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个在美国IBM工作过2年,在印度公司工作了4年的项目经理与我司资深软件开发经理有这样一段对话。 ! Z/ p- F( q# Q# A
, Z. ?" Q/ P4 d1 } 印方经理问:"你们每月生产多少行代码?" . {- N! H; X- ~$ x6 U' j) i% |
我方经理掂量了很久,谦虚地说:"人均代码1万多行吧,不到2万行"。
7 Q) U7 x7 H% w( X: T, N% O 印方经理听后,眼睛瞪得圆圆的:"喔!你们已经远远超过国际最高水平了。"
+ w. f, S8 @* d1 R" n6 K 我方经理惴惴不安地反问:"你们的呢?" . z, d) g0 ~) F* Q) L+ }
印方经理很认真地回答:"我们公司目前的效率为每人每月300行。" $ W. C0 e$ N, h, Q- g, G# E3 h4 i
4 D1 S8 U) u* }2 T2 q$ x9 L* C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想换了其他人(包括以前的我)也会给出同样的答案。 - ~8 h8 P- Y* a" G# v5 y
& u9 C7 ~: p( H% r6 P9 o% z. i
为什么与软件大国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2 o/ `" {; |7 ]; h' q. v3 O
" Q2 q" z* n) M1 x$ K$ D* I- j 首先我们没有生产率的概念。大多数人是这么算的,一天编400行-500行代码还不是小菜一碟。一个月有30天,这样每月1万多行还不是轻松搞掂? ' n% B F! v; E3 v. l: {
, M& f3 a, g0 [& i2 J
殊不知,这个伟大的假设有两个致命的错误:第一、没有考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时间,也没有考虑文档的时间,甚至都有可能不知道有这些过程。
) p8 |$ h( a+ W3 i$ p" `& M; G6 T% p3 t- \
这不是笑话,试问:我们有需求分析吗?我们有单元测试吗?我们有编程规范,但我们遵守了吗?
* J D, ~( F, w' z6 h2 y
$ B3 y' u) v6 K! i 我们的代码花花绿绿,风格千奇百怪―― 2 Y1 k5 _/ R8 S3 p
5 F- A0 N4 k. ?: U 我们不是有"开发完了,还没有设计文档的经历"吗?" m+ V% i2 d) f" X, x
1 Z& _8 B+ T. C7 p# W 我们不是有"要转中试了,所有人才开始埋头苦干写文档"的经历吗? % d% d% v/ y0 U) }
8 K: y% H8 i( C
我们不是有人在文档中写过,"该软件对人畜没有伤害"吗?
; K2 Z4 c5 T& b) W# G- d9 H
5 k0 }' v7 a0 n4 ?5 ]2 ~ 当然,我们更不可能想到有review的时间,根本考虑不到质量控制?
0 E* H$ W& M. Q! b+ a3 L5 U4 {( k1 R% F8 ^, J! r; u, D9 y
我们最熟悉写程序、系统测试、维护,其他的都是多余。这是典型的小公司游击战的做法,一个人搞一个小软件,不需要任何流程,没有任何质量体系,除了写代码,测试以外,什么都不需要,非常自由,自以为"牛得不行",这很easy,那很容易,"管理是罗嗦,流程是麻烦",但实际的结果是什么样大家都知道。
0 c- H1 _8 \/ w/ R% |$ v. Q6 ?+ {: o' N
第二、一天能写400-500行代码,并不表示,你平均每个月能写12000-15000行代码,道理很简单,一个人100米速度是12秒,并不表示他的3000米速度是6分钟。我们不是机器人,写软件需要思考,写嵌入式软件尤其需要质量。
J# A0 d6 f: g* ?6 Y& V+ t! j; p" f! l6 Y- D
印度工程师是人,中国软件工程师也是人,我们的代码生产率与水平能高到哪里去呢?正如大家都是凡人,你突然说你比子弹还快,一蹦3层楼高。 " f2 ~) Q1 Z5 J% |& |; t- p
8 j \/ o/ g1 N8 o% B. ?/ F 这真是"无知"者"无畏"?
7 h) v. v. k/ a4 |1 b# F1 l2 O+ a8 q5 W
其实我们的生产率很低,自己不觉得罢了,很多人并不相信我司的公开数字――月产代码才120行?如果算一算所有的人力,所有阶段的时间,我们就不会惊奇这个数据了。不信的话,我们拿一个产品算一算!或许我们的经理自己都不知道在这个产品投了多少人力。华为有职业化的软件开发管理人才吗?目前几乎没有,或许我们真的有月产2万行的编程高手,也有很多自以为能写2万行代码的"泡沫"高手,但我们没有真正专业的软件人才! * q- b0 E. ^$ P; D2 t9 k
' W* r6 a8 p3 K7 U' P) { 目前我们公司的销售情况很好,卖得很火。但这是项目开发成功了吗?不是,可能更多的是市场的成功,以及产品预研立项人员的成功。生命周期内还要花那么多维护费用,这怎么能算成功?如果我们造飞机,我们可能自己都不敢坐。衡量项目成功的标准与要素是什么?很多人并不知道。印度发展最快的Infosys公司告诉我们:衡量项目成功的标准是"质量、成本与进?quot;,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条件是"流程、技术、人"。
, g/ ?6 Y6 ?8 Z$ ]! b. j
% d7 y, }! _2 w% _/ M8 _ 我们做计划时,只有进度,或许会考虑一下成本,但从来没有考虑过质量。我们知道项目开发的质量活动是什么吗?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我们的质量目标吗?我们也没有;我们知道如何控制我们的质量吗?我们没有干过。
- M3 z, {6 I' Y) ]/ p2 ^$ l: }
, D* ?+ w, {5 i* `) S$ t 所以我们才无所畏惧,百折不饶。但如果我们知道"折"一次要花100万,我们还会无所畏惧地"百折"吗?再回头看看一些业界标准:某印度合作公司通过了CMM5级,联合开发项目的生产率为每月400行。其中编码阶段,印度工程师每天可以写200至900行代码。
3 d; ~0 W4 v5 c6 H+ ]8 S0 k% r在4个月的联合开发过程中―― " U+ F: e- y/ b4 p
( M* A/ @, M7 ^; j( Q6 S$ w- R
在编码速度上,我方优秀工程师与对方差不多,但别人教会了我们如何保证代码规范以及编程风格的一致; * \ V7 z* @ K* }. \( t
在阅读协议标准方面,对方的速度是我们的4-5倍; * {4 \! \( G! q
在设计方面,对方有明显的优势;
; a3 j. w( q" `& t6 T, o 在质量控制,我们与他们就没有办法比较了; # h& a4 X0 O* a5 ]4 e4 T/ L/ w R
在预测方面,对方估计工作量为36人月,我方估计为22人月,实际数为35人月。 3 I! I. z' T% A! W
通过对比,我的结论是:我们富有,因为我们有很多bug;我们快速,因为我们没有质量体系。 ' C; l" @8 ~3 H6 M( J4 M) z
有些人还以为―― 5 z+ `/ m3 y4 S
会使用配置工具sourcesafe,就知道什么是配置管理;
' j$ h/ m0 K0 r* q- `8 | G 会画CANTT图/PERT图,就知道项目计划是怎么回事了;
# V0 ]) I! w0 v: ~" i! C4 [ 填一下表格就是管理;
3 n9 R3 S+ c, N0 C: F% ] 吃一顿饭就是沟通。
" @. h+ Z" c6 M- S0 P/ Q0 i# u# t- W. w: D/ Y& \: V
没有对质量整体的认识,不了解其为什么这么做,大家就根据自己的过去经验"理解"、"推测"、"认识"别人,有这么巨大的认识差距就不足为怪了。
4 N) A+ W! `: {6 F
) n! E# M- d ]5 H% i I 目前,公司在质量体系方面的培训与推行力度的不断加强,印度所经验的不断推广,在很多方面,如流程建设、预测、质量控制、度量系统,我们已经初步了解该怎么做。但我们还要不断地宣传、不停地松土,让所有的人承认自己无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由"无知"变为"有识"。 & V! J( ~( L( A5 V5 N! `: K' s# E: \( O, g) P
; M& g; |7 ?# q) f5 G, [
"艺低人胆大",今后,我再也不想听这种大胆的豪言壮语:“我们每月代码1万行"!
8 l" S5 d6 y) r' q* {! |
* r% l: a; u2 x7 D& p4 F3 V(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