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互联网回顾:维基百科的历史分析,它为何能兴起?
' j1 G) A; B7 r3 M4 g2 s6 |* K1 Z ]& p' M/ [
_& v I( y9 y, g) W, w" z, l2 n1 C
8 q8 s, ?- t2 F) D1 O 今日忙碌,摘取之前的书《SweetSpot》的某一章给大家参考,这章提到维基百科兴起史的第一部份。' ?; r P! H! K+ Y5 [
$ l( ?8 w' M, e' c& f 2000年后,网络逐渐从崩盘之后复元,这些年来,我们若摊开这幺多所谓「二代网站」(Web2。0)公司的各项成绩来看,最大的斩获,应该就是这部惊人的百科全书。
3 \2 y2 q( h+ }' b- J
# {6 O8 J9 {3 a( s% Q& h6 T 这部百科全书,可以说是一个由无到有、由平地到大楼的平民奇迹。它,就是知名的维基百科(Wikipedia)。6 e0 r$ c+ A: W! C1 l
+ |: L Q5 Y" F2 ?8 I, v
维基百科是众人一起制作的线上百科全书。传统的百科全书,一般的网友就只能当读者。但在维基百科,我们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任何人都可以对一篇文章提供修改、增加注解、提出争议、投票表决。所以,来到今天的维基百科,我们可以看到,几乎什幺奇怪的字、奇怪的现象、特别的人名,都可以得到非常完整的解说;查到的这些东西,似乎也不因为所有网友皆可一起修改,就让资料变得不太准确,每笔数据都细心的列出背后的来源。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感觉,到维基百科那纯白色的清新页面,阅读里面的文章,就好像阅读一篇篇已经平民化的深度学术作品,既娱人又有收获。
+ K5 t, l7 A% r# M
h% x8 j: M/ y( ^- i 据《Nature》杂志做过一项调查指出,维基百科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文章,已经几乎和知名的百科全书《大英百科》(EncyclopediaBritannica)几乎同样的正确。而且和大英百科这种传统百科全书相比,大部份最新的字眼,最快也要几年后才会正式纳入书中,但维基百科却常常在大事件发生的短短一天后,就出现了相关见解,让网友常常大唿:怎么这幺快!非常过瘾。今天,在许多熟知网络使用的年轻人心中,维基百科早就已经成为他们交学校作业最爱仰赖的百科全书;也因为有了维基百科,学童们可以真的完全和图书馆说「byebye」;回到舒适的家中上网查资料,比窝在图书馆还有效果。
- s% d' Z1 J% @2 E6 e" i& F. ?# _: W$ o7 _- R4 l. m
有趣的是,《大英百科》在百年来在全球热销不知几千万套了,获利惊人,但维基百科虽然广受网友喜爱,从头到尾却都是免费开放的,因此,它没有收入。而且坦白说,它也并没有规画任何收入来源,它本来就永远没办法比《大英百科》还赚钱!
6 u3 }2 U) p& T# Y. A- z3 t3 |5 V9 E/ v- P5 q6 C
不过,维基百科虽然无法赚钱,却真的做到一些钱砸下去都做不到的事。维基百科却可以以极少的人力与极少的资源,就完全发挥了一场规模惊人的网络效应,一个拉一个,在短短时间内,就集合了全世界各国热心网友的智慧精华!
% c4 [" Z" x4 P8 s! P$ E2 K6 n
3 K) @; O6 o- T5 I# ] 翻开维基百科的历史,可以看到这场成功的网络效应的惊人。维基百科的前身Nupedia创办于2000年三月,不到一年后,这本才刚创立的新百科全书就有2万则文章。2万则文章,听起来不多吗?其实这个数字,已经让当时推出了大约一百年的大英百科第11版(E​​ncyclopediaBritannicaEleventhEdition)吓了一跳,因为一百年来,它,也不过拥有4万篇文章而已。
& p' M% C( S1 X7 `# D! U/ c+ d$ Z
才过了一年,维基百科便轻轻松松的突破了《大英百科》的文章总数。到2006年,维基百科一共收集了720万篇各种语言的文章,其中的英语版本就有170万文章,等于是40套《大英百科》的内容,最重要的是,维基百科的成长速度简直令人咋舌,在六年内,内容量从2万到720万,成长了300多倍!
+ H! r* R1 {# r8 |0 T& S B3 D
9 @" l2 Q X: X! ? K/ U 假如大英百科继续扩展下去,不用说六十年,就算给它六百年好了,可能都无法达成这幺惊人的资料量与高人气--
5 ~$ D1 n/ T8 X! {1 |( h0 V
" _7 ?2 e- Y4 G( T 若从语言版本来看,它一开始有18个语言的内容;一年后则增加到26个语言,2003年则增到46个,2004年已经到了161个语言,今天它有251个语言。已经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的语言。
7 x7 V* W* c/ ^ A
4 C% @1 V, [& ^" p9 Z1 ?/ R! ^ 更夸张的是,以文字为主的维基百科,在初期等于以几乎没有相对多频宽以外的成本情况下,独力造出一个全网络第10大的网站。全球的百科全书专家,尤其是那些大英百科的老学究们,尽管一直批判维基百科是乌合之众,也很不解的摸摸眼镜,为何全世界有这幺多人愿意免费贡献这些智慧,这幺辛苦的在里面辩证、讨论,这幺热心的帮忙维基百科?" y8 e' v& u+ ~
6 L* ^6 k! ^# I* ^ 维基百科的维基(Wiki)这个字,原本取自夏威夷文的快速,当年在网际网路才刚创立的1994年,便由网路高手WardCunningham在檀香山机场取了这个名字,为什幺要拿一个夏威夷音来取名字呢?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借音将原本叫做WorldWideWeb的,叫成「WikiWikiWeb」,强调像维基这样共同制作的方式,绝对可以快速的产生内容。9 w6 u3 n: C1 p8 L
9 O6 ]2 i2 @7 w/ n" I4 i" c8 w 当时有些成天关在机房玩电脑的电脑怪才(nerd),对这样共同制作的网页非常有兴趣,认为这真是人类世界最美妙的一个境界。他们认为,网路,既然所有人都可以看得到,所有人也就都可以改到,假如我们可以做出一个让全世界上的人都可以修改的媒介,集众人之智慧,这个东西一定可以被修整得非​​常的完美!不是吗?这些修改者不必见面,就算是在地球的另一端,依然可以通力合作;我们不必在同一个时间区域,你是白天,我在睡觉;我在睡觉,你在白天,随时都可以透过Wiki的机制共同制作一样事情。$ b; K. o; M+ c ?0 o
8 ?. K: M, i" A5 ]! M) K3 g 可是,说的容易做得难,事实不如想像中简单。维基的想法虽然很棒,但一开始却不很顺遂。9 r% [/ ]$ a; \0 S Q8 P
, o9 e7 }% D2 G2 R( F4 S
人类之间的许多合作方式,依然以面对面为主。况且,大家有兴趣之处不同,以维基这样简单的规则设计,有些过于一厢情愿,没办法好好的把东西做好。我们看到,维基从1994年开始,直到2000年,都只限于那些电脑怪才在推广,并没有很成功的让大众开始认识、使用它。
% s( t, X. {/ |+ ~
! q5 w* m5 j# k/ A 就这样蜇伏了七年,在2001年的这一年,维基百科却一扫它的前辈维基的倒霉低潮,突然在网友之中产生了细菌般的网络效应,从此直冲云霄!4 H0 D# P$ o! M$ N) a
* b* \7 r ^6 L2 ~
究竟,这场网络效应由何而来?
% o/ [$ u. J/ d1 |) t0 M' ?+ a$ A; J" U4 v4 i, l
有人说,这是因为维基百科乃非营利组织,引起网友热心的经营;有人说,这是人们发挥分享精神一起贡献的结果,但,网友就是网友,网友不是在作善心事业,以上这些理由,不可能造成这幺可怕的、从前都推不出来的网络效应。如何以极少的资源,在短短的几年内,无论是在质、在量,都超过了行之百年集众智慧的各大百科全书?" G" z! A/ D. f- _ }/ a, m! [% B
/ o8 ?5 R. ^1 O0 C* o, n( [, M% n
维基的网络效应的成功,在我看来,全然都要感谢叁件事:
% v2 W1 A1 ], u
4 O! @: _- W5 G( u' U( N3 Q+ }; { 第一,是一种叫做百科全书的内容呈现方式。* c" B C. d$ A5 R, k
/ C8 d5 K" p6 P/ D 第二,是一个叫做Google的搜索引擎。
/ c3 w% B s2 x6 \) h x9 l% t
9 f5 l7 H/ {* ~ F p 第叁,是一个叫做博客的东西。# D7 r/ i; z1 H# v* L
" {; I& ~5 Q+ q$ R( u 首先,先谈第一点。
& x: R* D/ n. \4 n3 ]6 F) y3 m6 y7 K8 l# J
维基百科之所以可以成功启动网络效应,让它成为一个人人都进来的门庭若市的热闹网站,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它特有的百科全书味道。所谓百科全书,就是为全世界上所有名辞做出详细的解释。它不但像字典可以解释一个字,也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一个领域,一桩事件,可以说什幺事都可以解释,什幺都可以变成里面的资料。而又由于它所形容的名辞,其实都是我们平常人可能去接触的一些事物,世上的每个人不分贫富贵贱,不分职业,不分所长,都有一些职场上、专业上、生活上的智慧可以贡献,维基百科创造了这幺一个无论什幺怪辞怪字,都可以贡献的平台,很容易就诱发众人,上去贡献智慧。
' l5 r) U9 v' L. t
1 U. f; d1 X4 O) B4 { 接下来,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平台大家都在看,所以,我们都会想上去纠正大家的意见,希望我们心中的那个「正确」被呈现出来。譬如,对于线上游戏SecondLife有抱怨的网友,就会跑到维基百科的SecondLife的文章,在后面补上一段看法;但,对于SecondLife游戏某个新模组想广告的,也会把它们写上去。也就是说,针对任何一个已经在维基百科的单字,可以写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
$ Z4 z7 c( I2 s. g _8 j* u' L7 z( ]$ t- B
在这些网友之中,有一群又是特别热中在勘误、纠误的网友,他们形成了维基百科最重要的志工。这些网友就好像纠察队员,会一直仔细关注着维基百科的新字义。同时,他们也会把新玩意儿写上去,整天皆在维基百科中流连忘返。这一群人很有可能没有任何研究所学位,甚至可能不到30岁,但他们很热忱的去做好这些事,这些事也就真的可以做得很好。而且勘误这种事,为网友带来极大的成就感,愈做愈上瘾,偶尔碰到反对的声音,更是在里面打得难分难解,愈打愈陷入维基百科的世界里。5 g5 T' {+ f$ y3 Y2 b& J/ x
( d) |6 V" v3 b- B9 v 仔细想想,在上述这些氛围之下,维基百科的每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在充份发挥着互相拉抬的效果。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可以引来另一篇文章,纠正一篇文章也会跟着引来另一篇文章被纠正,这样你拉我,我拉你,让维基百科的内容愈来愈丰富,文章愈来愈多。
" o T' Z% J3 {- \
) q2 b" m u) m% e' z 上述的维基百科内容由网友主动形成的四步骤,大约可以归纳如下:
# ~# K% N# T. P# O& Z5 j
0 y0 }) _5 }% W. x 第一步:当一个领域完全没有文章时,或许一个身在其中的创业家、专家、或粉丝,会自动把一个新的名称(公司名、地名、现象、新字)自动放到维基百科上面,变成维基百科的第一笔资料。
/ B R# j7 i( K
/ l* A# `( r# ]+ A0 J/ N9 } 第二步:当网友们在维基百科上面试着解释这个新名词时,习惯性的会在字里行间置入大量的超链接,一一沿伸出去。一开始这些超链接阶是空的,指向一个不存在的维基百科的文章,称为stub,但当这些stub被大家看到,也顺便提醒大家去为它填入新的内容。维基百科的资料笔数再次增加。
, R' U$ ]# p: a' ?, g2 w% d6 B) \
第三步:这时候,有些人会发现内容中的平行的地方,开始想统合这些东一个西一个的东西,列出一张一览表。这时候,所有平行的内容都会被列上去,并且附上超链接,当然,大部份都是空的。其他网友看到这个清单,一方面会帮忙为这个清单增设新的项目,另一方面,这些新的项目也再次提醒了其他使用者,去为它们各别制作新的首页。' H7 D0 ?; _! u; a2 E
- h3 i3 }2 h) B2 ]# u" F 第四步:在每个新首页中,都会有正面与反对意见者,分别都在维基百科中查到这笔资料,并在上面继续的讨论这些资料的正确性,并补上自己的看法。维基百科很注重引用,因此所有数字都要有引用出处才可被众人永久接受;维基百科也针对所有的争议文章举行公平的裁决过程,使得它的内容在众人的共同监制下愈益进步。
( i- _+ w5 y, Z, i. @8 @
9 [$ ^! b7 {! o! v 于是,维基百科造成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一篇文章可以带来另一篇文章,一个热心的纠误网友带来另一位更热心的纠误网友,一场热闹的辩论可能引发另一场更热闹的辩论,于是,维基百科的内容就如雨后春笋,马上长得满山遍野,成功发起了一场标准的「网络效应」!& J; \. P7 s0 c) E
9 u+ ]# O J1 N- J7 \3 _
下一章,再谈维基百科成功的第二点、第三点原因(待续)。; B' T! o$ z, B5 ~" t, [: _
0 f8 O9 s5 N8 U4 k6 [
(图片来源:CaryBass文:MR6作者:刘威麟), u1 E# h4 o' W; w
0 m0 ?8 W) u8 s. Z* |
; }( x# Q, ~# d2 O6 @0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