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h" T; v$ _7 d2 `. u
+ V! J- q7 T4 m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罗沙)近日有媒体报道“国家海洋局称日本福岛核废物或已进入中国海域”,引发公众关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相关人员1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海洋局密切关注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核泄漏目前已显著影响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西太平洋海域,尚未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 e6 r% q5 ~$ y% B" s. c; Q2 x
根据国家海洋局此前公布的监测结果,从位于日本福岛以东的25.2万平方公里公海海域取得的首批海水样品中全部检出了放射性核素铯-137、锶-90以及正常情况下海水中无法检出的铯-134。其中铯-137和锶-90的最高含量分别超过我国海域本底范围300倍和10倍,同时铯-137和铯-134最高含量均超过我国海水水质标准,表明日本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 J7 o6 u* s* T; `4 ] _1 H, W
国家海洋局环保司相关人员接受采访时说,受海洋环流影响,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污水主体上向东漂移,近期主要影响日本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但是考虑到日本附近海域存在极其复杂的中小尺度涡动,会将部分放射性污水向太平洋西南方向输运。因此,从长期来看,会对我国管辖海域构成一定的影响。但是要准确判断和预测核污染物的输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程度,还需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与评价。
- _7 _; [# I& j# w& s5 L 涉及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影响,国家海洋局环保司相关人员同时表示,自3月11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国家海洋局一直在开展我国管辖海域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工作,从目前的监测结果来看,我国海域放射性物质含量仍在本底范围内,福岛核泄漏事故尚未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5 _7 G+ A, \+ ?7 p
鉴于铯-137和锶-90半衰期都约为30年,影响较为持久,尤其是放射性物质经生物富集并经食物链传递、生物放大和累积,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乃至人类健康产生的长期影响将不容忽视。3 J5 X# E l& D- a# E; J4 @) q' c7 G
据介绍,国家海洋局将继续在西太平洋海域及我国管辖海域开展放射性监测工作,并重点加强海洋生物放射性监测以及放射性污水漂移路径预测工作。今年下半年,国家海洋局将组织进行第二航次西太平洋放射性监测,并及时向公众公布结果。( @4 q( L6 F" Z. b& ]0 D" K
.blkComment p a:link{text-decoration:none} .blkComment p a: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5 Q# g8 A( Z T* F+ U& `! Z# \2 P' S5 H" l* \$ \8 Y# X- X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