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内首例域名被盗(诈骗)案件今日作出判决,法院判决被告人姜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这是目前中国第一起域名被盗案件的判决。+ B7 S; k" ?% B7 q ]. u3 N
; \- I' h+ R! q1 F 今年28岁的姜某原本前程似锦,但是,或许是对网络技术的痴狂,或许是喜欢那种占有的感觉,如今,他成了全国第一个诈骗域名的案犯。" m. h& @9 o' v$ ]: P
1 V/ m: |4 N f8 V$ y
高中毕业后,姜某就帮忙打理家里的工厂。但所有的闲暇,他都在家里闭门不出,泡在网上,网络技术颇为了得。最初,姜某热衷于搜集各种手机号和QQ号,后来,他接触到网络技术后,对域名产生了浓厚兴趣。去年4月,姜某在网络技术论坛中,看到一条域名被盗的求助帖,跟帖网友纷纷讨论域名被盗原因,以及怎么把域名要回来。但姜某的思路却滑到了另外一个方向:不如用大家说的这些办法,自己试试盗一些好域名。
0 |0 f6 N% s# f- o$ a' w3 N# ^/ n1 O( W* N! P
很快,姜某利用域名查询工具,盯上了90.com这个域名,姜某利用“站长工具”网站上的域名whois查询工具查到了该域名的登记邮箱是lmbz@21cn.com,又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获取了邮箱所有人张某的个人资料。& J+ B4 o2 O# B' d ]8 V* O
# z/ k3 T) c$ l; O B
随后,姜某联系上了提供这个lmbz@21cn.com邮箱网站的在线客服,假冒张某,说自己忘记了密码,并把个人信息一一说出,很快就获得了邮箱密码。+ {: S% i- b4 j' m
/ a/ M; v, V" j& E& i5 t7 l D
进入邮箱一看,姜某意外发现,原来这个邮箱不仅关联着90.com,还能控制另外一个顶级域名22.com,且该两个域名都托管在厦门三五互联。随后,被告人姜某伪造了张某的签名和身份信息,骗得三五互联的域名转移密码,姜某通过这个邮箱,最终于2011年5月初将这两个域名转移到了美国的域名托管网站,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 R2 e1 Y t3 b) n; D
1 h* M5 U3 I! B* s8 L% B" S 域名原来的所有人张某很快发现问题,到了2011年5月25日,姜某就在武汉被抓获归案。案发后,张某将被盗的域名被追回,这件刑事案件已经进入司法渠道。. }8 _( I h h; I, s
& j2 i h( o: z3 i 据张某和他的公司提供的证据,他们在2009年购买这两个域名时,就花了116万多元人民币。金华市价格认证中心最后也据此认定,这两个域名价值116万多元。这就意味着,这起案件的案值,超过百万。9 M2 }7 l* F3 q8 y. z2 N
; ~2 w- M. u# [6 I7 x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姜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鉴于被告人系初犯,自愿认罪,赃物已被追回,且已取得被害人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 d5 g( l* p0 `# H7 f
9 o% c1 u7 f; m! j* A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姜燕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 d$ {/ Q0 j3 e: B) L- d7 M Y: c$ x* `, g! Z
. g& a: ~2 t, ~9 x! F5 }$ _
+ I- r7 S& G9 T# i7 h8 A 微评论:这个案例说明,将域名放在国内有一个好处,就是域名被盗可以比较方便地立案侦查,国内的各个网络公司都会配合警方进行破案,不过,邮箱不要用类似21cn这样的,安全性太不靠谱,建议邮箱使用Gmail+手机动态密码来管理。这个判决,也给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域名被盗案件一些震慑力,警告那些盗号者,盗窃域名也是要判刑的。* X- \! j! a' s; U/ N4 v& X8 H. I5 q#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