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看过《社交网络》这部电影。”两个星期前,当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向身着西装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抛出这句话时,心情略显复杂。扎克伯格赶紧回应这部电影和真实的他“很不一样”,但首相的接见还是让他喜出望外:现在日本上至首相、下至普通民众,Facebook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站。
" D% S% ?$ [9 j 而这曾是一块让Facebook一筹莫展的伤心地。几年前,像Techcrunch这样的科技博客还非常热衷讨论“为什么日本人不用Facebook”;甚至Facebook招股说明书还多次提及:“我们需要在日本、巴西这样潜力大、但渗透率较低的国家打开局面。”
8 k. m; y: k% n) y+ s0 [ 不过,就在即将上市的关口,Facebook已一举超过日本社交巨头Mixi成为日本访问量最大的社交网站。记者在专业社交网络分析工具Socialbakers上看到,Facebook在日本用户已突破827万人,过去6个月用户数增长高达64%。
$ y* S; D6 |! R) c! Q+ t Alexa排名流量数据则显示:截至4月12日,Facebook在日本流量排名已远超本土社交网站Mixi和Gree,名列第六。也就是说,Facebook已经成为日本访问量最大的社交网络。
6 W% J" P; ?" w" a/ H6 H! j7 R 有观点认为,全球性社交网络优势正日趋明显,即使在用户习惯极其特殊的日本市场,社交网络也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局域网络。 m# B' r* g/ l
曾是伤心地
2 k( K( C, b) n b “那时在日本和朋友见面,朋友们都会问一下,你用不用Mixi。”曾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电子书工坊CEO范陈淳一回忆。几年前,日本人很少有人用Facebook,Mixi拥有绝对领导地位。2011年初,Facebook在日本市占率仅有2%。
, Z _% b& a, Q5 z- ^& e2 p4 K H; b Mixi由笠原健司创建于2004年,其与Facebook的最大不同处是采取邀请制,必须有熟人邀请才能进入,Mixi还要求会员必须超过18岁。1 d6 f6 C8 \7 V p7 K
笠原健司事后总结:如果一开始就是由熟人介绍,不知道网站的用法,熟人可以教,可以阅读熟人写的日记,还可以通过熟人结交到其他朋友。反过来,如果采取开放注册,也可能找同好不那么顺利,随后就会觉得没意思。; N# I+ @# A6 M$ Z9 Y/ `' U: E, ~8 Z
Mixi最先在日本学生中流行,随后在一些年轻企业员工中流行。2006年Mixi在日本上市,市值达20亿美元,推动日本社交网络达到一个新高度。笠原健司当时持有公司60%的股份,成为日本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9 m- D: T7 ^ a( f7 o9 ^7 x" H, M5 ? 这是继雅虎日本、乐天之后的日本第三大网站,全球排名第42位,但几乎没有人能够想到,这家如日中天的日本本土社交网络会受到外来者的强力挑战。而Mixi海外市场拓展的失败,也为其日后被全球发展的Facebook超越埋下伏笔。
" q7 G1 o% D( q3 l6 L! E( y 得手机者得天下( N# X) y6 _2 \; W6 f7 i# l
“在日本,许多人都只有手机而没有电脑。”一位在东京工作的中国籍IT人士告诉记者。日本市场的特点是,谁取得了手机访问入口,谁就将在社交网络大战中称王。* u! O' |% }$ M* ~) K% ]& {" N
野村综研电信行业主任研究员陶旭骏表示,日本公共交通发达,由于房产价格问题,很多公司职员的上下班路途比较遥远,如何打发上下班通勤时间因此成为一个巨大市场。
8 e' A5 Y0 O( |3 f! j5 y- { 手机的便利性在于,能将报纸、漫画、音乐和游戏机等流行需求在一个设备上完成。此外,由于日本生活节奏快,人们在不同场所奔波,碎片时间
; Z5 m% i( L2 g. a. g 多,安心坐下来利用电脑的时间反而较少,日本职员基本不会利用工作电脑和工作时间进行个人利用。+ q( K1 Z; g. T) ]" s0 s
2006年后,通过手机访问Mixi的用户超过PC访问量,相比之下,侧重PC用户的Facebook在日本受到较大挑战。但此后智能手机的崛起,使情况发生了变化。
0 l7 o, Z- D! U. a 孙正义的软银在日本引入了iPhone,大大推动智能手机的普及。记者查阅日本App Store下载排名发现,Facebook一直是下载靠前应用。智能手机客户端的普及使手机访问Facebook变得更加容易,这也使更习惯使用手机上网的日本人越来越多投入Facebook的怀抱。
3 v, K1 C3 z0 G+ G 实名社交的胜利4 b; p# s( H1 |( ^
但真正意义上让Facebook后来居上的,是实名制社交的属性。. u& X, ]( d& n7 d$ h4 ]- c
野村综研资深顾问闵海兰长期使用Mixi和Facebook,对两个社交平台的此消彼长深有体会。“Mixi上大部分用户都使用虚拟网名,采用实名用户不超过5%。这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一定坏处。”闵海兰说。# X) G. a/ Y, {6 N& M& u
虚名Mixi上,人们筛选自己的关系网络很费劲。相比之下,使用实名的Facebook则更容易找到自己之前的朋友,例如一个好久不联系的中学同学。
. C d8 @5 ], U! T: Q; k* j 在日本,Mixi主要是在学生和年轻白领中流行,Facebook则受到更多商务人群的青睐,包括优衣库在内的众多日本公司利用Facebook加强与用户沟通,许多日本人还通过facebook保持海外的商务联系。
u5 N) q& y- _7 l4 z 而2011年3月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大大加速了Facebook在日本的普及,其实名社交的优点在地震中被充分发挥。野田佳彦接见扎克伯格时,就对Facebook在日本地震期间发挥的作用表示感谢。
/ u# ^ H4 Y6 k) c" L o “地震那天,我刚好在日本,当时各种通信全部中断。”范陈淳一回忆道,电话打不出去,人们急切想知道亲人的信息。这时,实名制Facebook成为了很好的沟通工具。- _' }! Q$ G9 _8 w9 q: W* o: K- P
许多日本人通过Facebook查找自己失散的亲友,大批日本人则利用它更新自己状态,将自己位置及安全情况报告给亲人和好友,并及时在 Facebook上共享地震信息。当时,Facebook上也出现了大量关于地震的专门页面,即时传递地震信息,而Facebook具有跨国社交功能,也在地震期间对日本人加强对外联系有重要作用。$ e* ~3 t# ?* z7 i) d6 {
近两年来,随着Facebook在西方主流媒体中的关注度日渐提高,日本媒体对它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推崇文化的顶峰,则发生在《社交网络》播出前后。有数据表明:Facebook日本会员数在影片播出后快速上升。0 ~ O4 r$ X H" u6 K
《21世纪经济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