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本自媒体本周将连载团购网站高朋网、F团、Groupon和腾讯之间的一些陈年往事。记录者来自一位早已经离职的老高朋网员工。, ^! g* V4 @ n4 w1 h" L
相比官方口径,员工的记录真实性更高,在团购行业从千团大战进入五强争霸的当口,此番记录权当做对当年热火朝天之尘封往事的一次还原。: ?0 L6 X6 S+ T' i" @8 c9 o' I
懂的自然懂,看热闹,也可以。看出合作无间道与职场之道,算你老道。
$ v Y4 Z" Q0 U; x" i连载三:Fire50%!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 K! }# l! r$ n! c4 f' y
啪,M一拳重重的打在白板上,大力写下Fire50%后甩门走出了会议室,留下一屋惴惴不安的SD们面面相觑,开谁留谁?这是个问题。这时距离公司上线(2月中)还有一段时间。从我加入到离开基本上可以说每天最大的感觉就是:变化:策略一天一变,人员变动也是,时刻有人被开除时刻有人加入,人人自危,没有一个人是安全的,因为:M鸭梨很大。
% B& |5 i/ ]1 C# m5 g6 _8 F9 K5 O外媒报道过高朋招聘混乱和裁员混乱,本质上来说,对于当时已经输了时机且没有行业品牌的英克必成(早期的名字):唯一的优势就是资本,快速扩张是把自己拉到和对手一个竞争层级的唯一方式,德国人M做的很彻底:2个月左右几十人可以到上千人。
9 Z* j! n% @; q% O: Y当时的招聘渠道:1基础销售:基本来自各个团购网,以及其他互联网或者传统行业的销售,然后就是实习生(各高校)2中层的SD前期基本都是外国人还有一部分MBA的国人,4月的时候才开放给了一些同行业的有比较长资历的国人。
( m+ M! s# s" i0 \嗅到气味的猎头和招聘公司闻风而至,一个猎头一次带十几个人来面试的场面我是第一次看见。来的多走的更多,最短时间的来3天就走了,自然很多没有过试用期的人让猎头和招聘公司拿不到佣金,也是之后很多媒体抨击高朋乱裁员的原因。该留的留,该走的走,留下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走的也未必不合适。销售是淘汰的最多的岗位。' A+ S* }9 I% A5 a$ O; Z
人员过多,业务繁复,大致梳理下公司组织结构和业务逻辑。
" M+ @6 i0 t9 A3 K销售最开始是巴西人E主导,然后是美国男孩J,之后是香港籍的北京人B。之下就是一众SD和SSD。再往下就是AM和SAM了(很多元老都在这一拨,但是坚持下来的没几个,最后无非走或者转岗到或者等机会),属于对公司利润负责的第一关。& n5 F+ \; F! k* ~* o5 |
BI部门,基本是实习生,有了信息才有方向,最开始给销售提供线索,后来发现销售自己干比较合适就撤了BI。; O4 y0 n# e; r( j9 h- i8 m0 Q
最早是有翻译部的,后来随着外籍员工陆续撤离也都基本离开了。( G3 M3 V3 c2 m
审核合同的QA部门(从几个人庞大到过百人,老大很长时间是香港人L,之后是一个北京女性J)处理全国的单子。属于对销售结果负责的第二关。% |) S4 T2 S/ i9 \6 w; S* ^
运营支撑的有:1摄影(老大很长时间是个高个眼镜女孩)。2编辑(老大是台湾籍的大个子女性,貌似原来是GQ的编辑)两个部门曾经人也是很多,处理全国的单子。特别说下,很多同行会盗用我们的图片文字节省成本,算是高朋软实力。
4 T# S: }2 {3 ]6 _% z. s- Z之后就是把单子上载到网上排期上线的CP部门,第一任头是香港女孩A,(印象里只做了1个多月走了),其实前期有几个不错的单,比如第一单顺景和水立方,但是期待太高所以那女孩没多久就被Fire了,后来基本一直是女孩J主管。其实这部门是比较难办的,单子少了没的上,单子多了不知道选谁的好。在前期不清楚网站流量成分以及客户实际情况下,很多时候看的不是数据(没有太多数据可以挖掘),看的是感觉(要有比较好的综合素质,结合天时地利人和),也有些团购网的排期部门和销售基本是重叠的,因为后端的人很难把握前端实际情况,沟通成本很高,很多销售去找他们理论要上自己单的时候,我还在埋头开发客户。& F- R6 Q- S) [3 d" c1 T/ ^/ b
后端的PM:1对客户的电话支撑。2对消费者投诉的电话支撑部门。; i, |& \. V/ k, r: p8 @8 [, `
市场部(前期头是某旅游电商的,11年5月出了苹果门离开,后期是个女孩,具体做什么推广不是很清楚)。2 m) B8 ]# l8 r8 a9 d/ N/ K* g
技术部(内部电脑和网络修理,但是我记得的起码有2次全公司断网,你能想象吗哥们,一个互联网公司断网是什么状况,你参考下虎胆龙威4就明白有多混乱了.这部门后来也衍生出来过放一些优惠券代码以及之后的无线APP开发之类。)
" G5 t; w5 Z: `; W6 Y行政部(最开始Y有很长一段时间是老大,但总的大头应该是JOHN)就负责公司的一些日常事务,比如办公室租赁,电脑桌椅板凳购买,装修,还有组织员工活动之类。7 [9 i9 q9 I* U7 o' o
人事部(这个不用说了吧,就是和人有关的事基本都沾边)。3 {& k+ f0 A$ n! Z0 ^1 Z' j7 ^% L
当时中方最大头是CEO欧阳,之后就是大家知道的香港人杨。外方老大是M(后来被换上了另外一个成熟很多的德国人C)。8 a. |' Y, \, b3 T
VP(G:留洋背景,前期主管大客户销售。德国人S:前期大多培训是他和M做的。巴西人E。香港人J:管采购行政。低调的T:主要管整个运营部。)
# j/ q3 v {) q/ K1 w标准的一个操作流程就是销售去签约合同,然后给到QA审核,通过了后CP觉得也OK就会让摄影的去拍照,编辑想词儿,PM和销售一起对接客户那边上线前的一些准备工作,上单子,之后还会有很多的问题PM和销售一起解决。$ t/ @6 Y1 I5 K9 K4 `/ q' U
真就这么简单?NO!高朋的流程优化了非常久,直到2011年下半年才算定型,主要是人员扩张太快,各部门对接很难,今天的对接人明天可能就不管这事儿了。所以责任明确化一直也是问题,有过一些推皮球的事。销售对外压力已经很大(已经吃的差不多的市场还要做到同行20%抽佣我们抽50%)还有内部巨大的沟通成本(你得给QA准备好所有商户的文件资料还有合同,然后和CP聊为何你的单子好,之后让编辑的人帮你拍好点写的好看点,快上单了PM还会找你一起和客户协商细节,单子上完了还有一堆事等着你)更别说那个坑爹的SlaesForce系统了。一个流程做完累的基本不想说话。; W' v6 B. X# ^6 n
其实外界传言最多的应该是高朋的待遇,听得最多的是比同行高出几倍的说法,对于前期的高朋而言,资本是巨大的优势,重重的人员架构是否经得住传言所说的高额薪资,是知情者的艳羡还是有心人的诋毁,消消暑再说吧
# {' I6 u8 X0 L* a. i3 }, l K3 p: z6 n4 c1 ?
团购往事:腾讯、高朋网与F团的那点事儿(一)$ ]/ v* P2 _- E7 t; V3 O# ^
团购往事2:入职高朋网第一天被麦肯锡实习生骗了
9 b e. m e4 L. |; s/ A4 F3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