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广告投放 虚位以待【阿里云】2核2G云新老同享 99元/年,续费同价做网站就用糖果主机-sugarhosts.comJtti.com-新加坡服务器,美国服务器,香港服务器
查看: 268|回复: 0

揭秘北京职业“挖片族”:用命挖 靠嘴赚钱(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 05: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E$ y  |- g; G7 l8 ^; N3 H: t, j1 y# n
0 z' y5 T; a7 h3 P,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s6 n7 V. d! |3 R( _  12月4日,报国寺,不少摊位在售卖碎瓷片。利益驱使下,北京形成职业“挖片族”。本报记者 薛珺 摄
& ^' F+ D( z# A: P; V( @# p  杨晓龙的死,让“挖片族”进入公共视野。
. V3 O5 K* R/ n) @& O1 N4 T) \  这个借着夜色潜入工地、渣土填埋场等,挖找古瓷片的群体,从上世纪90年代出现,并不断壮大。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在北京有数百至千人。
. w4 K. H; i+ H. O2 g& I  在外人看来,他们“为挣钱不要命”,“干着偷鸡摸狗的事儿”。; r0 h6 Q/ y* R0 L
  而在遇难前,杨晓龙向老家的“元中都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元代瓷片标本和残器。
% m/ Q+ E5 a5 y5 i  “轰隆”一声闷响,乔猛(化名)心里一惊,“这是挖片儿的大忌”。
, @" K4 |- z0 G1 }  I# H  11月28日凌晨1时许,王府井海港城项目工地,乔猛和表哥杨晓龙在一个大基坑的两侧挖找古瓷片。0 a* j+ c. }- B1 p6 i3 u( w- g
  闷响是从杨晓龙那边传来的,乔猛跑过去看到,一大片泥土坍塌,杨晓龙被埋住,经确认死亡。8 h9 w: h' ^2 o# S
  “干这行,耳朵要尖,听到落土声就得跑。”杨晓龙弟弟也是名“挖片族”,他说。9 \, @6 {" ]: Q3 O7 B
  入行
) k% u  X# I1 L/ Q- v  “挖片族”多半路出家
- Y7 F1 i/ M1 k2 u) P0 E
  杨晓龙,36岁。- e; M; V' h  K. W% ]# K% {
  他是张家口张北县人,一年半前来京和弟弟杨海东挖古瓷片。5 x+ a3 Y4 s! G! |
  杨海东说,在老家时哥哥在玻璃厂上班,“包里整天背着书,就爱钻研玻璃工艺”。后来玻璃厂效益不好,哥哥就来北京干了这行。( L; Y$ J4 R1 p' W0 j) e* |
  “挖片”半路出家居多。
4 ^  n4 f9 X+ N" p  x) A  江西小伙张林(化名),玩瓷片3年多。他曾和朋友一起组过摇滚乐队,负责弹吉他。1 k' M3 N5 [6 R# S
  3年前,张林在新街口一家琴行上班。附近有家工地,每天上下班,他都看有人在工地里捡瓷片。上前打听,才知“挖瓷片也是条赚钱的路子”。
3 a! P" A9 f) r0 g' l' r- F, S  张林开始研究,“慢慢就上了瘾”,干脆辞了工作。/ X, c& f( @4 K2 u
  看了一周书不过瘾,他直接跑到市场摆摊,从别人嘴里“偷师”。
: P3 e3 O( ?5 u. s4 F/ V* q  在张林影响下,女朋友也开始玩瓷片。
: |0 O' n. K, Y' v* z8 d  机会4 Y) o7 N1 \& \  Q, n
  工地浪费皇城“宝藏”
1 ]; j+ y! a8 P( C* p/ X0 i/ V
  古瓷器值钱,碎瓷片也有人愿意收藏。, M: C& x; I7 u* m1 `
  报国寺和潘家园的古玩市场,都有专门的瓷片摊位。一块画面好的明代嘉靖官窑瓷片能卖五六百元。块儿比较大的元青花、明永宣青花能卖到数万元。
6 M. ~5 I  x; n; o  北京市文物系统一位负责人称,古瓷片产生有两种,一种是古代垃圾填埋,一种是现代盗墓破坏。原则上不论整瓷或瓷片,有明确时代特征的文物部门都要回收。工地发现文物,按程序必须报由文物部门发掘。  N9 k4 G3 G3 ]
  事实上,除非发现墓群或大量文物,否则着急工期的工地不会主动上报。) E# S; J3 U: E$ N
  这给“挖片族”留下空间。' M2 F5 w1 x9 j% [$ v
  北京的瓷片集中在二环内地下生活垃圾土层,由于地上是古代的皇城。此外,古代居民区的垃圾场、古河道埠头(下水井)或官方物资仓库,这些地方地下也容易出瓷片。' n1 w, @( q. O3 K8 E
  “北京四中院内及附近,这些年出土大量古瓷片,都是并没使用而有意砸碎填埋的,有专家考证说此地原为宫廷库房。牛街工地、北大医院工地都曾出土过大批瓷片。”专业古玩网站“藏龙网”一资深网友介绍。7 V8 ^- Y) x6 |8 C, q
  闯关
3 D! r& P( M; V. U9 q1 T  贿赂保安 工地“包场”
+ u3 m  l, a5 h
  “新手入行没近道”。
/ n' \$ T5 u5 A& Y' y9 U  杨海东说,干上挖片,他和哥哥见工地就挖,见瓷片就捡,回家照书本对比。
' W8 t4 ^" Q4 k  L; |  为挖到好瓷片,张林和女友也到处找工地。
8 \6 D% |7 \% i  工地并不欢迎“挖片族”。
, Z  d% k$ `0 ~. i8 l( F  业内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工地未大规模机械作业,挖瓷片的人也少,工地一般不会阻拦。这几年挖片的多了,工地管理也严了,进工地越来越难。3 L9 [2 w( l0 I/ s! S
  杨晓龙出事那次,他和乔猛就是趁夜色混入工地。  U" U8 P6 N  Q! X! w: a
  多名“挖片族”透露,给安保小恩小惠,如塞上三五十元,就能趁人少时混进工地。
' ^( o: |4 n( ?& m, H( \$ L  如判断出某处工地下面有大量瓷片,一些“挖片族”会找工地负责人“包场”,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近期有一处大工地,据称“包场费”高达十万元,“你跟着挖掘机后面走,一天能捡好几包。”
6 _/ q# S0 m# Y" h  张林称,有的工地知道地下有东西,严得超乎想象。2007年改扩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门口都是武警看守。“挖片族”只能去工地倒渣土的地方捡。
3 B* P. V5 |: Z8 ?8 f  运渣土的货车从几十米的坡上往下倒,“挖片族”在下面打着手电找,“说不准何时头顶滚下东西,半块砖头就能砸断腿。”张林说。' G$ `4 @- [" @7 Y; i9 s0 W3 q
  挖寻
( b1 W  x* r1 C  不成文行规难避塌方

( p/ l9 G, M! R( u1 q! t  小铁锹、改锥、手电筒,是“挖片族”主要的工具。' h# q0 }- F9 K8 M/ o
  小铁锹用来在工地基坑内挖掘,找寻生活垃圾土层。改锥用来掏洞,好处一是阻力小,能把大片土层撬下来,二是能避免把瓷片撬碎。; k2 Z8 H3 _6 e5 b4 ~% O( D' X1 g. ~
  张林说,挖片有不成文的行规:护坡底下不挖、有水土湿的地方不挖、过深的基坑不挖。护坡、湿土等地挖了容易塌方,造成伤亡。
  U; r; J7 u6 X  N  “按说得两人一组,一人打手电观察土层,一人负责挖。”张林说,但“挖片族”多是各自为战。
4 B  a' P* ~  n6 n- y; u6 Q0 n5 ~  杨海东坦言,没听同行提到过有何安全措施,顶多借顶安全帽戴着。土层坍塌有落土的声音,“干长了耳朵就尖了”,一听到“悉悉索索”落土声就赶紧跑。) Z$ ~/ e  k2 k
  这些年“挖片族”逐渐增多,也增加了塌方危险系数。“你晚上去,哪知道哪里被人挖过?”一名“挖片族”说。
1 S5 [: r# ?5 {: |3 ^  “安全只能靠自己。”多名“挖片族”坦言,因为是“偷偷进入工地”,“挖片族”的安全丝毫没有保障,就算“包场”出现伤亡,工地也会断然否认其中干系。
! I  }* K6 G" |9 T  加工
- ~. A4 F6 q! r0 W) j/ Y* a  清洗拼接包装升值

5 P8 L+ L5 H# t3 F  虽然危险,“但干这行会上瘾。”张林说,他享受垃圾变宝的过程。
1 j% }+ H; U, `/ E6 a- Y9 h  瓷片从土里挖到后,第一步,用清水泡洗,难清洗的污垢需用“八四”消毒液浸泡,最长得泡半个月,再用钢丝刷刷。" A- V- z: `, p: H
  第二步,要把碎裂的片拼接起来。“自己收藏不常搬动,用鸡蛋清就能粘住,如要卖的话,胶水粘的更结实。”
* N1 c$ E7 [" u1 r  藏龙网资深网友称,如今整瓷价格涨得让普通人咋舌,花几百元就能买到一块明代官窑瓷片,这是瓷片收藏大热的原因之一。; L6 ^/ u: n5 ^3 R$ E
  有的收藏者要求,瓷片原模原样最好,由于多点棱角就多一丝历史信息。也有“瓷饰品热”,瓷片经打磨,留下独立纹饰,用金银铜或紫檀、红木等配料包装,变成首饰或挂饰,身价立马大涨。6 q+ [1 B8 f8 z" J
  今年上半年,北京一场残瓷拍卖会,158件或残或缺的古瓷以688万元的高价成交。' W8 z5 |8 z$ Y, d; g
  生计$ q5 c) X+ q$ p; F
  光挖不行 得会吆喝

8 Y6 U+ l9 j6 L  不少“挖片族”有自己的瓷片摊位,回收和出售瓷片。
8 H+ o( n7 I; d5 Q3 t3 Q  报国寺文化市场,杨晓龙哥俩的瓷片摊位,同行的评价“可能不是(鉴定古瓷)水平最高的,但是公认挖片最卖力气的。”
& Z( ?) w; P( D( K8 Y6 l/ H  12月2日,报国寺文化市场,琳琅满目的一大摊瓷片,可能没一个值钱的,好的在摊主口袋里,用报纸包好。0 o! d. @1 d% a4 I+ h/ U' g& V8 M
  一位瓷友称,光卖力气挖还不行,关键是能卖出去。能卖500元的片卖了100元,圈里就知道你是“二五眼”(不懂行)。100元的东西你喊500元,你是瞎咋呼。( X  k/ I0 }* B( k8 B3 R  Q
  一位瓷片摊主说,最好的顾客有两类:一类是初玩瓷片不懂的新手,一般的“大路货”你要愣说得珍稀少见,奉承对方几句一般能成交;另一类则是识宝又不惜本钱的行家,不用多说话,只要你能淘到好东西,咬死了不还价准没错。+ f7 E4 y( G* T
  东西好不好,得有好卖相。纽扣大的瓷片,咋看不起眼,有些摊主会把它放入绒布面小盒。“不包50都喊不出口,包起来200块都有底气。”摊主说。
% v! L& V$ J9 V- F) H  多名摊主坦言,现在新挖出的好瓷片越来越少。# i: x6 l9 o( s2 d6 f! \/ O- H5 |/ Q- e" P
  杨海东说,在外人看来,“挖片族”挣钱不要命,甚至像“偷鸡摸狗”。但他和杨晓龙也希望在谋生之余,提升自己。! d5 Y9 f* D  Q' S& }: N* g* i
  今年夏天,杨晓龙借钱,还说有两万多元的债务。2 o+ \1 _# A5 ~- C4 W' o- c
  杨海东说,逼问下才得知,杨晓龙给老家元中都博物馆捐了一批元瓷片标本和残器,大多是平时花钱回收的。; U5 F9 e5 f! [0 F- g0 b
  “我哥说,咱既然干文物这行,也给家乡博物馆做点事,还能接触真正的专家。”
+ l; s, g0 J7 q# I2 L( v7 E1 m7 ?  12月3日,河北省元中都博物馆人员证实,杨晓龙确实捐赠了一批元瓷片。1 o$ d* y. u; W# x. C" q
  未来
, x- t( I* \6 v' @- p  京城工地少转战外地
3 V- R# Z; M" _/ q" K
  三个月前,张林去了趟长沙,跟着朋友“下工地”,专学长沙窑瓷片。“那边工地多,管得松,好东西不少。”在张林看来,北京地下的瓷片不好挖了。“二环里新开工地越来越少了,今后怕没得挖了。”
/ A* p( |6 _2 ^" S  A  警方表示,“挖片”涉嫌违法犯罪,情节严重将追刑责。
* c" i% L: }# e7 Z/ i  北京收藏界一位瓷片名家表示,瓷片在民间有很大的收藏市场,如何规范瓷片发掘和收集需要机制规范。避免瓷片被当垃圾倒掉或二度损毁,“现在这么乱挖,难免出现伤亡悲剧。”: n$ {% B7 J) @' k5 b2 J0 P6 u
  北京收藏家协会表示,目前尚无研究瓷片的分会,如交流瓷器鉴赏知识,协会欢迎,但涉及瓷片挖掘和买卖,协会不便介入。
3 A# t9 |* e: b4 `1 T  杨晓龙出事后,杨海东向父母承诺,他还在这行干,不过再不去工地挖了。
0 M* ?3 T' C0 m2 F' m$ W& E+ J  [# z" Q2 S+ P6 r! U
Jgwy.Com - Free Web Hosting Guide & Directory In China since 2001! Jgwy.Net-Jglt.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光论坛

GMT+8, 2025 年 5 月 24 日 13:26 , Processed in 0.0248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