, “我很心疼!” 姜振宇直言,“每天被正式分析和外界关注拉扯,我很不愉快。”
% f8 s" J2 X; v9 r9 B) v( U  他的微博主页挂了《微反应》和《微表情》的封面,尽管这种事情他仍觉得是“典型的不要脸的做法”。周围人安慰纠结的他,“你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是在用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的方法来推广微反应小组的研究成果。”这个动力也正是他开课的目的:《Lie to me》剧本身不神,但让人觉得这门学科太神了。) N; f1 f  P# Q- s/ o* P
  现在他不仅要亲手撕掉微反应的神秘光环,还要回应更多对微反应的质疑,“只要我的研究内容或者方法能为更多人知道,请你们来读来骂来指点来认同,哪怕你痛骂我伪科学都没有关系,只要你的东西更好,我就会向你学。”2 _4 Q7 z3 P6 V3 o
  “第一次面对今天这么专业深入的访谈,我也很认真地回答,不当做是一次采访。我的大脑都没有期许现在我们聊的这个东西将来出现在报纸上是什么样,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只觉得你的问题很好,会启发我的思路而说出来。”
- s1 [- e; Z3 R  两本著作首次付印之时,他还未得如此大名,不过区区几千册的印数。如今没有来得及加印,尚不敢全国铺货却上市即热销断货。粉丝们呼声越来越高的培训需求,还是让姜振宇“有点冲动了”,对学术界他只想证明自己的研究是正经且有新意的;社会化经营层面,唯一动了念头的事情是开设培训课程,让更多的人能系统学习,“等机会成熟吧。”
% u9 }  N2 r& E2 \" s(责编: 葱尾)7 i, X- I# D2 a0 r/ L7 P, R
; j) r& J! T1 }5 \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4 年 11 月 20 日 04:38 , Processed in 0.0193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