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國教授研究報告稱,中國在蘋果全球產業鏈角色遠遠小于外界想象——
5 p: _/ {5 ]4 c3 }5 T7 l5 ?' y! d8 H7 U, K
蘋果的中國產業鏈污染問題今年以來多次遭環保組織曝光,然而中國究竟能從蘋果全球產業鏈中分得多大的一杯羹呢?近日,美國三位教授在蘋果全球產業鏈的研究報告中稱,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部iPhone,中國工人只能拿到利潤的1.8%,而蘋果公司能拿到58.5%。美方教授認為,雖然蘋果產品的大部分組件在中國生產,但中國在蘋果全球產業鏈中扮演的角色“比外界想象的還要小得多”。% ~% q. r* h8 [, d Y+ ^
9 N/ u/ J7 m( t6 e7 s3 B 這份名為《抓住蘋果全球網絡中的價值》的研究報告由美國加州大學的林登(Greg Linden)、克拉莫(KennethL Kraemer)以及美國雪城大學的德瑞克(Jason Dedrick)三位教授合作完成。
& }# i C- S" J' i% p7 T2 D5 q$ ?3 `. z
三位教授通過分析iPhone和iPad全球供應鏈的價值分布發現,蘋果公司在整個產業鏈中佔據絕對控制權,供應商能不能賺錢得由蘋果說了算,因此蘋果總是能分走產品利潤中的最大一份,產業鏈中的其他環節卻只能拿到很少比例。
5 y* D# r* T4 L9 C8 _8 z5 l: b, u* g( _7 h
三位教授並不是首次調查蘋果產品的全球產業鏈,2007年他們三人就曾對iPod進行過分析,結果顯示當時每臺售價299美元的iPod中,蘋果獲得80美元,在中國大陸的組裝成本估計僅為4美元。
; j1 ~! b: |, t; U, @5 p5 J
3 z& I1 c4 R) C 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臺iPhone,就能拿走利潤的58.5%,原材料供應商能拿到21.9%,韓國由于LG和三星為蘋果提供技術含量較高的顯示器和內存芯片,拿到利潤的4.7%,歐洲、日本和中國臺灣分別只能拿到1.1%、0.5%和0.5%。
, D' ^/ M$ W8 C- H1 j/ f! v4 \: g' C2 T
勞動力成本在蘋果全球產業鏈中的所佔比例還不到6%,中國以外的勞動力能拿到iPhone利潤的3.5%,中國的勞動力只能拿到1.8%。
& r7 ?+ ?7 W! S+ d' g, Q
) i4 N! q9 l+ C- V 報告認為,對于iPhone這樣的產品,電子設備組裝環節幾乎沒有什麼價值,因為在每一部售價數百美元的iPhone中,估計支付給中國工人的薪水部分只有10美元或更少。 r. i5 j5 G( W! r5 }& _7 ~7 g
8 c5 L3 o* y/ y. J. C0 M
盡管每部iPhone背後都標注著中國制造(Made in China),但中國工人分得iPhone總價值只有1.8%;而蘋果作為iPhone的創造者,卻能拿到利潤的58.5%,這揭示了高科技電子設備中制造者和創造者的差距。
3 k. c! ^! |2 `1 Y6 Z. b
$ d4 n: g) w0 A4 q 美國學者認為,蘋果產品的真正價值不在于零件,也不在于把零件組裝起來,而是在于構思和設計。蘋果未必親手制造iPhone,但它能夠想出如何把成百上千個零件組裝成一臺高價值產品,這才是真正重要的關鍵,也是它能分走最大一塊利潤的原因。
4 y; v$ p+ ]% \+ P/ i$ V/ s+ \8 _: H( `% w" b3 [' e! P; U: {+ ]
此外,對于蘋果全球產業鏈的研究有助于外界發現美中貿易逆差的另一面——當一臺iPhone在中國完成組裝並出口至美國時,美中貿易逆差擴大了約229美元,但中國從一臺iPhone獲得的附加值不到10美元,大部分價值都進入了美國本土的蘋果公司,最終讓美國本土員工和股東收益。
! f; {% k; @! D
$ T& v' p* d; C9 g" }( Q! D1 y' M 報告認為,統計機構應該設計出更好的方法來獲得更準確的數字,例如估算生產流程中每一環節增加值,然後把增加值歸于該流程發生的國家名下,而不是將整個產品價值算到來源地名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